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为捣蛋与“作恶”的力量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好孩子”“坏孩子”的分别却是成人社会的建构。在《孩子与恶》中,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对此给出一个温暖的解释:孩子的“恶”是心里的一部分力量想要冲破出来,没有约束的时候,或者说释放得不恰当的话,被定义成“恶”了。
“狂妄”可能与创造力、想象力相伴相随,而“乖”或许也意味着少了对未知世界的试探。偷窃、说谎固然需要纠正,但孩子们需要的是充满爱意的导引,而非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打压。长大成人的我们也许早已忘记了儿时调皮捣蛋的心理过程,但回到孩子的视角去体会,他们调皮捣蛋的动机何曾是真的“坏”呢?
在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看来,大人把善意强加给孩子是包围着孩子的恶。因为身体和心智上的某些优势,大人们不大容易反省自己过度的控制欲,他们粗暴限制孩子的自由,试图支配孩子所有的行动,指责训斥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大人们误以为根绝“恶”就万事大吉,迫不及待地掐灭“恶”苗,犯下了无数过失而浑然不觉,这种过失的牺牲品永远是孩子。
要知道,魔鬼是消灭不尽的,只有大人和孩子都清醒地认识到“恶”是逃避不了的存在,大人面对孩子的“恶”忍耐力更强一些,用心观察孩子的“恶”会怎么发展、会有怎样的过程,才能体验到与孩子心灵的交流。
孩子许多的不合作,应被理解为“不能”而不是“不愿”。他们处于生命生长的未完成态,无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无法事事周全,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而最好的支持就是,在指正的同时,让孩子体会到我们对他们无条件的爱。
仍然强调,理解孩子的“恶行”不是为了放纵,而是希望大人停止唠叨和对抗,接受无法适当释放力量的孩子,辨识“恶行”背后孩子内在的需要。须知,大人以消除孩子身上的“恶”为教育目标,并不会因此使“恶”彻底消失掉,只会导致关系越来越恶劣,由此产生的“恶”甚至比原来的“恶”更为猛烈。简单地坚决恪守道德和规则,有时候是很恐怖的,也很反人性,他们会让孩子渐渐远离我们,失去相互的支持和合作。
□6月3日《新京报》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