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轴线上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且历史感日渐退化。以传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广场为例,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了城市中轴线场所有机更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地块的具体应用,指出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风景园林;中轴线;钟鼓楼广场;历史场所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4-0074-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02-16
修回日期:2017-08-08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xis is the essence of Beijing old city planning.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some traditional culture places on the axis cannot meet modern needs, and the sense of history is fading away.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Square at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traditional axis, the paper probed into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place with hig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n the axis from 4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axis space following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the protection and display of axis cultural relic buildings, the contrast of the historical atmospher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paper looked forward a gradual micro-update method, so as to direct environmental renewals of the old city.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ntral axis;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Square; historical site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中轴线规划设计是最重要和典型的途径之一,中轴线是很多中外名城用来建城的方式,它维持着城市的秩序,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我国古代都城布局大多较为方正,在南北方向上多存在中轴线。在中国规划设计中组景布局成为行之有效的传统构图手法,而空间布局的序列安排则是传统中国建筑设计的要领[1]。自永定门到钟鼓楼长约7 800m的北京传统中轴线,体现了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是古代北京城市建设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也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杰出的范例,在中轴线上时时都能体会到中轴空间序列的强大魅力。但随着社会发展,传统中轴线上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环境杂乱,且历史感日渐退化,如何更新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成为当今北京旧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针对城市中轴线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增多。研究认为城市中轴线是重要的景观轴线,创新城市形象时应该继承发展传统的城市形态,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可通过绿色开敞空间建设烘托建筑形象[2],城市中轴线从整体上应强调空间的清晰性,体验的连续性和序列场景的营造,而城市中轴线的方向性、秩序性、支配性使中轴线空间丰富多彩[3-4],当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层面,针对具体场地的更新改造研究较少。实践方面,中国古都北京、西安的城市中轴线均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如北京永定门南广场强调了空间变化、时代功能及中轴建筑[5],而美国联合广场竞赛的胜出方案将国家广场上规整的中轴线延伸到该广场,扎根历史分析进行场所传承,强化空间体验,强调纪念活动和日常生活体验[6],这些实践均对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采取了适宜的城市更新措施。
钟鼓楼广场设计正是基于城市中轴线展开的,对场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有机更新,设计于2011年开始,2016年建设完成。广场位于北京传统中轴线北端,东西钟楼湾胡同之间,北起豆腐池胡同,南至鼓楼西大街。随着城市扩张,广场被严重侵占,环境日渐混乱,不能满足活动和集散要求,亟须整治(图1~3)。历史上钟鼓楼广场没有明确范围,其更新范围参考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7](图4)。广场更新后,总面积由0.74hm2拓展至1.58hm2,其中铺装面积由0.69hm2拓展至1.30hm2,绿地面积由0.05hm2拓展至0.28hm2,绿化覆盖率由25%提升至50%。广场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环境舒适度,受到周边居民和旅游者的喜爱,人们在广场开展丰富活动的同时,观赏着古老的钟鼓楼,享受着历史的环境氛围。本文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对钟鼓楼广场的有机更新进行解读。
