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信息化

网络流行语语码混用的顺应性研究

作者:文|刘旭波

语码混用是网络流行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运用顺应理论,分析了当下网络流行语语码混用的顺应效果,对语言现实、社交世界以及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除了不再发展的原始语言,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自给自足的语言,没有一种绝对的纯洁的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的全新介入催生了广阔的、快节奏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一个明显的佐证就是语言海纳百川,语码混用现象日渐流行。

一.语码和语码混用

语码( code) 是某种语言可以辨别的变体,涉及具体地域、社会、阶层功能分配或特定语境的系列选择( Vers-chueren 2000: 118) ,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语体或语域。Myer-Scotton于1993年提出“基础语框架”模式,这个模式认为:在含有语码转换的话段或语篇中,有一种语码是基础语,另一种或多种语码是嵌入语 (黄国文2001:276)。语码混用与“基础语框架”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指以一种语码为主、再夹杂其他语码的语言现象,从而形成两种或多种语码之间的混合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交际当中,比较典型和流行的语码混用就是汉英语码混用,即是在汉语词汇或词组中夹杂一些英语词汇或词组的语言表述。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和文化融合的时代,新生的互联网将世界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交际网络,语码混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在这个网络时代是顺势而为,在语言世界产生的力量和影响不容小觑。

二.网上流行语语码混用现象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言语社团。网络语言的发展是以网络为传播工具,以语言为传播介质,以个人无意识作用为原初,在相对自由为环境中,蔓延至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在我国形成以汉语为基础语,嵌入英语、数字、拼音、方言、符号等多种语码混杂的状态。网民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把现代人的思维和生存方式,通过自己的母语、英语和计算机语言,交流信息,表达情感、追求时尚和创新,网络流行语言由此而来。

以“网络流行语”为词条,在搜狗百科里搜索,得出“流行语词语类别”的语码混用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汉语语境的102个网络流行词语中,纯汉语只有36个,占流行语词语个数的35.3%,而其他语码包括拼音、英语、数字、符号却占了大半壁江山,为66个,占总数的64.7%。这一数据体现了各种语码频繁地出现在网络语境当中, 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生动性和时尚性。

三.顺应理论

“顺应性理论是 Verschueren在其论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语言学的理解,1999)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重要的属性。变异性是指语言本身可以限定多种选择可能范围的属性。商讨性保证了选择不是机械地、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即语言的选择并非机械的完成,而是在灵活运用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善并使用;商讨性本身隐含了各种不确定性,这也使得顺应成为可能。顺应性是为了使人们达到交际需求的满意度,能够在一系列的变异可能范围内作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的属性,它可以让语言使用者能够从可供选择的话语做到灵活变通并最终达到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 认为,话语者一旦开始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对于语言的选择可以是形式,也可以是策略,并且有时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更多的时候人们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策略。顺应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实质上体现了语言的顺应性。在语言交际和应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要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匹配,包括多种因素:交际双方的心理状况、社交场合和所处的物理世界,以及他们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乃至姿势、手势、外表等。

四.语码混用在网络流行语中的顺应性分析

网络流行语语码混用是交际者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是语境不断选择的结果,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

(一)顺应语言现实

1. 填补计算机专业语码空缺

互联网的世界日新月异,人们交际、互动更加频繁。据统计,因特网上80%的信息是用英语传播的;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吴启迪,2004:5)。当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或创作时,某个思想或概念不存在于汉语当中,而是来源于英语或其他语言,那么语言使用者会动态地顺应这个语言实际,使用语码混用,填补母语语码空缺,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例1这张图需要PS下。

例2 运行Camstudio要用Window 8 的环境。

例3下个APP。

上述的“PS、Camstudio、Window 8、APP”都是计算机的行业用语,其中PS就是指一个叫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软件,有的甚至直接说成“P”图。Camstudio是一款录屏摄像的软件,Window 8指的是的操作系统。APP指的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还有更多的计算机专业性术语,都是外来语码,在交际和使用中顺应这一语言现实,沿用该语码,填补母语语码空缺,于是该类语码混用便频繁出现在网络化和智能手机一统天下的时代。

2. 填补医学语码空缺

在交际中难免会碰到许多的医学专业词汇。这时语码混用交际更简洁。比如相比“脱氧核糖核酸鉴定”, 网民一定更能清楚“D N A鉴定”;“做个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一定使大家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但是 “做个C T”一定能使大家恍然大悟,所以顺应使用首字母缩写的医学专业语码,能更简洁、高效地进行交际。

3. 顺应流行、时尚元素

“SOHO一族”是先在西方流行的东西,如今很时髦的在各种媒体、网络用得相当普遍,甚至走到了线下,意思是“有一个很小的家庭办公室,可以在家上班的一族。”这个长长的称谓似乎还是不及“SOHO一族”来得明了、上口、时尚。

