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三联生活周刊

施建农 :630万超常儿童的“正常”教育

曾担任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的施建农,从1985年开始研究“神童”群体——不过这并不是学界的叫法。在欧美,这一群孩子被称作“天才儿童”,在日本被称作“英才”,在中国港澳台地区被形容为“资优”。在大陆,他们是“超常儿童”,即超出常态儿童的儿童。

当然,超常儿童是少数,在我国18岁以下的人口数量中只占2.25%。但施建农做了一道简单的数学运算:2.8亿儿童中的2.25%,足足有630万人。用他的话来讲,“这比整个新加坡人员都多”。

从群体角度来讲,这630万名孩子是巨大的人才富矿。施建农时常设想,如果他们中每一个人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未来社会将会多出多少创新人才,对于国家的“高精尖”发展将会多么有利——但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

在现实生活中,从个体角度来看,很多超常儿童因为飞速掌握了普通班级的教学内容,经常被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妨碍班级秩序”甚至“多动,该看病”。施建农自己就在3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生涯中遇见过许多这样的案例。有的家长让痴迷于汽车且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吃了大半年的药,可是孩子其实没有“病”,其对汽车文化的了如指掌也折射出他异于常人的记忆力与理解力。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花太多时间在改造坦克模型与玩具枪上,就没收全部的玩具,可施建农在和其孩子的交流中却发现,改造坦克模型需要对物理、数学以及英语的超常掌握……这些超常儿童不佳的成绩与表现,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被“因材施教”,没有得到面向并适配于超常儿童的“正常”教育。

那么这样的教育如何具体实行?且听施建农一一道来。

施建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何为超常儿童 ?

大量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心理品质在人群中都呈正态分布。中间的人特别多,两端的人特别少。这里我们要引入“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两个数学概念,而超常儿童就是比平均水平高出两个标准差的儿童。以智商为例,100分为正常水平,标准差15分,那智商大于等于130分的即为超常儿童。当然不仅限于智商这一方面,音乐、美术、舞蹈或者其他才能上的超常表现也算……

为什么要研究超常儿童?

一个是要防止他们超出常人的能力与才智用在不当的地方,对自己与社会造成危害;其次是要他们拥有幸福的人生,成为真正的自己;最后,要让他们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为什么体育对于超常儿童也格外重要?

人从本质上来讲是动物。0岁到18岁是对生命体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时期,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运动、营养。超常儿童实验班的体育课甚至可以是普通班级的两倍。

扫一扫二维码听施建农从研究者的角度为你讲述超常儿童。

 

天下

中国投资者,如何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

消费·理财

好消息·坏消息

声音

数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