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婚姻与家庭(上)

一出门就变“小木头人”的孩子怎么了

作者:兰心

口 文 | 兰心(家庭治疗师)

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家里有说有笑,一见到外人就变成面无表情、动作僵硬的木头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为什么会变成小木头人

一看到童童,我就想起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童童的每一个动作都很慢,而且非常僵硬,像被绳子拴起来的小木偶一样。

童童妈催促他打招呼,童童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几秒钟的沉默后,童童妈妈突然爆发了:“你看,他就这样!我就搞不明白,他到底怕什么啊?”童童爸爸悄悄地拽了拽妻子的衣角,说:“你别着急,孩子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10岁的童童正在读小学五年级。从3年前开始,他就不敢在课上回答问题,和同学们说话越来越少。现在,他在学校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但是在家里却能说能笑,表现自如。童童爸妈带他辗转各大医院,检查都说没事儿。

童童的脸上毫无表情,可我知道,没有表情绝对不代表没有感受。我蹲在他的椅子旁边,轻声问:“我知道,你一定很想像别的孩子一样说话、玩耍,但是却有很多担心,是吗?”

童童慢慢地把头转向我,还是没什么表情,但眼睛却一眨一眨的。我鼓励他:“别着急,慢慢说!”又过了几秒钟,童童嘴里终于清晰地吐出一个字:“是!”

我赶紧鼓励他:“做得很好!”看见儿子能在外人面前说话了,童童爸妈激动不已,仿佛看见了希望!

害怕变得特殊,他让自己缓慢起来

童童在家里表现自如,和家人有说有笑,一到外人面前就变成了木头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这种回避行为呢?

咨询时,我仔细观察童童和父母互动的方式。童童爸妈的口才很好,经常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只需要孩子回答“是”或“否”,无形中剥夺了童童自我表达的机会。加上童童天生性格内向,父母就更不敢放手,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什么决定都替他来拿。孩子在父母保护的态度中,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产生了偏差,父母越小心,孩子越会觉得外面是危险的。越是这样,对家人和对外人的态度越会形成反差,家里活动自如,出门处处小心。

我对童童爸妈说:“多数时候,孩子和父母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就像跷跷板,父母说得多,孩子就说得少;父母帮忙多,孩子就做得少。时间长了,孩子感觉不到成就感,连一般的日常小事,应付起来都觉得困难,衍生焦虑。又因为缺少应对的方法,焦虑越来越严重……”

我坐在童童旁边,递给他一面镜子,对他说:“你知道自己现在的表情吗?照一照!”童童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没有表情。过了一会儿,我鼓励他:“这和你平时很不一样吧?你照着镜子,能试试让自己的表情放松些吗?试试看!”又过了一会儿,他盯着镜子的眼睛灵活一些,面部表情开始松弛,“小木头人”终于找回了一点点现实的知觉。

我对童童说:“好的!你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放松了!记住放松时,自己的身体是怎么样的。以后感觉紧张时,就想想镜子里的自己,试试放松!”这一次,童童虽然没说话,但很快地点头回应。

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童童在咨询室里的表现越来越自然,他可以用一些短句来表达心情,也能进行正常的对话。有一次,陪着童童画画时,我问他:“当你在别人面前感到紧张时,你心里在想什么?”

童童断断续续地说:“我想,我……看起来会不会很……特殊……一特殊,别人就会……多看我!”

我点点头,又问:“那,你特殊吗?”童童轻轻地摇摇头,说:“我……普通……但就是……害怕!”

童童妈妈着急地问:“为什么孩子会害怕呢?”

我解释道:“通常,一个觉得自己有能力的人,生怕别人发现不了自己的才华,所以不会害怕别人注意自己。相反,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的人,生怕引起别人的关注,因为他们害怕别人揭露他们不好的一面,甚至用来攻击他!”一方面,因为性格内向,童童在交往中会遭受一些挫折和冷遇;另一方面,家长采取过度保护的教育方法,剥夺了孩子处理矛盾的成长机会,进一步降低了孩子的自我评价。所以,孩子害怕特殊,正是这种低自尊和自我评价的反应。

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童童害怕给别人留下特殊的、不好的印象,于是什么都不敢做,和别人交往时变得犹豫、缓慢。一旦这种缓慢的动作被别人发现,父母在焦急的心情下多半会反复催促、横加指责,于是,慢就被强化了,越来越明显,最后变成僵硬的木头人。

童童僵硬的行为虽然得到了改善,全家人却面临着新的成长任务:如何帮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拥有一颗能够适应周围环境的心呢?

