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景园林;学生商业街;空间感知;SD法;客体指标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1-0096-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10-08
修回日期:2017-11-2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6M59199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7NDJC232YB)、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LY16E080013,LY17E080020)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7YJCZH182)、浙江工业大学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萌芽科学研究基金共同资助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 object variables' an influence on the users' space perception by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based on 8 students' commercial streets surrounding universities in Hangzhou,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treets space. There is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show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object variables on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scale, styles, atmosphere and quality. It includes that, being key elements, the width of road and density of parking facilities have influence on the perception of space-scale. Interface transparency at bottom layer and percentage of greening coverage have influence on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styles. The width of pavements and density of commercial functions have influence on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atmosphere. The density of parking facilities and percentage of interfacial continuities have influence on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quality. There are cross impacts among the object variables and perceptions, and the expected psychological values are not the same one which really plays a rol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ents' commercial street; space perception;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object variable
20世纪末至今,中国大学校园经历了“爆炸式”增长,校园职能由封闭的知识“象牙塔”转向开放的社会综合体。在以被动适应方式逐步融入城镇系统的过程中,校园空间边界与所在城镇要素发生了复杂的重组关系,逐步形成了供大学生日常休闲、交流的商业街。学生商业街[1-2]中各种创意商业得以孕育,学生丰富个性也由此产生。由于处于校园和城镇规划夹缝之间的空白领域,学生商业街的微观设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空间矛盾多、可识别性低。是否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社会化交往需求并高效配置商业资源,进而制定强识别性的街道空间设计导则,将直接影响到大学与所在城镇商业设施共建的品质。因此,在传统规划基础上,学生商业街应聚焦使用主体,解析客体指标与感知量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优化设计提供决策支撑是本研究的根本理念。