1 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
城市中轴线的形成与变迁不但与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密切相关,还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北京传统中轴线极为规整,保存至今,在今日北京城市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8]。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保护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9]。要合理营造钟鼓楼广场空间,必须把视线拓展至北京传统中轴线。北京传统中轴线在元大都的规划基础上奠基,表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集权统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北京旧城布局以故宫为中心,形成形制严整,以中轴线为核心的独特中轴空间。纵向上,中轴线南北延伸,一贯到底,构成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横向上,高大的皇家建筑居中,左右对称取得平衡。钟鼓楼广场遵循这种整体布局,空间营造由此展开(图5)。
图1 钟鼓楼广场现状平面图图2 现状广场看鼓楼图3 现状广场看钟楼图4 清代钟鼓楼广场图5 钟鼓楼广场设计平面图1.1 北京传统中轴线的延续——历史上自然偏离中轴线场地的拨正
由于时代变迁,现状场地的对称中轴已明显偏离钟鼓楼的建筑中轴线,与北京传统中轴线产生偏差。由北至南,现状钟楼北侧广场中轴向东偏离北京传统中轴线3.01~0.66m,现状钟鼓楼之间的广场中轴线向西偏离北京传统中轴线4.18~4.44m,为使北京传统中轴线延续,设计将历史上自然偏离中轴线的广场拨正,广场新的中轴线与北京传统中轴线合一,与整个城市布局协调。
1.2 横向布局——以北京传统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
北京传统中轴线空间在横向上,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式的布局。钟鼓楼广场遵循这种布局形式,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展开,通过成排的乔木、花坛、铺装等进行围合与分隔,形成大气的横向对称空间。
1.3 纵向布局——构建完整、连续、和谐的中轴景观序列
在北京传统中轴线的建筑布局上,鼓楼的红色基调照应了鼓楼南部皇城的建筑红色主色调,钟楼的青灰色基调照应了钟楼北部的民居和城墙建筑的灰色主色调,使该部分的中轴线景观既有联系又变化丰富,而钟鼓楼广场由南至北亦形成连续、完整、和谐的景观空间序列。考虑南北衔接及功能布局,广场纵向上分3个部分:中轴线上的南广场、北广场、中轴线两侧的钟楼湾广场。南、北广场布局“虚实”对比。南广场位于钟楼、鼓楼之间,长90m,宽56m,中轴空间采用“虚”的形式。南广场中间以铺装为主,两侧设置条形绿带,通过成排的乔木、花坛分隔围合空间,形成丰富的对称空间,烘托古建筑,提供行走和休憩的林荫环境;北广场位于钟楼北侧,长111m,宽34m,中轴空间采用“实”的形式。北京传统中轴线在钟楼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化思想中,此处不再有政权需要占据轴线,所以中轴线在钟楼以北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隐没于墙根街巷中。在北广场中轴线做结尾处理,北广场中部采用低矮的花坛逐渐缩小的形式,形成省略号,逐渐收束,使中轴线自然消失。位于中部的钟楼湾广场是南、北广场中间的连接地带,长89m,宽119m,以简洁的铺装与绿地有机结合,设置休憩空间,烘托并呼应钟楼。
图6 南广场看鼓楼
图7 南广场看钟楼
图8 北广场灰色调铺装
图9 钟楼湾广场保留大树2 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
文物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质朴的哲学思想、先人的智慧、精美的建筑艺术[10]。作为著名的文物建筑,钟鼓楼是北京传统中轴线北端的标志性建筑,元、明、清三朝皇家司时中心,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由于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目前所见到的鼓楼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而钟楼则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的。鼓楼通高46.7m,砖木结构为主。钟楼通高47.9m,全砖石结构。在中国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钟鼓楼在中轴线上前后纵横。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晨钟暮鼓,循律韵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现今,钟鼓楼因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保护、展示钟鼓楼成为重点考虑的因素(图6、7)。
2.1 文物建筑安全
现代的生活方式已与过去大相径庭,文物建筑当初的历史使命早已结束,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携带的信息价值却不容忽视[10]。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钟鼓楼广场周边已被私搭乱建的民居占用,这些建筑距离钟鼓楼过近,而且广场大部分已变成停车场,停车混乱,现有消防通道也过窄,这些对文物建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广场更新要满足消防要求,确保文物建筑安全。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1]采取如下措施。1)满足防火间距。鼓楼为木结构,距周围住宅满足10m的防火间距。2)布置消防通道(图17)。广场设环行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均≥4m。3)设置消防栓。广场内新增2处消防栓。