建立感受词典,帮助孩子丰富表达

从咨询室离开后,童童的爸妈首先调整了和孩子的互动方式:自己少说,把表达的机会留给童童;把一些选择,比如穿什么衣服、什么时间写作业交给他来决定,把洗袜子等简单的家务活交给他做……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

同时,他们自己也稳定了情绪,不再因为孩子在交往中的特殊表现感到心急,更加接纳孩子。渐渐地,他们惊奇地发现,童童的动作变得快了一些,活动起来更加自如。只是,他仍然不太敢和别人说话,有时候大人想和他聊天,他也只能简短地表达心情。

我告诉童童爸妈:“因为怕出错,孩子经常用最简单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久而久之,他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表达心情、转述事情,都尽可能简化。现在,我们需要帮助他丰富自己的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别人交流。”

我邀请童童爸妈一起加入我们的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感受词典”。我们从杂志上剪下很多不同表情的图片,并对这些图片用情绪命名。

我问童童:“你猜猜,这个人垂着眼角、皱着眉毛,嘴还撇了撇,他有什么感受呢?”童童想了想,说:“他很难过!”“好!”我笑着鼓励童童,说:“除了难过,还有什么可能?”

童童一时回答不出,我请童童爸爸代为回答。童童爸爸试着模仿了一下图片中的表情,说:“可能还有发愁吧!”童童妈妈补充说:“依我看,还有厌恶!”就这样,我们逐一讨论、分享每一张图片代表的感受,引导童童观察人们做不同表情时的身体姿态。慢慢地,童童猜别人的感受越来越准,“感受词典”内的词汇也丰富起来。我布置了家庭作业:全家人尽量用更多的词来表达心情,并且,建立一种奖励机制,每当童童主动表达心情时,都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励。

一个半月后,童童在学校里的表现已经好了很多,但是仍然会有很烦恼的时刻。“我的学习进步了,这次考了第三名。同桌说很羡慕我,我好难受!”再次来到咨询室时,童童吐露心事。

“哎呀,这有什么难受的?你应该高兴才是啊!”童童妈妈忍不住插嘴,童童的表情却依然难过。童童妈妈感到气氛有些尴尬,反问道:“我说的不对吗?”

看来,他们在家里经常用这样的问答方式说话,家长还没有听清楚孩子想表达的内容,就立刻给予孩子回应,甚至否定孩子的感受。我建议童童妈妈说:“你能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回应孩子刚才的话吗?比如,同学的成绩不如你、并流露出羡慕时,你有些不好意思,是吧?”于是,童童妈妈问:“同学夸你,你觉得不自在,是吧?”童童不好意思地笑了:“是!”

我问童童:“你觉得,妈妈怎么回答你的问题更好?”童童说:“第二种!”

我又问童童妈妈:“你觉得第二次回答他时,有什么特别之处?”童童妈妈说:“我先想了想,他会有什么感觉,没想到说对了!”童童的反应,也增加了妈妈改变自己的动力。

其实,家长们如果在回应孩子的日常对话时,先仔细考虑一下孩子为何会这么说,体会孩子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对孩子就是莫大的帮助。家长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种感觉,孩子才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是有价值的,慢慢地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改变对自己“无能”的看法。随后,我又让童童和妈妈之间练习表达与回应。看到他们之间的沟通渐渐好转,我终于可以放心—即使童童遇到新的困难,家长也懂得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圣诞节时,我收到了童童寄来的卡片,上面写道:“兰心老师,前天我在学校跳绳儿没跳好,摔了一跤!可爸爸说,他小时候跳绳也摔过跤!我心里舒服多了。现在,已经能和同学一起玩了……”

“小木头人”能够和同学一起跳绳啦,真棒!

兰心家庭治疗师

 

新媒体

老公回头、儿子孝顺,竟然是因为……

孩子,谢谢你带给我那么多小确幸

老赖父亲身后站起一个良知少年

海蓝博士:夫妻间应该永远只做使彼此靠近的事

瞧这达斡尔一家人,他们的眼睛里从来没有忧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