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文化景观为视角,提出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是一个有意设计并持续演进的关联类文化景观。总结三方面的整体价值,人地和谐水体利用模式的空间价值、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合多元文化脉络的精神价值。划分4种类型水系文化景观,分别为生产类、防御类、商业生活类以及游憩类。通过梳理水系文化景观发展脉络,鉴别价值载体的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识别水系历史景观真实性和完整性,构建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旨在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景观;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价值;整体性保护框架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4-0134-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6-13
修回日期:2018-02-1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遗产地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协同研究”(编号2016YFC0503308)、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研发基金、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编号2015KY0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科技项目计划软科学项目“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及其价值研究”(编号2012-R2-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572014BC36)共同资助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 this paper takes the entire Dujiangyan historic water system as a complete intentionally designed, organically evolved and associative cultural landscape. Its overall value is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value of space in which the pattern of water use illustrates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of man and water, the value of time in which historical functions evolve continuously, and the spiritual value which includes complex multi-cultural contexts. This paper classifies Dujiangyan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 into four types of cultural landscapes, namely category for production, category for defense, category for business and daily life, and category for recreation. By summing up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ujiangyan water cultural landscape, by distinguishing value carriers which include tangible elements and intangible elements, and by recogniz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water historic landscape, the integral protection framework of Dujiangyan water historical landscape is built up. It attempt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its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ulture landscap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historical landscape; value; integral protection framework
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始建于2 200多年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集灌溉、防洪和水运综合利用于一身的著名水利工程。因满足突出普遍价值标准(ii)(iv)(iv)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突出普遍价值标准具体阐述为:(ii)兴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都江堰灌溉系统是水资源管理和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仍然很好地发挥着功能;(iv)体现了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iv)青城山寺庙与道教基础密切相关,在东亚地区很长一段历史中道教是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1]。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到遗产意义重点强调了其在水利史、科学技术发展和水资源管理上的创新。但是其所涵盖的全部遗产价值论述并不完全。都江堰世界遗产不单单是一个宏大的水利工程,其价值内涵也远远超出水利工程的范畴。它更是一个有意设计的、持续演进的、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的水文化相关联的文化景观[2]。都江堰的创建,对于都江堰本身以及“天府之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1 背景和契机
在最近20年的国际遗产保护领域,文化景观一直是热点议题,其丰富包容的理论与实践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是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的旗舰项目,在《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指出“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3],并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人类有意设计和创造的景观、有机演进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核心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文化景观在提出之始就景观的自然价值观引起争议,随后在诸多方面掀起热议,如自然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转向[4],即自然与人文分离转向人地关系融合、由重精英转向大众、由单体保护转向整体保护、由静态转向活态、由有形结合无形、由保护到发展并重。文化景观所强调的整体、动态、发展的视角成为引领遗产保护的新方法。