2.2 文物建筑展示
展示文物建筑,保护周边整体环境对文物建筑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用地紧张,很多文物建筑周边的环境被侵占。钟鼓楼广场现状空间狭小,环境混乱,使钟鼓楼不能很好地被烘托。为了展示文物建筑,广场以钟鼓楼为观赏核心,整体上烘托、突出钟鼓楼,彰显其威武尺度和美学价值,保证统帅地位,采取6种措施。1)缓冲区的设置方面。广场范围大幅拓展,既留出了场地观赏钟鼓楼,又增加了开放空间。2)空间方面。广场大方、严整,在中轴线上,钟鼓楼展示了其轮廓线和宏伟体量,形成视觉焦点。3)尺度方面。严格限制新建景观高度,让钟鼓楼和新建景观、周边民居形成强烈对比,彰显其高大壮丽。4)色彩方面。新建景观为灰色调,低调大气,烘托了钟鼓楼。5)观赏点的设置方面。在北广场,可坐在花坛上静态观赏鼓楼;在南广场,行走时可动态观赏钟楼和鼓楼,钟楼和鼓楼形成对景;在钟楼湾广场,可在休憩空间近距离观赏钟楼细部。6)鸟瞰通廊方面。不设置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使得在钟鼓楼上俯瞰城市中轴线及其他景观廊道的视线通达。
3 景观元素——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
在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周围进行景观营造,应注重历史风貌,承认风景“基因”在城市发展中的现代价值,重视对优秀风景传统及其遗产的发掘与传承[12],避免过多元素、符号的增加。广场历史场所氛围从铺装、保留大树、特色植物、花坛挡墙与服务设施、周边民居5个方面全方位进行塑造。
3.1 低调古朴的铺装作为景观基底
适宜的铺装既能有效塑造环境,又能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广场铺装和钟鼓楼建筑色彩、质感协调,以灰色花岗岩、青砖为主。该广场是中轴线上富有平民气息的空间,不能和故宫、永定门等中轴线空间一样设置高规格御道,而是用简洁的形式强化中轴对称布局,呼应周围环境(图8)。
3.2 保留的大树展示历史信息
植物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景观价值。钟鼓楼广场上生长多年的国槐全部保留,它们作为历史符号,姿态优美、枝繁叶茂,见证了广场变迁,展示了历史文脉及场地特色,其苍劲的枝干与古老的钟鼓楼交相呼应,相互添彩(图9)。
图10 南广场种植
图11 钟楼湾广场种植
图12 北广场种植
图13 花坛挡墙与钟鼓楼墙体协调一体
图14 阻车桩细部采用卷云图案3.3 特色的植物营造环境氛围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诗情画意浓郁,植物选择不仅考虑其色、香、形、姿、韵等,还包括与环境互作的光影等感官体验效果[13],植物可塑造空间,渲染气氛, 很多园林植物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北京古典园林常用国槐、望春玉兰、海棠果造景。槐树有君子之风,正直、坚硬,荫盖广阔,玉兰有高尚、芬芳、纯洁之意,常与海棠搭配,喻有玉棠富贵之意。钟鼓楼广场采用这些乔木,种植形式呼应整体布局,加强历史氛围。南广场中轴对称种植成排国槐,与保留的国槐呼应,下层种植锦熟黄杨、玉簪等植物;钟楼湾广场主要为休憩功能,自然式种植国槐、望春玉兰、油松等乔木,下层种植金娃娃萱草、八宝景天等观花地被,同时搭配早园竹形成优美景观;北广场两侧保留现状国槐、榆树,中轴花池成排种植乔木海棠果,下层种植锦熟黄杨、玉簪,形成强烈的序列感(图10~12)。
3.4 花坛挡墙、服务设施构建景观细节
花坛挡墙、灯具、服务设施对点缀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和整体风格呼应,钟鼓楼广场花坛挡墙为灰砖墙体,低调有细部;古典风格的灯具细部采用中国传统回纹、卷云图案;坐凳、阻车桩、垃圾筒、导向系统等服务设施以灰色花岗岩、青砖和木材为主,细部采用回纹图案,朴素简洁(图13、14)。
3.5 灰色的民居围合景观空间
周围建筑限定了广场空间,同时广场空间成为周围建筑的活跃因素,相辅相成。钟鼓楼与周边的胡同、民居成为北京旧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传统中轴线上,周边以民居为主的区域,钟鼓楼是唯一一段,也是中轴线上最具特色的存在之一。由于广场的更新,周围建筑的恢复以灰色调青砖灰瓦墙为主,和周边民居一致,民居院落里的大树和广场上的大树相得益彰,共同形成良好的围合界面,符合北京旧城 “灰色朴素民居”的定位[14](图15、16)。
4 场地活动——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
城市广场为城市活动提供了舞台。随着社会发展,去钟鼓楼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广场人流众多,居民需和游客友好相处,且广场也需经常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因此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外来游客旅游和大型活动均必不可少(图17)。
4.1 日常活动
在钟鼓楼广场,市民活动和游客游览交织在一起。居民主要需求为下棋打牌、聊天玩耍、踢毽子、遛鸟遛狗、晒太阳、散步购物等。游客主要需求为拍照、观赏、体验、休憩、交流等。广场要为居民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同时满足游客需求,使其各得其所。为改变广场交通的混乱局面,采用“自行车+步行”的模式,兼顾老北京胡同游的人力三轮车,将景点观光、胡同体验、游憩休闲等连接起来,实现 “漫游中轴”[15]。同时设置不同的活动空间:1)南广场中间动,两侧静。中间为公共活动和通行空间,两侧为休憩空间,为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娱乐提供良好的遮阴环境。2)钟楼湾广场内侧静,外侧动。鼓楼四角主要为休憩空间,结合绿地设置休息设施和小型活动场地。3)北广场中间动,两侧静。中间为休憩空间,两侧为公共活动和通行空间。
4.2 节庆活动
鉴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环境,钟鼓楼广场还需要承担文化交流、庆典仪式和表演等功能。为满足大型活动需求,南广场北端设为举办场地,该场地背向钟楼,面向鼓楼,形成独具特色的活动背景。
5 结语
数百年来,北京传统中轴线始终处于驾驭全城的至尊地位,众多重要建筑、广场和道路或有序安排于中轴线之上,或对称布置于中轴线之侧[8]。钟鼓楼广场的有机更新丰富完善了北京传统的中轴线空间,围绕钟鼓楼形成的宽阔空间是线性街巷空间的补充,弥补了北京传统街巷空间内公共开放空间不足的状况,有助于北京传统中轴线的整体保护。