DJ也是个时髦的词汇,来源于Disc Jockey,简称为“DJ”,是指选择并且播放事先录好的音乐为他人带来娱乐的人,大多是通过广播或电视台点唱节目,或在一些聚会、舞厅、舞会中进行表演。DJ如今更多的是指电台主持人。在语用中我们也是顺应了其语言现实,使交际更加具有时尚的元素。

(二)顺应社交世界

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社会中的人,有具体的语境,其言行举止会受到一定社会规约的约束和监督。对社交世界的顺应主要是指对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的顺应。语言交际中要注意遵循社会道德标准、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地区的风俗习惯,还包括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个人隐私,做到不伤他人颜面,彼此尊重。交流中使用语码混用换能有效规避以上问题的尴尬,实现交际的顺利进行。

例4 我不会就这样轻易的go die。

“go die”出自E X O前成员黄子韬在一次演唱会上所说的英文RAP,“我不会就这样轻易的go die”,“go die”表达“去死”的意思,后被网友套用,“go d i e”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死这个字一直是很沉痛、伤心、被忌讳的,我们用“走了”,“天堂”“驾鹤西去”等一些词来抹去其悲伤的色彩,该处“go die”的出现,正是合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的顺应。

例5 这两个人是gay 。

“gay”的意思是同性恋,我们的文化语境对性取向是传统的,含蓄的,即使在呈现文化多元与包容度大的今天,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表示不接受同性恋,“gay”的使用则是顺应了中国对性取向的文化语境。例6你有点out 啦。

“out”表达的意思是落伍,跟不上时代。这是一个很流行的网络用语,甚至辐射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中国人比较讲究面子,要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不足通常要委婉,并照顾到别人的尊严,给对方留足颜面,“out ”的使用能避免对方尴尬,维护了听话者的面子,同样也是顺应了我们的文化语境。

(三)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语言交际是说话人与受话人心理间的交流,Verschueren 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个人、情感、信仰、愿望、动机和意图在内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语言使用者作出的语言选择总是顺应自己和听话者心理活动的的一个动态地过程。

例7要hold 住全场。

“hold 住”一词首度出自于在台湾大学生谢依霖2011在做一档热播的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时搞笑声称“整个场面我要 hold 住”,“hold 住全场”,她的另类而夸张的造型、扭捏做作的姿态和怪诞搞笑的英文发音,震撼了通过电视和网络收看节目的所有观众。这一期节目的视频迅速窜红,成为各大网站点击率极高的热门视频,而“h o l d住”一词正是顺应了大家搞笑娱乐、标新立异的心理语境,不仅风靡网络世界,成为最为时尚的网络流行语,同时迅速流行于街头巷尾,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人们还复制了一系列的“hold 住”语族,像“hold 住爱情”“”,“hold 住幸福”“,“hold 得住钱包”,等等。 “hold住”已经红遍了网络世界,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市民生活,成为流行语之一。

例8做人不要太CNN。

“CNN”本是是美国有线新闻网的简称,CNN报道他国事件时常采用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对他国的国际形象造成巨大损害,引起大量网友强烈反感。为宣泄情绪,表达愤怒,网友就用C N N借指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等不道德等行为,于是, “做人不能太CNN”的说法成了网上很火的流行语。

以语码混用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顺应交际者的心理世界,彰显了交际者的时尚元素、标新立异的个性, 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比如赞扬一个男性很有魅力,有男子汉气概,网络用语是“好m a n”;一个很时尚的元素的网络表达是“好fashion”;事情很简单的网络语言是“小case”;气氛热烈是“气氛很high”;心情不好是“心情很low”;每天要快乐是“每天要happy”;比比看吧说成“PK一下”;我服了你说成“I服了you”,打电话给我是“Call 我”。

在我们的汉语语境中的语码混用中,英语是嵌入语码使用频率最高的语码。这与我们国家网民的语言结构构成和群体年龄是密切相关的。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是与国际接轨重要工具和通道,在中国的推广力度胜过方言,仅次于普通话,英语在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一门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70后在初中开始接触英语,80后和90后是在小学开始学习英语,00后是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根据“全球语言监督”(Global Language Monitor)机构最近发布报告称,中国大约有2.5亿民众学习英语,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7到10年内还可能翻倍。这是英语成为最主要的嵌入语码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很年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在网民年龄结构中,中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0.1%、24.2%。年轻群体信息接受能力强,反应迅速,追求时尚,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又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快,在表达方式上倾向于简洁、明了,所以英汉语码混用成为一代新宠,流行线上线下。

作者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风险探知技术的安全解决方案

医学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大数据在医药流通企业的应用分析

网络流行语语码混用的顺应性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