而近几年进入城市遗产保护视野的国际热点议题的是“城市历史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通过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5],标志着文化景观首次进入城市遗产领域,并成为引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新方法。其实质是文化景观整体方法论在城市保护与发展中的推进和应用,以自然、文化整体动态演进的方法审视城市历史、鉴别城市价值[6]。“城市历史景观”尊重自然与文化、物质和非物质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层累,同时关注价值内核导向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打破传统的分区保护,即反对将城市分隔为一个个独立的如“历史城区、历史街区”等分散的保护孤岛,同时强调各要素经历史累积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从而获得动态的持续。
文化景观和城市历史景观系统性、动态性、整体性的方法论为探寻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价值及整体保护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发展史
2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的演变及分类
2.1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的发展演变
本文中都江堰水系指流经都江堰市的水系,既包括都江堰世界遗产的渠首工程,也涵盖市域范围内的呈扇状分布在成都平原上的自然和人工渠系的排灌系统。因水而生的都江堰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形成蕴含不同价值内涵的乡村景观、城市聚落、街巷院落、宗教园林等不同的历史景观。从远古至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的发展概况(图1)。
2.1.1 创建期(战国至秦汉)
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都江堰的创建,根本上改变了川西平原的河流,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李冰开凿的两江(今柏条河、走马河)最早为行舟及军事所用[7],将源源不断的兵力、木材和粮食运往成都,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促进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宏图。水量有余则用于灌溉。对于聚落而言,三国至战国,为堰工居所。战国时李冰建水利工程,后留堰工队伍一支。秦汉时,设军队驻守。此时,与水文化关联的纪念园林开始出现。最早的是始建于东汉为纪念蜀王杜宇的园林望帝祠[8]。
2.1.2 完善成熟期(魏晋至唐)
自唐朝时,生产类景观形成发展。灌溉成为两江最重要的功能,兼能行舟。西汉文翁穿湔江口(今蒲阳河)以灌田。同时,从堰口三泊洞(今杨柳河)引水在城内形成水网,灌溉县城周边十八里良田。后汉时,开支渠江安河以灌田[9]。东晋时扩灌三郡,唐代继续发展,重建通济堰[10]。灌溉之利与航运之便,使成都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繁华都市之一,享有“一扬二益”之誉[11]。就聚落而言,唐代成为军砦重镇,用巨木栅栏于城周,古城初见雏形。南北朝时,为纪念李冰及其子二郎,将原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
2.1.3 稳定期(宋至清)
至宋代防御、商贸和生活类景观开始形成。柏条河、走马河、蒲阳河、江安河成为支撑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的4条干渠。同时,宋代以杨柳树替代巨木为绿城墙,杨柳河成为天然护城河,具防御功能[12]。宋元时期,杨柳河两岸逐渐变为街市,与大观街、瑞莲街、五桂桥街(马桑河故道) 一道,成为繁华一时的商业中心和豪门住宅区,明清时达到巅峰[13]。就城市而言,宋代环植杨柳树以护城池,古城基本定型;至明代,筑土砌石成墙;清基本延续明城的形制和规模。雍、乾、嘉时期,以贸易和居住为主的街巷渐次形成。宋以后,崇德庙改称二王庙。并为纪念李冰在离堆上建有伏龙观。
2.1.4 现代化时期(清末至今)
近代以来,都江堰渠系主要为灌溉、生活、游憩之用。1957年后江安河从内江取水,四大干渠结构稳定。城内4条干渠演变为内江沿河游憩功能的绿地,而在乡村除农业生产主要功能外,还引入了旅游游憩功能。同时,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重要的功能,人们在杨柳河和马桑河中取水、洗衣、捉鱼、捕蟹等,承载着人们共同的集体记忆[14]。现今的杨柳河演变成以购物休闲游憩为目的的场所。就城市而言,1911年后成为川西北经济重镇。1949年后,古城墙慢慢消失,现仅存玉垒关一段。1978年后,整个城市基本延续原有旧城格局,以水利工程为核心呈扇形蔓延,城区极大拓展[15]。
2.2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的分类
文化景观方法论强调文化是动因,自然环境是媒介,景观是结果[16]。不同的文化动因下的文化景观具有不同的价值核心。将都江堰水系文化景观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识别和传承不同的价值核心和价值质量。
从都江堰的历史景观演变可以看出,都江堰形成的历史景观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防御类、生产生活类、商贸生活类、游憩类历史景观。不同类型的历史景观,在文化动因、价值体现、关联要素以及典型范例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表1)。
3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整体价值
都江堰由水生堰,由堰兴城,在这里农业、聚落、城市、园林因为水而紧密关联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元的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农耕文明、宗教文明、商贸文明、市井生活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他们共同促成了都江堰乃至整个川西平原文化、政治、经济2 000余年的持续繁荣。本文从空间价值、时间价值、精神价值3个维度构建文化景观价值框架体系来概括其整体价值[17]。
3.1 空间价值——人与自然、人水和谐共处的典范
都江堰渠首及人工渠系改变了天然河流的自然形态,在尊重自然基底的情况下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体现出人类对自然智慧的认识、利用和改造。
3.1.1 自然观“施法自然,天人合一”