通过钟鼓楼广场的实践得出城市中轴线历史场所的有机更新策略。1)空间布局,遵循城市整体格局。站在整个城市层面考虑场所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中轴线展开空间营造,横向上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纵向上形成丰富的中轴景观序列,与城市布局一致。2)中轴建筑,多方位塑造展示。中轴建筑多为观赏核心,通过留出设置缓冲区、中轴对称布局、限制新建景观的高度和色彩、设置观赏点和鸟瞰通廊,突出建筑的视觉焦点与统帅地位。3)历史氛围,景观元素塑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传承风景“基因”,历史场所氛围可从文物遗存、保留的古树大树、特色植物、铺装、花坛挡墙、服务设施等全方位塑造,避免过多元素符号的增加。4)场地活动,满足多种功能。历史场所作为公共开放空间为城市活动提供了舞台,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活动空间和服务设施,满足日常活动和节庆活动需求。
城市中轴线历史场所的有机更新是多方面、多步骤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须考虑和协调的因素,如场地周边原有建筑的改造、地下管线的挪移及场地内静态动态交通的疏导,需要综合考虑,系统设计,要因地制宜地对城市中轴线历史场所进行有机更新,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灵活应用以上策略,并建立管理部门多方协调机制和技术人员多专业沟通机制,同时加强公众参与。
在钟鼓楼广场建设过程中,由于周边私搭乱建的建筑及其上各式各样的商业招牌同期被拆除,两侧竖立起青砖灰瓦墙,原来丰富的建筑立面变得单一,商业招牌数量也大量减少,使得场所活力有所降低,老北京原住民的生活气息亦随之少了几分。而在旧城环境改造中,对原有建筑渐进式“微更新”,分时段、分批次逐渐修缮整治,建筑尺度、体量、色彩尽量保留原有风格,同时保留一定数量的原住民,使原住民文化在旧城中延续,也可避免空间活力、场所感的丧失。这种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图15 广场两侧青砖灰瓦墙一
图16 广场两侧青砖灰瓦墙二
图17 钟鼓楼广场功能分析图注:文中图片除图5引自《乾隆京城全图》外,其余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参考文献:
[1]张锦秋.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传统空间意识和空间美[J].中国园林,2018(1):13-19.
[2]毕雪婷,王静文.北京传统园林的现代整合发展探析[J].中国园林,2014(8):67-71.
[3]冯辽.北京城市中轴线形象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50-58.
[4]袁琳溪.20世纪以来北京与华盛顿城市中轴线空间发展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4:28-44.
[5]刘彦琢,姚欣,曲魁.起点之美:北京市永定门广场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12(1):63-64.
[6]Unified Ground: Union Square - National Mall Competition,Gustafson Guthrie Nichol[EB/OL]. 2015-04-03. http://www.gooood.hk.
[7]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资料中心.加摹乾隆京城全图[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8]穆益文.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今与昔[J].紫禁城,2015(4):51-59.
[9]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R].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02.
[10]张爱莉,杨昌鸣,赵湜.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与再生新途径的探索[J].中外建筑,2013(4):115-11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06;111;139.
[12]王树生.重拾中国城市规划的风景营造传统[J].中国园林,2018(1):28-34.
[13]陈进勇.博古融今: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继承和创新[J].中国园林,2016(12):5-11.
[14]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四合院风貌保护与修缮[M].北京:北京城市规划学会,2011.
[15]卫蓝,张晓妍,刘学婧.浅析北京中轴线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与措施[J].北京规划建设,2015(4):103-108.(编辑/李旻)
作者简介:
杨文玲
1963年生/女/北京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所副所长/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北京 100082)
刘彦琢
1977年生/女/河北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所景观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北京 100082)
刘洋
1979年生/男/山东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所风景园林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北京 100082)
姚欣
1982年生/女/辽宁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所风景园林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北京 100082)
*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