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电商们忙着打折促销,也忙坏了各大快递公司。
随着电商快速崛起,快递行业迎来了爆发期。2011-2016年,快递行业业务量年复合增速为53.5%,年收入复合增速为39.3%。
高速增长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投入,对于中国物流特别是快递行业来说,劳动力密集型、重资产是其典型特征。
近两年,包括顺丰速运以及“四通一达”等快递龙头企业纷纷在海内外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支撑其高速扩张。
纷纷上市
不久前,京东物流被曝出融资消息,路透社报道称,其融资规模至少为20亿美元,随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京东物流不排除在海外单独上市。早年,刘强东在谈及京东物流时放话,未来物流行业就两家公司:京东和顺丰。
京东在物流领域的布局效果早已显现。《英才》记者统计发现,京东2014-2016年物流费用占净收入比重在逐年提高,分别为:6.29%、6.83%、7.19%。而在2017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稳定在7.10%。而亚马逊的这一比重在2017年第三季度为15.49%(剔除AWS收入),是京东的两倍还多。
而就在京东物流被曝出融资消息的几日内,国内零担货运龙头德邦物流(德邦股份,603056.SH)也于1月19日在A股上市,也是国内快运行业首家通过IPO上市的公司。与刘强东一样,德邦股份董事长崔维星也把顺丰看作主要竞争对手,他在上市致辞中表示,“要做快递,有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如何跟顺丰竞争”。
的确,作为A股物流快递的龙头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被市场给予了更高的估值(截至1月18日),对比申万II级行业物流的平均市盈率38.81倍,唯有顺丰控股在此市盈率之上;物流行业平均市净率为4.21倍,四家上市快递公司则均在此之上。
这或许与2017年中国物流快递行业的增长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7全年快递累计业务量达400.6亿件,同增28%;收入4957.1亿元,同增23.7%。相比于过去5年内的超高速增长,快递行业的增长速度趋缓,而前8家快递公司市占率在2017年12月已达78.7%,较高的集中度使中小快递公司增长空间变得更窄。
“绕不开的对手”
为何顺丰屡屡被业内看作“绕不开的对手”?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顺丰速运的“体验”要好于其他快递公司,根据顺丰控股半年报显示,2017 上半年,顺丰控股月平均申诉率为 1.9 件(每百万件快递有效申诉数量),远低于全国平均的 7.15 件。相比之下,韵达、圆通、申通的申诉率分别为2.9、6.7和14.8。
优质的服务体验背后,一方面是顺丰多年坚持的直营模式,与“通达系”快递公司的加盟模式不同,对速运服务保持了更强的控制力;这一点,与京东物流的模式几乎一致,而后者也因其可靠和良好口碑,在逐步赢得第三方公司的业务。
已进入世界500强的美国邮政、德国邮政、FedEx、UPS和法国邮政,没有一家采用特许加盟模式;另一方面,则是顺丰“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基础设施实力,“直营模式下的网络控制力最强、稳定性最高,加之顺丰控股一贯对于信息网的高度投入,造就了顺丰控股现今在国内同行中最独特、稀缺的庞大网络资源”。
由此,顺丰票均单价也要远高于行业,达2017上半年统计,其单价为23.30元/票,而快递行业票均单价为12.59元/票,自2014年起连续下滑。
然而,高端市场的龙头以及A股快递物流公司的“一哥”却并未一定有更好的盈利能力。《英才》记者查阅统计,在上表的5家上市公司中,顺丰控股的ROE并非最高,而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尽管顺丰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36.45亿元)几乎为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速递和德邦股份之和(37.19亿元),但顺丰的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总收入)仅为7.28%,除德邦股份外,为最低水平。
相关分析认为,顺丰控股的直营模式,在费用和管理需要更大的投入,因而导致利润水平受到影响。从资产盈利能力来看,韵达股份第三季度27.4的净资产收益率(加权),为5家公司最高,因而市场给予了其11.23倍的市净率或许能从这里找到原因。
从增长角度来看,韵达股份的增速同样在行业取得领先地位,顺丰的增速基本与行业保持一致。数据显示,韵达股份在2017年12月的市场占有率为11.8%,超过顺丰的8%与申通的9.8%。快速增长的营业收入与市场份额的提升使韵达股份在资本市场上收获527.7亿元估值,在4家公司中仅次于顺丰控股。
实际上,我国在物流领域的成本相当之高,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18%,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因而,随着电商发展进入差异化、成熟阶段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兴起,物流快递企业需在增速逐步趋缓的背景下,构建差异化的护城河。
“新零售”意味着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失,无论是物流还是快递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降低成本,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顺丰控股在营收增速以及净利润率都不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高于其他快递公司的估值,或许正是市场对其模式和管理的认可。
当然,2017年热捧行业龙头、白马公司的投资风格下,顺丰控股这样的龙头公司获得更高的估值,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