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市场观察

富兰克林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文|沈玲玲[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上海 200444]
摘要 富兰克林在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担纲者,他的自传是美国人手一本的册子,成为理解美国精神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本文通过对其自传的分析,并结合韦伯的经典研究,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特质进行研究。

关键词 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宗教

富兰克林作为美国独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身上独特的伦理气质使他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这种独特的伦理气质的构成就我们所关注的。对于富兰克林的认识,离不开对他的代表作《富兰克林自传》(下文简称《自传》)的理解。马克·吐温(2006)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描述了这本书作为美国人手一本的小册子所带来的深入美国人生活的影响。也正是在这本小册子中,韦伯找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本文试图从对《自传》分析出发,结合韦伯在《新教伦理》(下文简称《新教伦理》)一书中对富兰克林的描述,来介绍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中的富兰克林

韦伯在《新教伦理》中对富兰克林的引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文章提出资本主义精神这个历史个体后作为例证被提出,用来说明资本主义精神的部分内涵的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驱动力的存在早于资本主义历史环境。再从他身上引出“天职观”的伦理后,从路德“天职观”的出现开始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进行追溯。而在韦伯追述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过程中,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担纲者来体现由新教与浸礼诸教派及教会发展而来的教义,在资本主义精神担纲者身上的体现。最后在韦伯讨论宗教里禁欲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中,指出在富兰克林身上已经体现出来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脱离。在这里,富兰克林的独特性始终围绕着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中所包含的禁欲主义的关系展开。

富兰克林与《自传》

(一)富兰克林的宗教与家庭背景

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担纲者,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对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方面的讨论中来。富兰克林的家族一直是虔诚的新教徒,富兰克林的外祖父作为新英格兰最早的移民之一,是殖民地宗教信仰自由的极力提倡者。

但在青少年时期,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他的家庭的特征。他虽然阅读包括班扬的《天路历程》在内的新教宗教书籍,但这仅仅是他发展写作能力的工具。他在相关阅读之后还产生对新教教义的怀疑。在他离开波士顿的原因中,有一条就是他的欠审慎的议论,被当地的信徒看成是可怕的异教徒和无神论者,这使他很难再在波士顿这个新教徒聚居地立足。富兰克林已经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教信仰者。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然神教信徒”(富兰克林,2013:81)。然而他又指出自然神论的教义或许为真,但又不十分有益。

可以说,富兰克林并不完全信任任何一个教派的教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个新教徒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只有作为一个自然神论者才能如此一般。但这并不代表者彻头彻尾的无信仰。在富兰克林自己宗教观的论述中,提到了他父亲引用所罗门的箴言:“你若勤勉,你将站在君王的面前,而不是站在用人面前”。他认识到勤勉对他的有用性,也承认任何宗教所包含的要素,即上帝的存在。他在父亲、母亲的墓志铭上写道“你应当勉励自己,勤奋工作,切勿不相信上帝” (富兰克林,2013:20)。

对于富兰克林来说,他的宗教信仰有其特殊性。他在书中多处地方提到“有用性”。就他而言,耶稣的启示中的那些禁止做的,人们不去做,是因为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人有害;启示中允许做的,人们去做,是因为这种行为是人所需要的。他将宗教教义的遵循回到人本身,从人出发进行思考。富兰克林为代表的自然神论者身上,有着宗教遗留,但宗教是服务于人,而不像传统宗教中那样统治着人。

(二)富兰克林十三条道德准则

富兰克林的十三条准则能够最直接的了解富兰克林的伦理特质。正是他的宗教观构成了他最初编撰祈祷文的原因——对于教派传道过程中缺乏道德伦理的普及。因此,他不再去听各教派的布道,而是自己设立“信条和宗教条例”作为祈祷文。

对他来说,最为基本的就是“节制”。富兰克林对它的描述是“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他在印刷所工作时,其他工人每天都要喝6品脱的烈性啤酒,富兰克林并他不饮酒,而是吃价钱更低但能量补充更高的面包。这为他节省出一大笔钱的同时,成为工人们效仿的对象与榜样,为他的威信奠定了基础。

缄默,即“避免空谈,言必对己或他人有利”。当富兰克林从凯默的印刷厂辞职准备自己创业时,他将准备办报业的事情告诉了之前的同事,而该告知了凯默这件事。一旦凯默先将报纸创办起来,富兰克林之后办报的利益将大为减少。

有序,即“你的一切应井然有序,一时一事都要有周全的计划”。富兰克林年轻时候记忆好,东西并不需要刻意摆放也能记得原来的位置。当他年纪大时就发现这种习惯带来的不便之处,而有序的生活会带来诸多便利。

通过对这些准则的分析,可以发现富兰克林所有道德准则有一个共性:全部有利于一个现实中的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同时能为他带来外部的收益——他的财富的增长。

总结

结合韦伯对于富兰克林身上的独特伦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精神“有用性”的目的,但其中包含的理想信念不可否认。这一点正是美国宗教的禁欲主义教义影响,与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结构相结合产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M].王正林,王权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2]马克·吐温.《马克·吐温幽默小品欣赏 》(M).陈光明译.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韦伯,马克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广西师范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

沈玲玲(1993年—),女,汉族,浙江宁波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

 

袁仁国 一个改变中国酒业的人

国家电网:十年,这里迸发新的生机与力量

东方电气 铭记感恩砥砺奋进 努力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石油 希望之光 照亮百姓新生活

东邦环保 自主知识产权开拓耐材国际市场

广东智科科技抢占全球散热领域制高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