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热播的高分国产剧《小别离》因聚焦孩子教育、留学的社会热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精准地戳到了时代的痛点、受众的痛点:房子和孩子,是城市中产最要害的利益关切,是这一阶层构成和身份认同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焦虑的来源。
《小别离》中的70后父母均属于中产阶层,而他们都存在子女教育的焦虑。地产商父亲可以不在意孩子的成绩,只要把孩子送出国,镀金回来接手家族企业即可;社区医生和出租车司机的家庭只能指望学霸女儿自己奋斗逆袭,实现向上流动,别无他法;而公司高管和眼科医生组成的典型中产家庭则处于两者之间,对女儿实施“虎妈”式的高压教育,而当发现收效甚微还影响女儿的身心健康时,他们也便转而选择把女儿送出国,利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教育资源,帮女儿规避残酷的竞争,走一条“捷径”。
《小别离》折射出中产阶级对教育的焦虑,从中国不断高企的学区房价和愈发火热的补习班,便可一窥全貌。
近几年,读私立学校和出国读书似乎也越来越成为新中产阶级的家庭标配,而这些都需要高昂的费用做支撑。
孩子的教育问题集中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焦虑情绪。中产阶级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继续接力,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跃迁,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才艺和礼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转而拥抱阶层固化,希望孩子至少可以继承自己的中产阶级身份,为此他们不惜搁置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会坚定地反对异地高考,将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贬称为“菜场小学”,唯恐避之不及。
中产阶级的孩子,也许是学业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这源于他们父母内心深处巨大的不安全感:毕竟,与社会上层相比,他们的孩子输不起。
社会环境变了,对待教育问题的策略是不是也要跟着改变? 70后、80后的父母们面对的,是一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且严重分布不均的现实,生源从初中开始就不断分流,教育、学历的断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清晰,寒门确实很难再出贵子,无论是买学区房,还是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的教育投资包括家长掌握的社会资源,对孩子的未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留学潮”为背景的《小别离》中,不乏对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反思。黄磊扮演的男主角就曾指出,他在学生时代学习的抛物线、反比例函数,学过之后就都忘记了,自己也搞不懂当初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海清扮演的妻子则道出了作为父母的无奈:“对不起,考试,它考这些。”面对这样的现实,她也只能宽慰女儿,说希望她的孩子不用再学这些用不到的知识。然而比这种标准化的应试制度更根深蒂固的,是人们对所谓成功和幸福人生的标准化理解,即便家长为孩子选择了高考的替代方案,避开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却避不开那种“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一辈子就完了”的思维局限。接受教育,本来源于一种自我发展的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挖掘和实现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难以摆脱功利的色彩。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很多观众从这部教育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到了城市中产的集体焦虑,看到了这一阶层特有的壮志雄心与不安全感。孩子是他们完成接力式向上流动的希望,同时,对于“下坠”的恐惧又暴露了他们的软肋,使他们倾向于巩固现有阶层地位这种更为保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