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西门子的绝佳投资地。”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西门子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外溢效应予以高度关注。日前,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克泽尔在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且稳定,中国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中国在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领域让西门子等企业看到了巨大机遇。
据悉,2017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业收入为72亿欧元,拥有员工超过3.2万人。目前中国已成为西门子在海外的第二大营收来源国。
同耕全球大市场
西门子与中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72年,在鲜有外企入华的当时,西门子向中国成功出口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并在19世纪末交付了中国第一台蒸汽发电机以及第一辆有轨电车。正是得力于“试水中国”的成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1985年,西门子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成为第一家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并肩前行,友好合作源远流长。
近10年来,国际电力EPC(工程总承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电力领域的传统强队转向高端领域,新晋劲旅则侧重差异化。除了不断寻求先进高效的技术,电力EPC企业在海外还需要加快沟通响应速度,适应当地经济环境与法律法规以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西门子是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整个电力矩阵的企业。这两年,伴随国内电力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业务布局,西门子作为“队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悉,西门子携手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白俄罗斯第二大电站别列佐夫电站提供了SGT5-4000F级联合循环机组。电站不仅赢得了中国建设工程(境外工程)鲁班奖、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荣誉,也获得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高度肯定。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与西门子已密切合作多年,深感西门子产品与服务的可靠,这次项目的成功便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输电领域,在巴基斯坦的一个联合循环电厂项目中,西门子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为业主提供500kV升压站设计和设备供货,以及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和超过200面低压开关柜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不仅大大增强了各组件之间的兼容性,也提高了项目执行效率。
当国际石油价格如过山车般波动时,中国企业正加速国际化,将先进的开采、输送和转换技术带到原料所在国。面对国际成熟工程公司的竞争,中国EPC企业需要不断提出创新方案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由于油气与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复杂度,项目通常面临详细且强制性的认证和规范的要求。为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业主有时也会提出项目部分产品本地化生产的要求。西门子足迹遍布全球,不仅能提供覆盖上、中、下游的创新产品,从投标到后期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还熟悉当地的行业标准与法律法规,并能通过全球网络帮助EPC企业满足业主的本地化生产要求。
在矿山方面,在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最大铜矿项目——刚果(金)科卢韦齐的中铁资源华刚矿业项目中,西门子为采矿、选矿等工艺段提供了控制系统和超过200台变频器设备。此外,西门子还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保证了项目交付后稳定、高效的运行。中铁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化服务是EPC企业关注的焦点,而在工程竣工后提供后续服务正是西门子的优势所在。
“对于海外EPC业务,矿山与工业领域的中国企业仍处在摸索阶段,我们可以帮助它们尽快与国际接轨。” 西门子中国矿山行业总经理徐凯表示,“我们也愿与EPC企业互相学习、一同成长。”
此外,西门子在中国本地生产的产品也能帮助EPC企业在性价比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在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合作的哈萨克斯坦BBS管线Bozoy首站项目中,西门子更是提供了业内从未在管线项目中使用过的STC-SV(08-8B)离心式压缩机组。这一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压缩机运行效率。在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合作的马来西亚炼油和石化一体化项目中,除了提供压缩机设备,西门子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也让客户受益颇多。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要用质量与效率两条腿走路,而西门子的技术与服务是良好合作的基石。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16年,中国企业已经在60个国家签订了约4000份EPC合同。然而,中国的EPC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需要满足国际项目管理的标准、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克服语言障碍以及项目融资等。恰恰西门子拥有遍及全球的业务网络以及在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领域独一无二的业务组合,可以为中国的EPC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譬如提供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和智能基础设施,或通过提供产权投资、贷款、出口信贷和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中国的EPC企业降低风险并为项目提供融资服务。”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CEO凯飒补充道,“此外,西门子在全球各地开展本地创新同样也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业务的中国企业提供创新支持。”
