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是亚洲文明古国之一,福建、广东特别是潮汕民众很早就与泰国民众共同开发、生活在这块古老的土地。
大城王朝1129年(佛历2310年、公元1767年),缅甸军队攻陷大城,泰国陷入危亡时刻,来自广东潮州澄海县的华侨后裔郑信(泰国名郑旦),聚集不甘家破人亡、沦为奴隶的泰、中两国民众,突破缅甸军队的围攻,在春武里城集结兵力,沿湄南河北上,打败固守大城的缅军,拯救泰国,成了民族英雄。大城王皇朝1130年,郑信登上暹罗国王的宝座,建立吞武里皇朝。据说,郑信大帝优待家乡民众,鼓励潮州民众驾驶红头船,闽南民众驾驶青头船到泰国谋生。郑信后为部将所杀,终年48岁。后人尊为泰皇五大帝之首。
历史上,潮汕民众到泰国谋生较多,祖籍广东的泰国华侨占华侨总数约八成。华侨通信通汇的需求催生了水客和更专门的侨批业。泰国政府较早对侨批业进行管理。以前各侨批局收揽的侨批必须装成总包,交给地址在曼谷石龙军路的第二邮政电报局,按重量计算邮费,每铢(15克)邮资2抑。以后总包不再称重计费,而要求逐件计数或逐封粘贴邮票,加重了侨批、最终是寄信者的负担。曼谷王朝126年4月1日(1907年4月1日),暹罗邮政部门设立第八邮局,专门负责进出境邮件。
1929年,泰国邮政局印制发行15士丹邮票的邮资信封供银信局使用,该邮资信封印有泰皇拉玛八世头像。当时,泰国邮政局颁布指令规定:
1、从佛历2473年(1929年)12月15日开始,批馆寄出的中国银信和在暹罗的中国人要想通过邮政将‘总包’寄往中国的,应使用15士丹的邮资信封。其他信封也可以使用,但必须贴上应付金额的邮票。
2、邮政部门必须在每个信封上加盖邮戳。如果发送人想要像以前一样,弄成包裹并寄往在中国的代理,也是允许的,但必须在邮政人员的指引下完成。
3、邮政部门在每个总包上按照下面的例子为例,该用于贴在总包上面的贴片,注明或解释总包内含中国银信,且邮资已付。
4、对于从地方城镇送往位于曼谷的批馆,再转往中国的银信,如果是使用邮资信封或其它已付邮资的信封,再需再另行收费,如寄信人需要自带往曼谷交给代理人,数量一封与多封数量一样,必须将全部之信件合装于总包,然后将弄成之包裹向当地邮局付上6士丹之自带总包贴条,便可合法自带往曼谷交给所需的代理人……
1929年12月15日,在该邮资封发行当天,泰国邮政局再次颁发旨在介绍推荐使用该封的指令。1930年2月3日发布内容相近的指令:“没有使用邮资信封的银信,不能总包寄往中国;装在普通信封可单独寄送,但必须……”还发行适宜泰国境内通用的5士丹邮资封,有人加贴邮资寄往中国。
当时信封用“甘蔗纸”印制,很招蛀虫,目前品相完好的不多。漳州地区侨批进出口邮路有二个节点,其一为厦门,其一为汕头。因诏安、云霄、东山靠近潮汕,华侨出入国门多从汕头上下船,所以这些地域的侨批中转从汕头就顺理成章。现在见到的泰国寄往漳州地区,使用15士丹邮资封的侨批,主要从汕头入国门。
闽南人到泰国谋生人数并不多。从张公量《关于闽南侨汇》中摘录几组数据略见一斑:从厦门海关出境人士,28年至新加坡22129人,到泰国64人;29年至新加坡44128人,到泰国583人……尽管如此,漳州乡贤郭有品及其哲嗣不捐细流,仍在泰国建立分局,请当地有相当资产、良好信用、固定地点、粗通文墨开店做生意的老乡、准老乡挂个招牌,代理天一局侨批业务。把它纳入苦心经营创立的国际银信邮递、汇兑网络。这是“烦至禾山围里社交 外付华银四元 陈金狮书柬” 的一组二封侨批,封背盖一八角弯腰三格戳:暹局 丙寅二月 廿四 日发 。一厦门中英文三格无日期落地戳;下部盖一红色圆戳:郭有品 天一局 理信专分大银无取酒资住厦门水仙宫。这是1926年4月15日从泰国发来的。可惜落地戳无日期,不能考证它走了几天。另一封1927年11月3日从同局寄来,在封背几乎相同的右中下部盖依次盖相同的天一局信用戳,却刚好颜色相左,互为映衬,甚是有趣。
从这两封侨批可约略看到天一局一部分工作流程:在原寄发处编一帮号,到厦门后为送批款方便,按送达地点再编另一帮号,回批逆向编帮号送达海外。
同一批侨批中,有一封挺有趣。1928年由“暹罗广崇泰批郊(无框竖形红色章)”转“厦大史巷禾建德批郊专理各埠……(无框竖式三排多文字章)”。说它有趣,因为要向邮局挂号登记方准经营民信侨批,邮局办事人员嫌“批” 字“土气” ,是本地话,不少批局都改成“较为雅训” 的“银信”;连堂堂的天一批郊、天一批馆也改成“天一银信汇兑总局”。同一批封,海内外批局同样用“批郊” ,“ 互为映衬” ,岂不美哉!
这件侨批也有话头。封面(左图一)“诏邑仕江乡大祠堂后交 沈印慈亲大人收展 附光洋二元 暹儿玉池缄”,封面局制格式化,地址、收信人、托寄款项品种、寄信人姓名现填,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信内套话也是格式化印制:“兹附万德盛带去光洋二元至时检收候有厚利入手自当多寄不用远念叨蒙神天庇佑家中老少定获平安顺便回音来知”。折叠以后成为信笺,空白处和背面还可由意犹未尽者书写。其实,寄信者就是不写一字,不待一言,收信人也会请教书先生把印就文字认认真真读上几遍,而后郑重其事珍而藏之。本侨批由泰国潮汕帮万德盛转“诏邑天宫前许广源发银” 。落款时间“丁六月廿五日” ,对照所寄为“光洋” ,本侨批应为丁卯年即公元1928年。这印制格式化信笺(左图二),该是泰国侨批局印制时间较早的侨批信简吧。
(来源/ 福建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