历经5个多月的酝酿、讨论,资管新规终于落地。
201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面世。
在资管新规中有这样的描述,“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资管新规明确指出,打破刚兑,规定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意味着银行理财单个产品的收益将不再保本,这对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而言有着巨大的考验。
从保本到强调风险
“银行是政策的执行者,所做的就是按照政策执行。”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商学院》记者。
根据资管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
“不得承诺保本收益”也就意味着在银行机构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行或代理的理财产品中,保本理财将成为过去式。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商学院》记者随机走访了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这些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调整理财产品,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来一些强调保本的理财产品,“保本”二字已经被去掉,取而代之的是“稳健”投资,或者标注“风险较低”。
在中信银行记者发现,理财经理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特别强调: “产品比较稳健,风险以前没有过,以后不保证。”这类话术成为新的产品介绍。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理财专员们从强调“保本”变成了强调“风险”。
“现在一定要把潜在风险告知客户。”某商业银行的理财专员告诉记者。
在多个商业银行的手机APP上,记者看到一些理财产品的介绍,已经由原来的“保本”变成“稳健型”,本金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浮动相对可控。原来对起购金额没有限制的理财产品,现在变为5万元起购。
事实上, 这种5万元起购的理财产品,多数年息在4%~5%之间,虽然定义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是一般风险较低。据了解,这类产品属于“隐性保本”产品,主要面向普通个人客户、金卡个人客户等等,风险评级为PR2,适合稳健型投资客户群体。
数据显示,2016年底银行保本理财规模为5.9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业务的25%,各家银行保本理财在全部理财业务中的比例为20%~30%。
随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平台的兴起,保本或者隐性保本产品成为银行吸纳存款的重要工具。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不得承诺保本收益”意味着,银行需要考虑如何将保本理财产品转型,同时不流失客户群体。
加速互金平台转型
除了针对金融机构的规定之外,针对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管业务的乱象,资管新规按照“未经批准不得从事金融业务,金融业务必须接受金融监管”的理念,明确提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一些尚未拿到牌照的平台在推广理财产品时,规避监管,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丛生,非法集资蔓延。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对互联网金融从网贷到资金存管,都有了更严格的监管,其中个人理财业务是监管重点。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兴起,原本只有具备一定财富能力的人才可以进行的理财业务,开始降低准入门槛,“全民理财”时代到来,不少理财产品是10元起购、百元起购,一大波“宝宝类”产品涌现。
这类产品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准入门槛低,百元起购,随时买入,随时赎回,没有资产要求,且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推出的产品。
根据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委员会的统计,中国目前大概有1.2亿人通过手机端金融APP理财。大量的是非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这里面区分两种情况:第一,自己的产品;第二,代销别人的产品。
资管新规在禁止资金池业务、强调资管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规定封闭式资管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以此纠正资管产品短期化倾向,切实减少和消除资金来源端和运用端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受资管新规影响,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低于90天的理财产品已经下线,取而代之的是180天的理财产品。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不得承诺保本收益意味着,银行需要考虑如何将保本理财产品转型,同时不流失客户群体。
“互联网金融在发行理财产品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刚性兑付则进一步鼓励了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导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规模越来大。但是互联网金融风控比较薄弱,并且大部分没有加入央行征信系统,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比较大。”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导致进入银行的资金减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黄益平介绍说,目前影子银行大幅度扩张,数据从50万亿元到90万亿元不等,然而债券市场目前是75亿元规模,这也就意味着,从银行流出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债券市场。
所谓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中国银监会发布2012年报首次明确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
更多的不受监管、资金流向隐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成为影子银行。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性,成为监管的重要方向。
“打破刚兑后,理财产品风险上升,投资者可能会减少投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规模或收缩,同时,为了吸引投资者,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上升。”潘向东说,“理财产品还会根据不同的风险,进行不同的定价,改善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打破刚兑后,投资者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会认真对待风险,使资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进而有利于防范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打破刚兑
资管新规所体现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监管部门希望引导银行理财往开放式、净值化方向发展,期望通过净值化管理将理财产品管理和运作的风险真正过手给投资人。
监管认为,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
潘向东认为,一方面,我国银行理财往往按照预期收益率发行产品,在发生产品兑付风险时,银行通常采取垫款或者兜底的方式保证理财本金和收益全部兑换。刚兑导致银行理财无法充分反映产品风险和收益,资管业务异化为资产负债业务,实际上成为权益持有方,演化为表外银行。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风险没有有效过渡给投资者,当市场波动、信用风险爆发时将引发恐慌性挤兑,打击市场信心,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上升。
央行最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11.6万亿元,私募基金11.1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计划16.8万亿元,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13.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2.5万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刚性兑付是金融领域的普遍现象,打破刚兑事实上具有严重的挑战性。
黄益平认为,打破刚兑的最大挑战不在于资产违约对投资者造成的影响,决策部门所考虑的是一系列资产违约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问题。“而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新规,一方面要求打破刚兑,一方面要求平台具有保证偿付问题。如何在打破刚兑和维持金融相对稳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需要一些魄力的。”
打破刚兑后,理财产品风险上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规模或收缩,为了吸引投资者,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