都江堰是道教“施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观最形象的载体。其规划设计思想有别于西方彰显以人为中心,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价值观[18],而是主张人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乘势利导,因地制宜”“以水为师”“人地共生”。都江堰具象地展示了中国对待自然的态度、哲学思想和治水经验。
3.1.2 都江堰渠首工程设计巧妙布局合理
首先,都江堰渠首工程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依。整体上,都江堰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扼山川与平原的咽喉,正处于扇形平原的顶点。地形上,整个成都平原地势平衍,地形坡降徐缓,利于自流灌溉[19]。其次,都江堰渠首工程选址科学。李冰运用“凹冲凸淤,束水分流”的河流动力学原理,巧妙选择鱼嘴和飞沙堰的位置,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地势、水势,因势制宜,化弊为利。最后,渠首整体工程布局合理。鱼嘴分流分沙、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共同组成系统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二八分沙”“四六分水[20]”成就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3.1.3 城市与乡村水体利用模式因地制宜
在都江堰城区对水系的利用有2种,一是快速穿城而过的4条主干渠,主要功能有航运、灌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另一种是具有“小桥流水人家”意蕴的支流杨柳河,曾起到灌溉、防御、商贸、生活与游憩等多种功能。而在乡村,伴水而生似繁星点点的是乡村聚落即林盘[21]。它与都江堰灌溉体系共同构成了川西典型的农耕环境,是世界上唯一的由人工技术调节、具有数千年历史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农耕区域[22]。林盘依水而生,随田散居,由农家居住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以及外围农田耕地所构成的聚居及劳作场所。渠系用于灌溉农田和提供人们生活用水,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谐互动。
3.1.4 大众文化的自然实践典范
都江堰的创建,成都平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发生了崭新变化,物阜民丰,文化昌明,是中国农业文明的见证。此外,工业革命后,乡村成为人们寻根的源泉[23]。范成大说川西“家家有流水修竹”“一路江水分流......美田弥望”。由林盘构成特有的川西田园风光的乡村景观蕴含着普通田园景观的审美回归。
3.2 时间价值—持续演进的文化景观(动态的历史功能演变)
都江堰是唯一仍然持续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历史功能的持续演进是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历经岁月更迭持续发挥作用的核心动力机制。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主要功能先后涉及防洪、航运、生产灌溉、军事防御、商贸、生活与游憩等,功能的持续演进给都江堰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3.3 精神价值——水文化相关联的文化景观(复合多元的文化脉络)
都江堰因水而生,城市文化中水具有特殊的价值地位。围绕水而生的价值多元,主要涉及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战争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这些文化与水脉交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关联水文化景观。祭祀典礼、节庆仪式、文化习俗丰富了都江堰的水文化内涵。如都江堰岁修封堰和开堰时不可缺少的祭祀水神李冰和道教二郎神的典礼活动,清明期间一年一度的都江堰开水节,砍妈槎放水以灌溉农田,承载着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精神寄托。
图2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价值及其整体性保护框架4 都江堰水系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
以价值为导向,以文化景观和城市历史景观作为方法论,以世界遗产价值评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原则来构建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图2)。通过对都江堰历史景观发展的系统梳理,将都江堰历史景观划分4类,总结其蕴含的不同价值。鉴别承载这些价值的有形与无形要素。有形价值要素包括:山水自然基底,承载丰富水文化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农田景观,承载着农业及民俗文化的乡村聚落即林盘。无形价值要素包括:因水神崇拜而生的水神祭祀、与农耕密切相关的宗教仪式、人们对水特有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如一年一度盛大的都江堰放水节和无形的生活方式。再根据世界遗产价值评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提炼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真实性的关键要素,分别为空间范围、自然基底、功能结构、传统技术和精神感知。而完整性的关键要素为历史结构的演变、社会功能的演变以及视觉审美的演变。最后,根据对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价值评估的结果,提出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整体性保护框架的主要特点如下。
4.1 联系自然与文化
都江堰是人水和谐共荣的实践典范。人充分尊重自然,智慧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大到都江堰古城选址,渠首工程之选址、设计、布局,城市与乡村对水资源的不同的利用方式,小到都江堰历史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川西林盘与环境的融糅、林盘民居布局及建筑取材与环境的关系,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4.2 关照历史与现代
都江堰历史景观的形成是以尊重历史为基础的,每个时代的变迁都在都江堰身上留下了历史印记。历史的层累赋予都江堰以复合多元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内涵。
4.3 整合个体变整体
纵观都江堰的发展,都江堰连同广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一道,形成了蕴含不同价值意义多元的历史景观。其构成涉及古城池、以林盘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景观、商贸街市以及纪念性的园林。可谓保护对象已远超出水利工程及构筑物,而将与水文化价值密切相关联的一切价值载体均囊括其中,成为具有历史层累的整体的保护对象体系。
4.4 融合有形与无形
