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人物

世界的美意

起风时叶子哗哗作响,夏日蝉鸣如在耳边,那里是家

-1-

冯驌迷恋绿植。他在家的时间除了睡觉,就是倒腾家里随处可见的绿植。

他把采光最好的位置留给了2.15米长的大花池,火烧面麻石的外壳包裹着绿泱泱的植物——水竹、垂叶榕、枫树、虎尾兰、鸡蛋花……冯驌没有刻意搭配植物品种,只盼着植物疯长。花池在朝西的窗前,午后阳光猛烈,娇贵的植物养不活,留下的植物都很皮实。为了保持湿度和通风,一台小风扇和加湿器在花池前昼夜工作。

在刚睡醒的清晨或下班回家的晚上,冯驌有时会站在花池边上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哪株植物耷拉叶子,叶尖焦了,颜色变淡,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作为创业者、家居生活平台“好好住”的创始人,这是属于他的放空时间。

墙顶上挂着吊兰,边柜摆满盆栽,沙发旁是两棵千年木,还有盆栽被见缝插针地摆在了冰箱顶上、餐车边上、楼梯转角、洗手台边、卧室窗边。在这个改造后才有100平方米的loft里,27种植物无秩序地茂盛着。

今年2月,向往热带生态景观的冯驌勤俭持家2个月才买下了一个巨大玩具—全封闭的热带植物缸。在这个光照充足、可以造雾、定时喷淋的透明玻璃缸里,石头、枯木、藤蔓和其他各种植物交缠在一起,郁郁葱葱,像是真的偷来一片热带。

冯驌去年才搬进这个家。这是他大学毕业10年来的第10次搬家,前9次都是租的房。每次租房,冯驌都会进行改造。他给一个30平方米的小开间换过马桶,旧马桶脏得令他恶心,他自己掏钱换了个新的,“才200块钱,我以前以为很贵。”对出租屋改动最大的一次是七八年前在奥运村旁租的一室一厅。他把墙重刷了一遍,所有窗帘都扒下来换成自己的,厕所里的镜架、台面换新的,房子里所有的灯全部换掉,惨白色的塑料吸顶灯换成吊灯。就连门把手,他都自己跑建材城买了新的。房东被他这番改造震住了,同意冯驌提出的把涡轮洗衣机换成滚筒洗衣机的要求。两年后,这个被打理得极好的房子要转租,消息发出第二天就被租走了。

花池内外结构示意图刚毕业工作时,同事听说他租房还带改造,觉得他“有病”,“这是房东的房子,你干嘛要这样?”对穿衣吃饭都不太讲究的冯驌唯独对住房有自己的追求,“那个时候(国内家居意识)的贫瘠更在于大家自暴自弃,就是说我没有买房子,租房子我就凑合。好多人就觉得我租个房子,我把它改一改,便宜了房东,那根本不是便宜了房东,你不觉得那个东西你凑合住,住到又脏又恶心的,其实是难为自己吗?”

越来越多租房的人愿意在家居上投入更多,他们会根据房子的不同情况去改造和修缮它—这正是目前中国年轻人对于居住的新概念。一位住在北京五环边的新农村改造房的租户,在铺满大块白瓷砖的厨房里搭了一个田园风的灶台—两条板凳上搁着一块浅色木板,墙边吊着一根可以收纳、挂东西的树枝,灶台边随意地裸露着灰色水表和斑驳掉漆的铁质水管,朴素、趣致,同时也美。

对冯驌来说,他喜欢待在家里,那就得把家里打理好。他尤其重视照明,对光源的要求细致到色温、照射角度和范围、亮度等。他家有许多灯,射灯、灯带、落地灯、台灯、壁灯、吊灯……对冯驌来说,生活中最大的仪式感就是开灯—干什么事开什么灯,不同心情开不同的灯,这让他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他见不得直接光源,家里楼梯照明隐藏在楼梯一侧假墙底的凹槽里,打开灯,“像是洒满明亮烛光”。卧室没有常见的顶灯,而是在木床下的凹槽装一圈灯带,柔和的光正适合看电视。就连2米长的开放式洗手台也有独特的照明设计,洗手台下的隐藏灯带把地面照得明亮干净,镜子两侧的壁灯打开,光像金色瀑布一样坠落在灰色洗手台上。

装修新家之前,冯驌总结了自己10年的租房经验,把自己的生活习惯、独特喜好以及新家可能的特点写了一个备忘录,确定设计师后就发给对方看。作为家居App创始人,冯驌认为这是这些年国内家居观念的变化之一:在还没买房子或者准备买房子的时候,大家就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关注和琢磨怎么装修。

