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外管理

杨雪 与花为伴,创业可没那么美

作者:文|本刊记者 朱冬
没有背景,没有融资,仅仅是出于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的初衷,一切都得靠自己这样的创业有未来吗

图 杨春白雪诗人海子有一首深入人心的诗是这样开头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诗有梦的日子,听起来很美很幸福。现实中,不知道有多少女生的理想是开一家花店,整日鲜花环绕,喝着咖啡逗着猫。贩卖美好生活,单是想想就比水泥高楼里的职场生活要热切而温暖。而倘若真将这样的兴趣做成一项事业,还有多少人会坚守初衷?

毕竟,创业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曾经,有多少梦想开一家客栈或开一家咖啡馆的文青最后败给了现实?又有多少行业精英离开名企高管之职自立门户却铩羽而归?没错,这种残酷的创业维艰不分性别、年龄、行业、背景,也不会因爱好和兴趣而格外开恩。

即使创业的初衷选择的是“幸福”的事,但是也无法预见最后能否成功。然而,80后女孩杨雪毅然决然走上了这条路:没有背景,没有融资,仅仅是出于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的初衷,一切都得靠自己。

杨雪经营的这份小事业,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唯美:杨春白雪植艺设计工作室。光看名字,就觉得从事花艺这样的工作肯定让人身心愉悦。然而,事实上创业过程却也十分熬人。

她说,以前的工作是打卡、按部就班,而现在创业,只要有订单或者客户需求多就不分上下班时间;以前会在意能不能按时下班或加班到几点,现在哪怕通宵做花艺都觉得精神抖擞;以前会有周末和长假,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固定休息日,更别提假期了……

她深知,如果不勤奋、不加倍地努力,去趟创业这“浑水”,是不可能见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的。

找创业合伙人,最好不要“看在钱的份上”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杨雪,却一直对插花和花艺比较钟爱。毕业后她辗转于上市公司、教育机构,也曾在初创公司带团队做过 COO、CEO,就是在这期间,出于个人喜好,她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花艺设计,去散落在北京各个城区、写字楼、胡同巷子里那些有特色的花艺、花店、沙龙参观、偷学。而在一次为好朋友的生日派对设计的花艺布“惊艳”到大家后,杨雪便动了自己开一间花艺工作室的念头。

“其实爱好只是一方面,也主要是看到植物艺术这个领域的潜在商机,订一束花装点生活已经是城市生活中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不管是一些小的创意门店还是大的艺术馆、园林、生态园、度假庄园等,以及一些生活中的节日庆典、生日派对、婚礼现场等都少不了花艺设计。很快,这会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和《中外管理》聊到她自己为何会以此作为创业契机时,杨雪这样回答道。图 杨春白雪杨雪: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只是出于个人爱好,轻易不要创业,因为创业的黑暗期可能会很长。

2015年开始,杨雪离职后专门经营起自己的这份“爱好”。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杨雪才深刻明白一个道理:植艺、花艺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事情,自从当成自己的事业开始专心做的那一天起,便有了极大的落差。

“或许我是天生爱操心的性格,实际上也确实没人可以帮我,开工作室的每一件事都得亲力亲为。那时候开始,每天凌晨2点钟入睡成为常态。每个女孩都信奉的美容觉真理在我这里成为一种奢侈。”回忆起创立工作室的最初期,杨雪说不觉已经两年多了,却依然历历在目。

比如:一个人跑遍北京去租房子、考察地段、筛选花材的进货渠道;一个人踩着高跟鞋去见客户、单枪匹马地去和产品包装的开膜生产商谈价钱。不过,杨雪却觉得,这些能看得到的困难,也不算真的困难,顶多是创业期该有的辛苦与奔波。

“真正费心费神的是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合伙人。”她感慨地说。工作过几年后有点小积蓄的杨雪,加上家人的支持,对于开花店前期的预算还能应付一阵子,但找个合伙人却真的难多了。