区别于传统功能区划,环境行为学偏重对个体行为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研究。众多城市规划学科学者对城镇空间感知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凯文·林奇(1960年)[3]对个人和集体心智图的研究最负盛名,众多学者受其影响在以下方面展开研究:Appleyard(1970年)[4]提出空间、拓化结构型2种空间类型,Francescato等(1973年)对城市意象空间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Golledge(1978年)[5]对使用者主观感知形成过程展开研究,Downs(1973年)[6]对空间感知地图的扭曲度研究。步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引介西方城市空间意象理论,强调感知研究的应用前景,研究重点从整体城镇转向到局部分区中空间意象差异,研究领域从地图类型、要素等扩展为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等。李郇(1993年)[7]、顾朝林等(2001年)[8]、冯健(2005年)[9]、申思等(2008年)[10]对国内城镇空间感知地图及要素做出实证分析。但多数研究囿于城市尺度研究的宏观性,结论仍以城市宏观可读性为主,难以深入和细化且对实践缺乏可操作性。鉴于上述研究的不足,研究尝试聚焦微观,解读空间客体指标与感知的内在关系。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正在逐步发展。徐磊青(2006年)[11]针对公共空间认知和满意度进行了虚拟实验,王德(2011年)[12]对上海城市街道做了感知对比分析,赵渺希(2014年)[13]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空间意向差异做出实证解析。本文借鉴心理学中一种较成熟的评价方法——SD法[14-15],选取学生商业街为研究对象,拟在微观层面验证3个问题:1)获取使用者对学生商业街的感知状况;2)对客体指标和感知量作相关性分析[16];3)依据感知转换临界值探讨街道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1 研究设计1.1 研究样本
按照“异地新建、原地扩(改)建、大学城”等大学校园不同的增长途经,研究选择杭州8所大学为研究范围,选取其周边学生商业街为样本(表1)。
1.2 研究变量
研究定义4类21种主观感知为因变量Q(表2),选取12种客体指标为自变量K(表3)。
1.2.1 客体指标
1)形态类。
( 1 )街道宽度,指道路两侧主体建筑间距离;
(2)街道D/H均值(D为道路红线宽度,H为两侧建筑物平均高度),采用核心地段宽度与高度比值的平均值,预期与围合感有关;
(3)人行道宽度,即人行道总面积/人行道长,预期与安全、活泼性有关;
(4)交叉路口密度,即每100m街道中岔路口数量,预期与开放度相关。
2)功能界面。
(1)店铺密度,指每100m街道中店铺出入口的数量,预期与热闹程度相关;
(2)功能密度,指每100m街道中功能类型数量①,预期与统一性相关;
(3)界面连续度,建筑临街界面总长度与街道双向长度之比;
(4)底层界面透明度,街道中具有视线渗透的界面水平长度占界面沿街总长度比例②,预期与氛围有关;
(5)高层建筑线密度,高度在24m及以上的临街建筑宽度与双向街道长度之比,预期与连续感有关。
3)服务设施。
(1)绿化覆盖率经实地测绘获得,预期与个性相关;
(2)停车设施密度,指每100m街道中能够停放的机动车辆数量,预期与空间品质相关;
(3)座椅长度,指每100m街道中休闲座椅总长度,预期与空间趣味性相关。
1.2.2 感知指标
研究筛选空间形态、风格、氛围、品质4维度21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为感知指标,评价等级为7级,正、反意义方向上使用“非常”“较”“有些”和“中等”区分,赋值为-3,-2,-1,0,1,2,3。
1.3 方法程序
1)获取感知数据。
(1)图像采集。选择天气晴好的白天,调研员采用循线法对每条街道拍照并选定12张照片。
(2)预测试。将图片彩色打印装订成A3图册,结合问卷对12名被测试者进行预测试。问卷分3个部分:a.语义差别量表说明;b.被测者信息(性别、职业等);c.感知评价题项。
(3)感知测试。总计发放问卷638份,回收有效问卷611份,有效率为95.7%,其中,对238名建筑规划专业学生测试,回收有效问卷228份;对顾客(非建筑专业在校生)、原住民等发放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过程含:a.发放图册和问卷,被测试者读图15min;b.填写问卷15min;c.收回问卷。
2)获取客体指标。4名调查员于2016年1月16、23日展开实地测量,于2016年6月26日(周日)对店铺功能密度、底层界面透明度进行数据补充核查,绘制街道平面图(图1)。
3)相关性分析。将感知和客体指标输Excel软件,取感知量均值描绘感知曲线,利用SPSS软件回归分析、散点图等分析变量间相关性。
1图1 8条街道总平面及底层商铺空间特征
图2 8条街道空间感知曲线2 数据分析2.1 总体感知
从感知曲线(图2 )可知,使用者对街道形态感知差距较小,对风格、氛围感知差距较大:从空间热闹程度分析,留漫巷最为安静,明德路街道最为热闹;从空间特色对比,青芝坞街道明显优于其他街道,而望月商业街是没有明显突出特点的街道。
2.2 分析结果
研究将客体指标和感知量分别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相关系数表(表4),可发现4点规律。
1)“形态”与客体指标存在8对相关,其中5对显著相关,说明客体指标对形态影响非常大;“品质”与客体指标存在9对相关,有6对较显著相关,说明客体指标对品质影响比较大;“氛围”与客体指标存在7对相关,有6对较显著相关,客体指标对于色彩有一定影响;“风格”与客体指标呈7对相关,其中3对显著相关,说明客体指标对风格影响较小。
2)绿化覆盖率和停车设施密度是对感知量影响最多的2项客体指标,前者与6项相关,后者与9项相关;街道宽度与4项相关;功能密度和界面连续度分别与3项相关;高层建筑线密度与2项相关
3)“安静-喧闹”和“单调-活泼”与任何客体指标均无相关。
4)与客体指标预期相关的感知量和实际结果不完全一致。“凌乱-整齐”预期与商铺密度、功能密度和透明度等有联系,但实际仅与绿化覆盖率相关。
2.3 临界值分析
仅依靠相关性分析,我们并不能知道感知量临界点,即在某一特定感知下客观指标应达到的具体取值。研究将相关性较强且有一定解释意义的客体指标和感知量进行散点图分析(图3),可得到特定感知量级对应的客观指标值,这些数值可为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2.3.1 空间形态