打好共赢好牌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西门子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据悉,西门子作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多年来,一直为本土员工提供培训项目。2011年,西门子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一份教育合作备忘录,承诺为中国的大专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工程专业人才培训。截止到2015年底,西门子在中国教育领域投入的资金、设备和软件总价值达到7.11亿元人民币。2016年,西门子续签了教育合作备忘录,承诺在中德两国友好合作的框架下,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作为对西门子在教育推广等各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认可,西门子公司2016年被授予“CSR中国教育奖”可持续发展奖。这一奖项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唯一的奖项。对此,凯飒十分骄傲和自豪。
在本地创造价值还体现在帮助实现其环保目标。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凯飒表示,西门子将协助中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16年,西门子的环保业务组合帮助客户和业务伙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1亿吨,这相当于德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同时,为本地创造价值也意味着公司自身减少碳足迹。“西门子是全球第一个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大型工业企业。”凯飒补充道。
与此同时,中国已然成为西门子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集团的众多基础研究都由中国团队完成。西门子与中国多个地方政府、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2017年下半年,西门子中国公司将主导自主机器人的研发工作。沿着这一战略方向,西门子宣布与清华大学在北京建立先进工业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在机器人研发方面,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采德里克·奈克表示集团致力于寻找在这一领域拥有最多知识以及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地方,并选择到中国来开展研发工作及其他业务。记者从西门子集团了解到,目前,西门子在中国拥有20个研发中心,超过4500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立足中国开展研发,并服务于中国和全世界,这正是我们对中国自主创新的贡献所在。”凯飒说。
此外,作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西门子一直致力于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通过技术推广、教育推广和社会发展项目,为社会作出积极而持续的贡献。成立于2012年的西门子员工志愿者协会已在全国17个城市开展志愿服务,惠及数万民众。
凯飒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了解跨国企业在经济振兴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但跨国企业也必须懂得,中国需要可靠的、拥有长远的大局观并勇于面对挑战的合作伙伴。西门子正是这样的合作伙伴。”
修己惠人 笃行致远
诚然,西门子是少数几家能够有幸见证改革开放全部历程的跨国公司之一。改革开放不仅对西门子、对中国,更是对整个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硕果累累、激情澎湃的四十年,事实上也是西门子(中国)实现光荣与梦想的四十年。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曾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环境对跨国公司来讲总体变得越来越好,总体透明度在提高,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他也希望未来西门子(中国)能够与中国企业在更加平等的环境下竞争。
奈克表示,技术的进步、教育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创新的发展,引领我们进入工业4.0时代,西门子已经看到中国为世界技术发展作出的贡献,这也是西门子与中国在过去多年合作中最为紧密的领域。奈克认为,与美国和欧洲市场相比,中国拥有强大的能力加速创新。“区别在于市场规模和创新意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愿意融入其中。”同时,奈克还表示,“我非常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令人振奋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是完全开放的。我们已经参与其中,并期待更深入的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明确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对此,凯飒颇有感触,他表示,这一恰如其分的表述来得正合时宜,因为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总有人试图对自由贸易关起大门。“他们以为如此一来便可保护本国产业,防止国民失业,但历史证明并非如此。贸易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摆脱贫困,帮助全世界无数人民改善生活。纵观历史,但凡那些鼓励知识、商品、服务自由交换的国家都繁荣昌盛。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
凯飒强调,只有打开贸易的大门,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移民潮、全球化以及数字化带来的全球挑战。
那么,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企业如何在其中有所作为呢?凯飒的回答是,“这需要我们以负责、相互尊重、可持续的方式为本土创造价值,通过投资本土制造业、从本土供应商采购产品和服务、提升本土创新能力,最终推动本土产业的转型升级。”
凯飒认为,每一家外资企业都可以贡献一己之力,以负责、尊重和可持续的方式在本地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全球经济更可持续和更加包容,也许这将有助于全球各地贸易的大门持续敞开。
并肩前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1985年,西门子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成为第一家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并肩前行,友好合作源远流长。摄影/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