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不要让飞机掉下去”
2018年5月14日上午6时27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机上有包括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人员以及119名乘客。7时6分左右,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突然,平稳飞行中的飞机发出一声巨响。
“声音比较大,至少是以前街头爆米花的那个声音。”当时,刘传健的第一判断是爆炸、爆裂的声音。接着,他和副驾驶徐瑞辰就发现副驾驶前风挡玻璃有裂纹。出于职业敏感,刘传健迅速做出决定: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机场。
就在刘传健调转机头、抓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风挡玻璃裂了,我们决定备降成都”的信息时,整个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上半身吸出了窗外。当时,因为飞机处于巡航状态,副驾驶解开了肩部的两根安全带放松身体,但其腰部、胯部的安全带依然系着。
驾驶舱失压后,狂风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很多数据板都遭到破坏或变得无法确认。在狂风、巨大噪音、低温、缺氧等情况下,刘传健在驾驶室内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异常艰难。大概5分钟后,他将飞机控制到了一个好的状态。当记者问他在这5分钟里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刘传健表示:“我一定要把飞机保持好,一定不要让飞机掉下去,尽量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如果我无法操控飞机,能做多少做多少吧。”
7时11分左右,飞机从9600米下降至7200米高度,飞机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此后,飞机继续平稳下降。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当问及在经历过这样一次特别的飞行事故后的个人安排时,刘传健说:“在身体检查、心理辅导、心理平稳没有异常情况后,我还会继续飞行,我相信我能行。”
“我很相信他的技术”
“(飞机)备降成都后,我给他打电话,他说很忙。”5月15日14时左右,刘传健的妻子邹函在重庆家中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直到15日凌晨,刘传健才有空给她打电话报平安,说自己没有受伤,不让她去成都看望。
“我没有很担心他,毕竟他在部队和四川航空飞了多年,我相信他的技术。他性格就是沉着冷静,很稳得起。”邹函说。她还表示,刘传健飞了很多高原、高高原的航线,且是模拟机教员,肯定做过应急训练。刘传健每天都锻炼身体,在小区跑步、快走,“他经常说飞高高原(航线)就是要身体好”。这次刘传健算比较幸运,航图显示飞机还在成都附近。如果当时飞机已进入高原,可能会艰难了。
在邹函眼里,丈夫刘传健对工作兢兢业业,摆在第一位的总是飞行。他极少调班,只在2016年调过一次班,是因为接到了父亲病逝的消息。
刘传健夫妇的工作都与航空相关。他们家客厅的电视机旁边摆着两架航模,书柜里也满是刘传健的工作笔记和航空书籍。
差点儿接班到水泥厂工作
有媒体记者在采访刘传健的二姐刘传萍时,她说,刘传健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人。他从小成绩优异,第一次考飞行员时,因为文化课差了一点儿而没有考上。对此,一家人都很遗憾。当年,父亲在水泥厂上班,按照政策他可以去接班。因考虑毕竟有个稳定工作,不甘心的刘传健还是去工厂上了两个月的班。刘传健在工厂上班时得到了厂领导的肯定。后来,学校说他可以复读重考,刘传健高兴极了,就回到学校复习,第二年就考上了飞行员。
在军校,刘传健常给姐姐们和父母写信说自己训练很辛苦,但他觉得很荣幸,立志要翱翔蓝天。上学期间,刘传健的生活补助很少。因担心弟弟的身体,两个姐姐经常给他加餐。
刘传萍告诉记者,刘传健从军航转业到民航十多年的时间,在家的作息都很有规律,很少外出,回老家时间更少。最近一次他回陶家镇是给父亲扫墓。当天早晨祭奠之后,他于午后就回了家。因为第二天要飞早班,他要保证最好的状态,而休息是最好的保障手段。刘传萍说,刘传健很看重自己的职业,一家人也都非常支持他。
刘传健对职业的看重也体现在时间的安排上。比如,他晚上睡前总会看书让自己平静,第二天如果有飞行任务一般都不在家中过夜,而是提前到集体宿舍,一来可以保证休息好,二来避免上班路上有堵车等意外情况发生。
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刘传健曾就读的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中部黄老师告诉记者,刘传健在校时学习刻苦,有钻劲儿,上课很认真。课余时间,他非常活泼好动,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他曾经感谢老师们为自己开小灶补习。现在,学校也感谢他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英语老师曾红于1987年毕业参加工作,刘传健是曾红老师的第一届学生。当年招飞文化课除了考查总分外,单科的物理和英语也是硬指标,必须达标才行。曾红老师说,刘传健其他学科都不错,就是英语基础差一点儿。复习那年,一开始他进步不明显,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找到了学英语的规律,成绩提高很快。
曾红老师还说,当时很多老师都是看着刘传健长大的,他的招飞体测都过了,大家都觉得这么好的苗子如果去水泥厂接班有点儿可惜。了解到刘传健有飞天梦后,学校领导为此还去做了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刘传健很懂得感恩,虽然工作很忙,但几乎每年都要回学校看望老师们。
刘传健的同学告诉记者,那时候,陶家镇到处都是农田,同学们经常约着去抓泥鳅。别的同学一条还没抓到,他已经抓了一小袋。因为他眼疾手快、做事细心,后来他考上军校同学们一点儿都不感到意外。
在同学眼里,刘传健是个追求极致的人,做事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到尽可能好。
如今,刘传健的老同学李德柱是一名警察。他说,自己晨练的习惯算是受刘传健影响,“在学校,他的锻炼坚持得最好,不管晴天还是下雨天每天都坚持,我们都向他学习,如今受益啊!”李警官还回忆说,刘传健在高中篮球班是打后卫的,他视野开阔、传球到位。另外,班上还有一名体育尖子,班上的篮球在他俩的带领下在学校可是出了名的厉害。这次险情传出来,看到媒体公布的照片后,大家发现机长正是刘传健。“几十年了,他还是那么从容和冷静,真的是从小养成的特质。”同学们都为他感到骄傲。(摘编自《重庆晚报》、中新社,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