1 )街道宽度与空间形态、围合感呈显著相关,当街道宽度为1 8.9 m时达到临界值(图3-1)。多数样本-0.8~0.8,对应宽度11.6~26.2m,说明这一区间适合学生商业活动发生。当街道宽度为14.2m时达到临界值(图3-3)。美院佚名街街道宽度为13.5m,但此项得分低于拟合线走向(分值为-0.22)。结合实地调研,由于该街道西侧有近150m的实墙面,没有商业店面,因此街道给人感觉“较”封闭。
2)当停车设施密度为34.3辆/100m时达到临界值(图3-4)。研究发现,美院匿名街和留漫巷2条街道宽度较小,采用路边停车进一步减少了实效宽度。当停车设施密度为7.5辆/100m时达到临界值(图3-5),弗雷德广场和下沙高沙2条街道宽度较大,前者包括地下、地面2种停车方式且设置步道杜绝了路边停车,街面“较”开敞,后者在都尚购物中心设有地下停车库,对空间围合感影响不大。
3)研究还发现高层建筑线密度与表示空间围合感的“封闭-开敞”存在正相关性(图3-6),但并没有发现核心地段D/H均值、交叉口密度对空间形态、围合感有影响。2.3.2 空间风格
1)底层界面透明度与空间整体性呈正相关,当其达54.1%时达到临界值(图3-7)。在此题项得分最高的是留漫巷,其店铺统一规划建造,开间集中在3.85~4.35m,超过95%店铺采用整面透明落地玻璃窗+双扇玻璃地弹门的立面组合,各店铺门头上方的广告牌高度统一约为1.0m,形成风格一致的立面,强化了空间连续性;而得分最低的舟山东路商业街,各店铺自发建造,开间尺寸不一(2.8~5.7m),底层出入口数量、宽度差异较大,立面装饰材料包括面砖、水泥抹灰、玻璃、金属板等多种,形成混合立面的,空间连续性弱。
2)绿化覆盖率与空间整洁度、秩序性呈正相关。当其为20.2%时达到临界值(图3-8),当其为27.8%时达到临界值(图3-9)。青芝坞道路两侧、临街建筑周边种植了各类常绿、落叶乔木及灌木,绿化覆盖率达到45.92%,多层次绿化遮蔽了许多消极元素,空间显得更为整齐。相反,明德路商业街绿化覆盖率不足5%,没有一棵行道树,整条街面一眼就能看穿,一览无余的空间将会使人产生杂乱感。
2.3.3 空间氛围
1)人行道宽度与空间性格呈正相关,当人行道宽度为3.04m时达到临界值(图3-10)。多数样本集中在-0.6~0.6,即人行道宽度为0.64~5.44m。美院佚名街道中人行道宽度最小,平均宽度为1.58m,局部路段尚未设置人行道且路面高差不均匀,给人以破旧传统的感知;佛雷德广场街道中人行道宽度达6.55m,遵循功能区划设计,路缘区、设施区、通行区、建筑临街区等分区清晰有序,给人感觉简洁明快。
2)功能密度与空间色彩呈负相关,当每100m街道中有1.85种功能类型时达到临界值,即商业功能类型越多,给人的感觉越“艳丽”,反之则越“淡雅”。青芝坞商业街此项得分最高(1.49),该街道自2010年,临街店铺逐步转为特色餐饮、住宿、咖啡等功能,取缔了原有外卖、日用、电子等功能,建筑外立面(白墙、灰瓦、石板路等)进行统一控制,凸显街道淡雅色彩特征;明德路商业街得分最低(-0.67),街道毗邻杨家墩村和滨江高教园区边缘地带,商业功能含街头外卖、服饰、电子、文印、康体美容、日用品、银行、办公等12种,各类店铺装修风格(配色种类、灯光亮化方式等)更多样化,给人层出不穷的视觉冲击效果。
2.3.4 空间品质
1)界面连续度与空间趣味性呈负相关,当界面连续度为0.68时达到临界值(图3-11)。下沙高沙商业街界面连续度指标最高(0.74),尽管其断面经过精心设计,给使用者以“宽阔、开敞”的感觉,但因其过平直、缺乏变化,造成了乏味单一的感觉;而美院佚名商业街指标最低(0.36),则由于有多处交叉路口而形成多变的建筑临街立面且富有趣味。
2)停车设施密度与空间统一性呈正相关,停车设施密度为31.0个/100m时达到临界值(图3-12)。明德路商业街中将非机动车区域设置在街道东侧店铺廊道下方,北侧临河边人行道上停满了机动车辆,让人感觉街道秩序混乱,空间缺乏秩序。
3)研究并未发现座椅长度与感知量间存在相关的证据,笔者分析,由于多数研究样本没有设置休闲座椅,仅佛雷德广场中有少量座椅,非连续性数据未能与感知量形成线性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使用者感知与客体指标临界值分析,本文可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由于道路宽度是影响学生商业街形态感知的核心要素,建议学生商业街的街段宽度宜为12.0~28.0m,适当增加临街商铺后退红线距离(1.0~2.5m),以满足游客驻足、观望等活动需求为宜。图3 空间客体特征对心理感知的散点分布2)底层界面透明度影响界面连续性。研究发现,当街道底层界面透明度高于54.1%时,空间给人连续的感觉。这一数据略低于国外有关规定:美国亚历山大市规定底层商业零售功能的门洞开口率应在70%以上,而公寓、办公等建筑的门厅不应低于60.0%,洛杉矶市要求底层商业的最少门洞开口率是75%。笔者分析,这是由于我国学生商业街店铺的装修风格与城市普通商业店铺更为朴素,通透性的立面材料运用较少的原因。
3)功能密度有助于学生商业街个性氛围的塑造。扬·盖尔等研究认为每100m拥有15~25个商业单元或出入口的街段是最有活力的,本次调查证明每100m街道中有16.67家店铺时达到“单一-多样”临界值,两者结果基本相符(前者针对欧洲老城区,样本中罕见大体量商铺,与国内学生商业街类似)。因此建议:宜将餐饮、外卖等商铺设置在街道端部、交叉路口等地段,可有效促进驻足、消费和交流等活动发生;将服饰、电子、文印、娱乐等店铺设置于中间地段,住宿、日用品、办公等可穿插于僻静处。
4)适宜的人行道宽度有助于空间亲切感的塑造。适度紧凑的人行道宽度有利于行人近距离捕获店铺底部界面的丰富细部,有利于营造亲切消费场景。结合考虑学生商业街临街区宽度的设定需考虑高峰时段步行流量激增带来的人行道宽度不足的问题,建议人行道最小宽度宜为1.5~2.5m,最大宽度不得超过6.0m,以保障使用者对临近区感知的边界效应。
5)较高绿化覆盖率能使学生商业街空间更加整齐。建议结合库伦(1961年)提出的串行愿景理念,设计步行视线中的系列画面:宜在店铺前出入通道和人行道之间设置间断式低矮常绿灌木;在街道主要交叉口处设置树阵、树下花池等绿体空间,作为线性空间的视觉景观节点。
