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纪录片《讲究》:重新定义新时代“匠人”和“匠心”

作者:李楠
纪录片《讲究》由爱奇艺联合蓝象传媒、金道集团共同打造,于2017年6月、10月先后播出第一、二季。第一季于6月15日在爱奇艺首播,当天点击量就突破百万,豆瓣得分8.3,成为2017年纪录片市场上的一匹黑马。作为一部文化纪录片,《讲究》将内容定位为“新旧手艺、匠心情怀”,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我国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传承和变革。该片不断聚焦和放大每一项手工艺的具体细节,通过每一位传承人应对传统手工艺现代困境的真实故事,让观众看到传统工匠“臻于至善”的技艺信仰和匠心精神。《讲究》借助纪录片的语言和艺术形式,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的“匠人”和“匠心”。

一、聚焦年轻匠人,突出变革历程,讲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内涵

《讲究》的总导演苟博曾执导过多部纪录片,在拍摄《讲究》前,他和团队考虑最多的就是传统手工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面对现在的消费者市场,而这决定着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在过去曾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而在当代这些手工艺品却成为好看不实用的摆设。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人的生活建立联系,是传统手工艺当下最紧急的生存和发展课题,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年轻一代传承人的身上,因为年轻一代既懂得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又对传统手工艺有深刻的理解。基于这样的思路,《讲究》把聚焦点放在年轻一代传承者身上,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内涵,而这种记录方式也成为该片区别于其他讲述“工匠精神”文化纪录片的重要特征。

《讲究》第一季共八集,分别是《榫卯》《曜变》《刻神》《汉刻》《古纸》《绣色》《捏塑》和《茶鬼茶》,每集以一位传统手工艺人为叙事对象。第一集《榫卯》的主人公童浩是一位2010年大学毕业的80后,但他有着多年现代家居设计经验。片中讲述了他不满足于现代的孩子整天与冷冰冰的塑料玩具为伴,于是决定跟着作为老木匠的岳父一起用榫卯给孩子们打造“有温度的木马”,使传统榫卯技艺重新返回到大众生活中来。而另一集的主人公郎佳子彧更年轻,出生于1993年的他在15岁时用米面捏塑的福娃赢得了艺术界的好评,现在已经是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人。片中以郎佳子彧为切入人物,讲述了郎家几代人不断调整面塑题材,与时俱进传承手艺的家族故事。近代以来,郎家几代人意识到倘若刻板地按照祖先遗传的制作手艺和面塑题材,面塑这门技艺一定会走进死胡同。于是从郎佳子彧的祖父开始,每代人都在自己年轻时就及时调整题材,先后把民国市井场景、样板戏、好莱坞电影等时代内容当做题材,面塑技艺才被传承下来,并有了自我生存的市场空间。

《讲究》第二季呈现的几位新一代手工艺匠人的观念和态度更加开放,在《铜壶》《马鞍》《雕版》这几集中,主角们共同表达了期待传统手工艺进入当代人生活的愿景。他们通过尝试设计铜壶、微缩马鞍、家谱收纳盒等,使传统工艺品的实用性得以放大,使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联接。

该片一改以往以老手工艺人为记录对象的传统,从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责任感和文化意识出发,讲述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层级的传统手工艺人,用年轻的思维和视野与时俱进、更新传统工艺的鲜活故事,生动诠释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片中还多次穿插新老传承人一起探讨文化传承和革新的生活场景,从而展现了老一代传承人思维开放、心态年轻的时代新形象。

二、聚焦细节,还原瞬间,最大化展现“工匠”的“讲究”

《讲究》播出后,有网友评论该片“短小而令人惊喜”“纪实与写意镜头相得益彰”,网友的评论基本抓住了该片的特色,即通过细节、瞬间等“纪实与写意”镜头,让传统文化不再以宏大叙事出现在观众眼前,而是以细腻、可感、动人的形象出现,从而走进传统手工艺的内里和匠人们的精神深处。第二季秉持第一季“新旧手艺、匠心情怀”的原则,在每一集中尽可能还原传承人在实际工艺操作中的具体细节、动作与神情变化的每一个瞬间,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现代工匠们的那种“讲究”。比如在《马鞍》这一集中,该片特意把马鞍手艺人制作锡模、压制银片的详细细节拍摄下来,然后通过镜头做放大化处理,对马鞍手艺人刘铁军利用手工将直径0.5毫米的银丝搓成麻花状,将宝石打磨至直径不到3毫米大小等细节进行了聚焦呈现,这些“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的操作细节既突出了传统手工艺的技术特性,又凸显了工匠们在当代对传统技艺的坚守。