好几年前,有人向冯驌抱怨,家里都装修好一年了也没法入住,因为“家具没买齐”,冯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赞同国外一些家居杂志的做法,不拍摄入住不到一年的家,因为入住不到一年不能体现真实生活状态的家,在软装上可能还不够妥当。“老的观念就是我在入住之前,我要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全部买齐。只要入住了,跟家居所有相关的事情就都不管了。现在慢慢大家都有意识了,装修只买真的必需的家具,先住进去,以后慢慢地把整个家的软装(完善)。”

越来越多人把家居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在家居上,把家变成集合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场所。有的年轻人喜欢金属质感的东西,家里充满了黄铜色的器物—桌子、吊灯、灯座、置物架、淋浴喷头、窗框……甚至还请朋友从米兰五金店带回了黄铜色的门把手,开门时握住它是屋主每天回家最具仪式感的一刻。

-2-

说不清是否是天赋,冯驌中学时就对家居很有想法。别人看美剧沉浸在剧情中,他却对剧中人物的家尤其感兴趣。电视里老外家里居然能刷大蓝墙,还能装黄色窗帘,铺浅色地板而不是红木地板。他看《急诊室的故事》,觉得抢救室里绿色的墙太好看了,剧中一位黑人医生的单身公寓里刷着深蓝色的墙,回到家一开灯,幽暗的感觉让冯驌也特别想体验一下。

机会来了。家里搬新家,父亲主导装修事宜,但他偏爱中式风格—少不了红木椅子和红木地板。还在上高一的冯驌表示抗议,父亲干脆地说,“你自己房间的毛坯房我不给你装了,你自己弄去吧!”冯驌很兴奋,周末就到建材城挑选地板、窗帘、家具,再让父亲过去付钱。

他为人生第一个由自己设计的房间选择了浅色的桦木地板和浅色家具,“就整个跟我爸那个是另外一个世界,一推开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冯驌在房间里挂上黄色窗帘,把墙刷成天蓝色,蓝色是他往白漆里倒色浆自己调出来的。住进去没多久,冯驌觉得很不舒服,常常感到不开心,甚至有点抑郁了,冬天的时候尤其难过。后来他才知道,包围着他的蓝色纯度太高,色调太冷,看久了会有不适感,而美剧里别人家的蓝色都是有灰度的。

父亲给了冯驌装修自己房间的权利,这样的机会对当时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很稀有。冯驌不少同学的房子都是父母来决定如何装修,微博上也经常有网友跟冯驌控诉父母—这是被控诉最多的问题之一—“我不喜欢这样的风格,但是不行,我爸让我一定要买红木家具。”冯驌认为这是认知不对等的状态,喜欢家居的人和家居观念停留在传统上的人必然存在的矛盾。

“在家居行业里普遍的观点就是,中国人在家居审美上面是有断层的。而在英国或者美国很多人家居审美、家居常识、装修常识都是从父母、爷爷奶奶、曾爷爷曾奶奶一代代传下来的。中国至少是从70后开始就面临着一个家居观念重建的过程。”冯驌说。2014年以后,这样的控诉减少了,冯驌觉得年轻一代的父母越来越开明,“就是钱给你,你自己决定,房子是你住,你自己开心就好。”也有不少人干脆自己贷款或攒钱,真正掌握装修大权。

大学毕业后,冯驌帮经常出差的母亲装修过两套房。第一套房装修时,母亲不相信二十来岁的冯驌能搞定,要求他找个装修公司。冯驌找了一家知名装修公司。这家公司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房子要做欧式吊顶,全屋走雕花石膏线,要给窗和门包上厚厚的框,房顶四周都要做灯池。即便冯驌提出只做一排灯池而不是一圈灯池,装修公司也不接受,“要做就做一圈。”冯驌和这家公司争吵起来,“他们有很强的东西要输出给你,根本没有必要做的东西也给你做,特别复杂,因为那些他全都可以收钱。”

冯驌没退让。去见装修公司提供的设计师时,他往桌子上撂了他带来的20多本家居杂志,每一本都做了标记,一本一本翻给设计师看。

“那时候不少所谓的设计师其实就是销售,他说怎么装就怎么装。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对和错,什么是合适不合适,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传统装修公司装的房子都跟样板间、跟酒店一样,就是因为他们也不会问你有什么需求,所有房子到他那儿先做吊顶,灯池,石膏线,然后包窗、包门,也不给你改户型,更不会给你拆墙了。”

尽管和父亲在家居审美上有差异,喜欢逛家居店的父亲对冯驌也产生了影响。1998年宜家在北京开了第一家门店后,父亲每年都会带冯驌去逛上两三次,那个年代东西昂贵,在宜家买一个马克杯都要犹豫很久。

父母离异,冯驌小时候和父亲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住了12年。房间里有一张父亲1991年买的罗马尼亚风格的红木色雕花亮面床,三个被书压弯隔板的通顶书柜,一套音响和很多CD。两扇朝西的窗户在每个晴天的下午都有阳光洒进来,朝北的窗户外是一个院子,栽了十几棵比房子还高的杨树,起风时叶子哗哗作响,夏日蝉鸣如在耳边。在这个房间里,冯驌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家。