6)适当的停车设施密度令学生商业街空间更有序。因此,应控制停车位与道路交叉口及人行道之间距离:建议控制与道路交叉口距离为3.5~5.0m;与人行道上游控制在3.5m,下游距离控制在2.5m;设置可移动式绿篱装饰路边临时停车区,如每5个停车位间设置0.8~1.0m宽绿篱,以减弱连绵机动车位所带来的拥堵感。
本文采用SD法捕捉使用者对学生商业街的理解并与客体指标做出相关性分析,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正反意义形容词对的纬度划分及词对的筛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分析走向;其次,行为主体主观感知十分复杂,研究中的测试调查是一个小样本量尝试,不足以阐明学生商业街所有空间特征。在今后研究中,将探索空间和功能2类因素联合作用下对主体感知及行为的影响机理,总结学生商业街消费行为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注释:
① 街道商铺功能含:食品、餐饮、街头外卖、服饰、电子、文印、娱乐、康体美容、住宿、日用品、药品、银行、办公13种。
②参考陈泳等学者做法,研究将通透度分为:完全打开的店面(1类);视线可以直接看到室内通透玻璃橱窗(2类);广告式玻璃橱窗(3类);不透实墙(4类)(含不透明平面广告),设定底层界面透明度=(1类界面长度×1.25+2类界面长度+3类界面长度×0.75)/建筑界面沿街总长度。
参考文献:
[1] 陈煊,魏小春.高校外周边地区“学生街”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大学周边“学生街”为例[J].建筑学报,2006(10):72-75.
[2] 张郁.日本学生街介绍及启发:兼议国内高校学生街的现状和发展[J].规划师,2002(10):28-34.
[3]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Hart R A, Moore G T.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 A review[C]//Downs R M, Stea D.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g and Spatial Behavior. Chicago: Aldine, 1973: 246-288.
[5] Stimson R J, Golledge R G. Spatial behavior: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7: 112.
[6] Downs R S.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g and Spatial Behavior[M]. Chicago: Aldine, 1973.
[7] 李郁,许学强.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3(9):27-35.
[8]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1):64-74.
[9] 冯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5(4):142-154.
[10] 申思,薛露露,刘瑜.基于手绘草图的北京居民认知地图变形及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6):625-634.
[11] 徐磊青.广场的空间认知与满意度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81-185.
[12] 王德,张昀.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10001006.
[13] 赵渺希,钟烨,王世福,等.不同利益群体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以广州恩宁路为例[J].人文地理,2014(1):72-79.
[14]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6:SD法[J].中国 园林,2004(10):54-58.
[15] 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理论篇)[J].中国园林,2008(10):82-87.
[16] 于冰沁,谢长坤,杨硕冰,等.上海城市社区公园居民游憩感知满意度与重要性的对应分析[J].中国园林,2014(9):75-78.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王宇洁
1977年生/女/陕西宝鸡人/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筑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与文化创意设计(绍兴 312030)
仲利强
1977年生/男/河北邢台人/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感知与行为视域下的地域、乡土人居环境设计(杭州 310014)
刘灵芝
1974年生/女/浙江舟山人/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人体工学感知设计(杭州 310014)
张超
1978年生/男/浙江台州人/硕士/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规划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城镇可持续设计(杭州 310023)
贺文敏
1978年生/女/陕西蓝田人/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杭州 3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