都江堰能够历久不衰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得益于与无形的价值的共同作用。无形价值的载体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如先进治水、修淘、运行的整套经验和完善的岁修制度。整套的治水经验如“三字经”“六字决”“八字格言”以及“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思想。
5 结语
从文化景观这个视角来认识都江堰可以发现,都江堰因水设堰,因堰兴城,农业、聚落、城市、园林皆围绕水关联起来,成为与乡村、城市及整个成都平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景观。从她的发展历史可以折射出相应时期都江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状况。她体现出智慧的人地关系,持续动态演进的生命力,以及内涵丰富的水文化。
都江堰历史景观保护的整体性框架的构建,体现了文化景观和城市历史景观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方法。这种整体性不仅强调保护单个的物质空间,而且也将与水文化价值密切关联所有的物质构成纳入一个整体的体系之中。同时,非物质性要素及价值也纳入考虑的范畴。此外,这种整体性也注重历史的关联性。把都江堰置身于远古至今的历史长轴中,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蕴含丰富多元价值内涵的历史景观。最后,整体性还特别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即尊重历史景观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动态演进的特性,由此而产生的价值层累。
通过对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的梳理和整体性框架的构建,有助于展开以价值为导向的有针对性的水系历史景观各类历史信息体系的构建,进而促进城乡一体的水系历史景观整体性保护、整治以及再生创造契机。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1]世界遗产都江堰[EB/OL].http://whc.unesco.org/en/ list/1001.
[2]张敏,韩锋.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的都江堰水系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8):6067.
[3]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World heritage center[EB/OL]. http://whc.unesco.org/en/ guidelines/.
[4]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11):18-21.
[5]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revised final draft, 2011, UNESCO: Paris.
[6]Van O R. The Concept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 and its Relation to Cultural Landscape, 2012: 5.
[7]谭徐明.都江堰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8]都江堰文物志 编委会.都江堰文物志[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6.
[9]灌县都江堰水利志[M].内部发行,灌县县志编委会,1983.
[10]吴敏良.都江堰创建及发展的历史奇功[J].文史杂志,1994(4):32-33.
[11]陈渭忠.都江堰与成都二江[J].四川水利,2005(4):55-57.
[12]郭杨波.都江堰市古城区南桥、西街及杨柳河街漫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24302:101102.
[13]莫妮卡·卢思戈,韩锋,等.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J].中国园林,2012,28(5):10-15.
[14]芶子平,王国平.都江堰两个世纪的影像记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15]万钧. 文化都江堰:文化视野中的都江堰市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对策[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2001:11.
[16]Carl S.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J].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1925, 2(2): 19-53.
[17]刘祎绯.文化景观启发的三种价值维度: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例[J].风景园林,2015(8):50-55.
[18]刘冠美.中西水工程文化内涵比较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8-12.
[19]郭嘉桓.话说都江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6(2):63-69.
[20]邓正龙,张宁生.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文明成就:都江堰水利工程及核心价值[J].今日中国论坛,2013,9907:17-19.
[21]Ding S. Research on the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Chengdu,China: a Case in Dujiangyan City[D]. Tokyo: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2013.
[22]薛飞,朱战强.川西林盘文化景观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3(11):25-29.
[23]陈其兵.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编辑/金花)
作者简介:
张敏
1983年生/女/山东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文化景观(上海 200092)
韩锋
1966年生/女/浙江人/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ICOMOS-IFLA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副主席/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专家/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遗产景观、文化景观/本刊编委(上海 200092)
李文
1971年生/女/山东人/博士/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哈尔滨150040)
*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