现代年轻人的家与旧日记忆也并非完全割裂。一个90后屋主在装修时,给家里刷上卫生墙,所有白墙搭配上浅绿色墙裙,沙发披上蕾丝沙发巾,客厅一角挂着梅花镜,时间一下被拉回了八九十年代——童年时,他和外公生活在一起,记忆中的外公家一直被痕迹斑斑的绿墙裙包裹,重回那个消失的年代是他装修这间屋子的最大期望。

-3-

走进一间有一面玻璃墙的小会议室时,冯驌直接忽略了双人沙发椅,随意地坐在像个米袋一样的懒人沙发上。这是“好好住”办公室里号称最有风格的会议室。

位于13楼的办公室有一长溜朝西的落地窗,每到下午五六点,落地窗能把日落框成一幅幅画。办公室的各个角落里摆着十几种绿植,其中一株琴叶榕越长越疯,叶子比手掌大几倍。

2011年,还在门户网站做新闻图片编辑的冯驌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在此之前周围没什么人能跟冯驌谈论家居。在微博上,他分享了很多从国外家居网站看到的好看又有可取之处的家居照片,聚集了一批家居爱好者。3年后,冯驌把这个爱好变成了职业。

这几年,家居越来越成为一个广泛的话题。“我觉得这个时代整体的(家居)品位是好的。” 冯驌说。他发现很多能比较开心地装出自己房子的人其实已经递进到了另一个层次,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常识储备,能够去相对平等地跟装修公司、跟设计师、跟施工队去交流。

越来越多的家居风格出现在大众视野。“欧美、日本的家居审美是蛮稳定的,很少出现像中国人这样的,今年喜欢这个,明年喜欢那个,重建一个审美体系或者家居观念的时候会有特别强烈的振荡的状态。2014年原木风、小清新特别地流行,2015年、2016年北欧风又流行了……每一年都有新流行的东西,但那些流行过的东西并没有消失,更多元更丰富了,家居是不太存在过气这件事的。”

冯驌并不提倡过分强调风格,普通人的家很少有典型的单一的风格,更多的是混搭。2014年他和团队调查了全球21个城市的airbnb上的民宿,从斯德哥尔摩到伦敦、纽约、东京、上海、悉尼,发现每一个大城市年轻人的家居整体是相似的,都是一种相对混搭的状态。有的用户家里刚装修出来是纯美式或纯欧式的,住上一年就“什么都不是”了。冯驌说,“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状态。你要维持一个纯种风格的家是很难很难的。生活就是很混乱的一个过程,也可能住住就乱了。”

他更倡导一个舒服的家,而不只是停留在好看,“你不要把你的注意力focus在我到底家里要走什么风格,你要把你注意力focus在你家里应该满足什么功能,什么样的需求,怎么让你住得更舒服。”

有用户把自己的家装修成了“摇摆大魔王电子风”。这是她自己取的名字,因为风格太多太混杂。硬装刚做完时,北欧风格还很显著,随着软装一点一点添置,元素越加越多——热带风的地毯、日式和风的壁纸、意大利古典风的装饰品……她自得其乐,“无论什么风格,自己舒心最重要。”有人把家里改造成了木屋版loft,一根巨大的圆木支撑着二层木地板,木楼梯也只靠两根没处理过的圆木柱支撑。还有人为了不占地方,打破了双层楼就要有楼梯的惯例,直接安了个半封闭式的电梯,黑色扶手和玻璃围栏看起来就像个小阳台。

今年34岁的冯驌在家居审美上也有了变化,以前他喜欢设计感强的东西,现在他更喜欢简单又实用的东西。有做家居编辑的朋友去冯驌家里看过,觉得他家看不到什么东西,没有任何风格。“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家有标签,让大家过目不忘,我觉得这个是不重要的……如果把家比喻为一个人的话,我现在的家就像是一个你看一眼记不住它长什么样,但是时间久了会觉得这个人特别舒服的一个人。”

生活中的冯驌喜欢待在家里,他一般不把工作带回家,在家他只想做“废柴”。他最高纪录是在家待了10天,只为了交电费出了一次门。那10天里他在家看电影,打理植物,花盆太多,他就给植物们换换盆。

作为创业者,冯驌如今待在家里的时间只剩下睡觉时间,他并不满意现在的状态,“现在根本没有以前那么仪式感的生活,现在是什么日子啊,就是工作。在家醒了就得上班来了。”创业不易,冯驌周末也得出去见人会客,“我一个做家居的人,在家待的时间却挺少的,我特别羡慕我们家的猫。”他最期待能在某一个周末的早晨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哪儿也不用去,就在家里待着。

 

奥斯卡颁奖

镜前的少女

粉红色的湖

像男孩的女孩们

一个被困在轮椅上半个多世纪的物理学家

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漂流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