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信息化

厨房之后的智能化

作者:文 | 本刊记者 邢帆
一场发生在厨房之后的,以垃圾为主要对象的智能化进程蔚然兴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方面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餐厨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随之攀升。餐厨废弃物具有高水分、高盐份、高油脂等特点,不易焚烧填埋。一方面未经消毒的餐厨废弃物流向生猪养殖业,废弃油脂存在经非法提炼“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食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存在着“产业化死结”,毫无环保防护措施的私人垃圾清运、向地下排污系统直接倾倒等行为时有发生,对空气、水和城市基础管网造成污染。

因此,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直受到来自各界的广泛关注。餐厨废弃物的安全回收以及合理处置关涉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从民生角度和经济效益上来看,餐厨废弃物实行集中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可以杜绝对环境的污染,控制食品隐患源头,促使餐厨废弃物成为“城市矿产”,为现代社会文明创造“绿色能源”。

于是一场发生在厨房之后的,以垃圾为主要对象的智能化进程蔚然兴起。

随着环保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升,更多技术、资金融入其中,国内智能化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开展迅猛。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城市都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要求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必须将日常的餐厨废弃物交由指定单位进行收运,对不执行的单位予以相应处罚。一系列智能化的监管平台纷纷上线。

2015年慈溪市重点建设餐厨垃圾处理BOT项目,项目主要包括餐厨垃圾监管体系、专业收运体系和处理体系,实现生活类综合垃圾的减量化,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其中,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智能监管平台即餐厨垃圾监管体系,是慈溪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全程且至关重要的一环。

环节之一是根据餐厨垃圾物的特性,在餐厨垃圾处置监管过程中,通过反应罐内液位、温度等参数控制,调节搅拌机转速和进料频次。通过中控系统对发酵罐的进出料、搅拌频率、压力、温度、浮渣厚度等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监控,保证厌氧消化过程的持续和稳定。此外,通过对餐厨垃圾处置不同环节的实时监控,对处置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记录并报警。例如:餐厨单位的实际产生量与申报量出现较大偏差、垃圾收集车未按照指定路线执行收集垃圾任务、未按照日产日清原则收集餐厨垃圾时,系统都会自动报警。

据介绍,该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智能监管平台主要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计量、处理、排放各环节进行在线监管,实时监控餐厨垃圾的源头产生量、运输线路、处理量、产物量等数据,对餐厨垃圾的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实时报警,实现了餐厨垃圾产生源头至处置终端全过程多角度监管。截止2017年底慈溪日均处理餐厨垃圾近70吨,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榨取”有用资源80%以上。

目前从各地上线的项目运转情况来看,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的几大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餐厨垃圾收集监管系统、运输监管系统、过磅监管系统、餐厨垃圾处置监管系统、餐厨垃圾处置产物监管系统、餐厨垃圾预警平台系统、餐厨垃圾统计分析系统等,结合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在应用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厦门市餐厨废弃物收运监管与处置信息化平台于2017年正式上线。平台立足于厦门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基于物联网架构,综合运用RFID、车载称重、传感器、GIS、GPS及数据库技术,实现对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量的实时在线监管,同时对收运过程的监管包括是否按时收运、是否按照收运路线工作、收运过程是否规范等,实现餐厨垃圾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无缝融合,有效提高餐厨垃圾全程监管的效率。项目自启动以来,厦门市市容环卫处及各区环卫积极配合,项目建设得到较好保障。平台平稳使用,平台上能直观展现出各区餐厨垃圾收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方便协调调配,实现了对各区餐厨垃圾收运的实时监管。例如海沧区率先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工作,其后各区按计划逐步跟进,共建立 35条餐厨垃圾收运绕路,对 686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展开收运工作。

当然,餐厨废弃物收运监管与处置信息化平台的智能化不止垃圾的处理过程,还包括对餐厨垃圾的相关信息进行独立查询统计或联合查询统计,提供对统计报表的导出、打印等相关功能。例如车载清运数据等,通过GPRS上传到监控中心;设施称重数据、设施其他数据等通过ADSL、4G上传到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能够随时访问系统平台等。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对于餐厨垃圾处理越来越重视。据中国固废网统计,截止至2017年11月,我国有12个省和直辖市、101个地级市及6个区县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监管部门将餐厨垃圾利用智能化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餐厨垃圾的安全处理以及资源利用。不过,由于行业整体发展阶段尚处于初期,不同城市对餐厨垃圾的管理水平相差甚多。各地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平台,技术方也应加强合作破除技术瓶颈,降低投资运行成本,让应用在实际使用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数字孪生技术或助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气象信息化工作应重视实用价值的体现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变革趋势

云上制造业,不缺点金术

“太仓论坛”助推智能制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