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时尚北京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农业博物馆

作者:文:陆杨
农业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的祖先植五谷、巧取火、创节气、制耕具,他们所开创的古代农业文明,无一不显示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可以说是一部壮丽的史诗。中国农业博物馆如同一部精简的中国农业史,通过复原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场景,展示了辉煌而又发达的中华农业文明体系,揭示了中华农业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博物馆简介

中国农业博物馆位于东三环全国农业展览馆内,是国内唯一的一座大型园林式博物馆。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犹如走进了一座城市花园,亭廊迂回、湖光粼粼、绿树成荫的环境,与古典式建筑群相得益彰。博物馆的展厅分散在六间独立的展馆内,室外展区则成为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自然延伸。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基础上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建馆初期,博物馆的园林规划和布局按照“农业博物馆”和“植物园”两大类型进行。经过几十年精心管理和培育,馆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可称为“立体的农业百科书”。

博物馆有五个常设展陈。《中华农业文明》展在二、四号馆,展示了贯穿古今万余年的中国农业历史,包括古代农业的“四大发明”、近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青少年农业科普馆》在七号馆,让青少年观众在“好看又好玩、动手又动脑”中了解农业科学知识。《中国土壤标本》展在八号馆,汇集了我国主要的土壤资源类型,揭示土壤与农业、土壤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农具》展在九号馆,展示我国传统农具的成就。《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在十号馆,梳理了中国彩陶文化的发展脉络。

开启农业新纪元

走进《中华农业文明》展序厅,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群雕。工作人员介绍说,群雕中的五位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农耕五祖”,传说他们发明了华夏的原始农业。伏羲“教民养六畜,以充牺牲”,还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神农氏选出“五谷”,发明了耒、耜,并教会人们农业生产;黄帝率领他的子民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嫘祖传说中是黄帝的元妃,也是养蚕制衣的发明者;大禹带领我们的先民防除水害,使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旧石器时代末期,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转变。此时地球气候开始波动性变暖,人口迅速增加,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的取食方式受到挑战。

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狗尾草和野糜子,成为最早被中国先民选中的目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狗尾草进化成了粟,野糜子进化成了黍。粟和黍被统称为“小米”,这两种谷物耐旱,耐贫瘠,不需要人工灌溉,便于长期储藏,在很长历史时期内都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中原地区文明崛起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粟,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距今7300年左右。遗址储存粮食的窖穴有88个,全部为粟。2号展厅中西安半坡遗址复原场景,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个原始农耕聚落遗址,是史前黄河流域旱地“粟”作农业系统的典型代表。新石器时代,粟由东向西传播,经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奥地利传遍整个欧洲。同时又向东传到朝鲜、日本等地。粟是中国人民早期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与之相对应,长江流域发展出了以水稻种植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现在已知最早的水稻栽培,发生在1万年以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它们的始祖是遍布河湖滩涂的野生稻。2号展厅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复原场景中,有大量的稻谷、稻根、稻秆堆积物等遗存。证明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先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稻作农耕技术在距今3000年前后向东传到了朝鲜半岛,稍晚又传到了日本;向南则传到越南和菲律宾。之后,还经过伊朗传到了西亚地区以及非洲北部和欧洲。

小麦起源于西亚地区,据考证是通过欧亚草原大通道来到中国的。小麦传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春旱,每年开春之后都需要人工浇水。小麦的传入,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必须依赖灌溉的农作物。小麦传入中国后,在北方地区很快得到普及。在距今38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小麦的出土量只占到不足1%,可是到了商代早期的二里岗时期,即距今3500年左右,小麦的出土数量达到了10%到20%,已经成为仅次于粟和黍的重要粮食作物。

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出现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大豆。到殷周时期,已经有了原始榨油的技术,当时河北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甚至把“戎菽”(指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作为对周王朝的贡品。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至此,距今5000至4000年前,涉及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全部出现在了中国:粟、黍、水稻、小麦、大豆,五谷俱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农耕用具不仅能缩短农民的劳作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劳作效率。因此,农具成为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人员介绍说,我国农具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在材质上,由木石发展为青铜,进而发展为铁制。在功能上,从原始的掘挖、脱粒发展为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加工及收藏等多种农具。在动力上,由人力发展为畜力、水力,由简单发展为复杂。

在《中国传统农具》展中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农耕用具,其中,木制耒(lěi)、耜(sì)是我国最古老的垦耕农具。跟南、北方的稻作和粟作相适应,北方如果不是撒播的话,主要是点种,用耒。耒就是尖木棒,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南方主要是平田,用耜。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类似今天的锹、铲。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这也是农业文明的开始。

铁犁铧的出现,则是耕作技术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汉代铁犁开始装上犁壁,这种直辕犁奠定了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形式。当时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耕犁都没有达到如此完善的程度。唐代时,套索驾辕的曲辕犁代替了直辕犁,《中国传统农具》展中就有目前最原始的曲辕犁模型。它的出现被誉为我国犁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耕作农具的成熟。

传统耕犁当时在全世界有六种,其中最先进的是中国框形犁即曲辕犁。17世纪时,荷兰海员将中国框形犁带回欧洲,欧洲人仿制,从而诱发了作为欧洲工业革命先导的欧洲农业革命。

日月轮回的节气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与物候概念,更是与农业密不可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的季节、天气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作人员介绍说,古代对时间的测量精度很低,而对长度的测量较有经验,于是创造了测量日影的方法。古人在地面上插一个木杆,使其垂直于地面,正午时分,木杆的影子指向正北,太阳越高影子越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就是“冬至”。“至”表示到头了。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就是“夏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通过这种方法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农耕活动讲究时节,夏代的历法《夏小正》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人们掌握,后来二十四节气逐渐在黄河流域成熟起来并传至各地。自西汉邓平等编撰并由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首次将其纳入其中,后世各朝基本沿袭使用,成为中国古代官方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古代历法学家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日月轮回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除了四立和四仲是依据太阳的回归运动而命名外,其他节气名,都是由其相应的物候或气象而得名:雨水表示空气湿度逐渐增加,雨水开始增多;惊蛰表示随着气温提高,冬眠的动物和虫子开始苏醒……由于草木的荣华凋零、鸟兽的迁徙蛰藏、雨露霜雪的四时变化等最为直观,也最直接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季节轮回,因此,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以物候、气象等现象标识农事时令的做法。国际气象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Tips

中国农业博物馆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十六号

时间:09:00~16:00(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徐欢 一件国宝 超级连接

兰玉 经验才是设计的一切

聚品牌 聚设计 聚精彩

祁刚 灵感悄然而至

红都六十载 创业初心在

张峰伟 深圳内衣 领舞全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