《讲究》在片中尤其专注于对具体技术数据的展示,这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汉刻》这集中,观众看到老工匠林源先生利用“老鼠毛笔”作画,而这种毛笔的原料是从成年鼠背上拔下来的黑粗短毛,总共20根,鼠毛必须均匀,数量也不能有出入;《古纸》这一集,则让观众见识了古法造纸的复杂工序,即构树皮要先后经过7天(夏季)+25天(冬季)的浸泡,再加上150斤大锤的锤打,前后要经过60个日夜总共120道工序才能生产出纸来。这些精确而又令人望而却步的数字,与精美的拍摄画面和动人的工匠故事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精致和完美,正如网友评论该片“拍出了一种缓慢、精致的手工之美”。在展现技术细节的同时,纪录片也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动作、表情以及心理变化等更为微妙的瞬间,通过这些瞬间呈现工匠精神的动人之处。各种微小细节以及感人瞬间不断地打动着观众,从而为《讲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三、强化故事性,丰富情感线,挖掘手工艺传承背后的匠人故事

《讲究》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为叙事脉络,选取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精湛技艺为具体案例,同时打破了同类纪录片的固定套路,因此已成功播出了两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讲究》在现代社会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环境下,真诚而有责任感地去记录代表中国文化血脉的“匠人故事”,用生活的视角去拍摄手工艺匠人们的身影,用纪实的手法去挖掘匠人们的精神和内心世界,从而以真实的个案、生动的细节、动人的情感赢得观众的认同感,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当代观众与传统文化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讲究》第二季在叙事过程中更加注重内容的故事性,通过丰富主人公的情感线,尽量把匠人们还原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具体讲述中去除掉夸张的修饰和宏大的宣传语调,让工匠们用他们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成为匠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他们对理想的坚持,有遭遇困境时的迷茫,有渴望被认同的焦虑等,这些带着温度和情感的故事更容易传递出传统工匠们身上的匠人精神。如在《竹隐》这一集中,讲述了油纸伞传承人余万伦远离家乡,与妻子一起到杭州推广泸州油纸伞的故事。80后余万伦眼看着祖辈们制作的油纸伞要成为古董,老余家的祖传手艺面临“历史的终结”,焦急的他与妻子从老家四川泸州来到大城市杭州,推广他制作的现代油纸伞。面对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低收入,他们一坚持就是6年,而妻子也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在纪录片镜头语言与余万伦的自我讲述中,观众从这些年轻工匠们平凡而伟大的爱情故事、甘守贫苦坚持理想的创业故事中看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未来。余万伦等年轻手工艺人的创业故事,其实与很多在大城市坚守梦想的80后、90后一代人的经历类似,纪录片《讲究》因此也突破了单一的“工匠”叙事,把主题向更为广阔的时代话题拓展,使该片具有更为普遍的社会意义。

四、《讲究》的“讲究”:开创纪录片“小而美”的新模式

近年来,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纪录片或者叫网络纪录片蜂拥而出,其发展势头明显超过传统的电视纪录片,2016年甚至被业界称为新媒体纪录片的“井喷之年”。经过几年的探索,新媒体平台逐步探索出纪录片的创作发展经验。半年内连播两季的《讲究》可以说是新媒体纪录片走向平稳发展的典型,“互联网+纪录片”的新模式,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地得到传播与推广。依据互联网平台的传播规律,《讲究》在题材、内容、表达、时长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别有匠心”的设计和处理,使该片从形式到内容都很“讲究”,从而成就了《讲究》“小而美”的纪录片新形态,为纪录片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讲究》“小而美”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表现形式上,《讲究》打破了电视纪录片时间长、叙事冗繁的传统,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快节奏的文化消费心理,把每集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在叙事上则循序渐进、落落大方,通过细节感化观众,利用数据说服观众。其次,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大众对影片审美性的高要求,《讲究》借鉴好莱坞擅长的三幕剧结构进行拍摄和故事演绎,使该片故事性与观赏性并举,从而满足了观众对知识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多种心理需求。第三,《讲究》打破了传统文化类纪录片“自说自话、居高临下、孤芳自赏”的思维定式,在打通线上线下、连接观众与传承人、对接传统手工艺与市场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比如爱奇艺在《讲究》热播的基础上,发起“匠人计划”,通过众筹、线下文化课、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来传承匠人文化、推广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培养传承人。此外,《讲究》利用爱奇艺等网络平台进行播放,给观众提供了互动机会,网友对纪录片内容的再创作和主动传播也使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从而缓解了现代观众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文化隔阂,促进传统手工艺进入现代人的生活。

(作者单位:太原学院/责编:谈媛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