起初有一个做医疗行业的朋友,由于工作原因积累了一些医疗方面的市场客户,也有意以合伙人身份加入杨雪的工作室,但经过短期的磨合和尝试后,双方都发现医疗市场客户和花艺市场的客户并不具备很大重合性,于是两人商议果断放弃。

后来杨雪又遇到一个资金比较富裕的朋友提议做合伙人,但她只投资不参与运营和管理。“创业初期谁都会希望资本宽裕,但如果投资人只出资金,对这个行业没兴趣、没运营和管理能力,这并不见得一定是个最佳合伙人。”杨雪说。

也因此,对于刚开始创业资金尚且紧张的杨雪没有“看在钱的份上”同意,反而选择放弃这一类投资人做合伙人。在她看来,创业本身有很多不确定性,连自己都无法很确定能不能做成,但是如果失败,失去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朋友比失去一个工作室的代价更大,所以必须慎重选择可以一起成长、一起经营事业的合作伙伴。而不能只因钱而忽略长远发展。

如今,创业至今两年多,杨雪一直还没物色到那个适合的合伙人。她也笑着说,“顺其自然吧,一定会找到。”

95后员工,有点“不好带”

虽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但好在目前的团队搭建总算齐备了,从中层管理者到植艺设计师、产品设计、花艺师团队也有20人的规模。而这个团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几乎都是爱花艺的女生,80%以上是90后甚至95后。杨雪直言:“这个团队并不好带。”

原因就是:和80后员工相比,90后,尤其95后的员工比较有自己的“主意”,太过于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老板想给的不一定是她们想要的,她们觉得自己想要的老板就必须给。杨雪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对于婚礼现场最常见的花亭设计,一个成熟的花艺师必须知道从花材的挑选,设计方案以及如何结合环境需求,到进场、撤场的考察,再到与客户需求的沟通,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但是,一位95后员工,在入职培训时会首先要求告诉她怎么去搭建花亭,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此时,作为团队负责人,就要从头开始,反复地和员工讲清楚原因,告诉她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判断市场,因为大部分95后在乎的是兴趣和感受。而杨雪坚持,她需要的是有判断力和合作能力的员工,她希望每一位员工将来都可以独当一面,甚至能独立开花店或工作室,所以和这样的队友一起磨合和成长需要时间和技巧,她坚信:“我们在一起,是要成为最好的自己。”

此外,团队里专业的设计师也会遇到瓶颈,因为在这个行业,设计师灵感不是像吃米饭一样天天有。有时候要为客户交出一份满意的设计稿会需要团队的齐心协作,有不少情况下,可能第二天提案,前一天灵感才出来。甚至还会有因为想不到好的设计方案,与整个项目失之交臂。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杨雪就要带整个团队在平日就注重素材的积累,一起去挖掘灵感源,从大自然中、图片中、色彩搭配、乃至身边构造感强的建筑上,去寻找一个好的灵感源泉。

而在工作室运营起来后,杨雪发现,管理一家花艺工作室并不像开花店那样只要有个门店就可以坐等生意上门。工作室的客户多数是老朋友介绍而来,她认为这样的积累比较慢,运营管理如果不走线上营销而只靠老客户口口相传,创业时期的工作室真的熬不起。线上推广少不了一个既懂得植物美学又有文字功底的品牌推广人,但在这个行业能做好这份工作的人才实在太少了。人以稀为贵,好不容易会遇到这样的合适人选,又因为市场竞争原因被别的大公司高价“挖走”。

所以,杨雪也常感慨,与花为伴,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行业,但和自己的付出相比,真的是苦大于美。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责属性,初创公司的管理不能靠一套制度,她坚持管理的最好境界是无需去管理,员工需要有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明白利害关系,心中有职业目标。但在此之前,团队领导人的亲力参与必不可少。

创业“黑暗期”可能会很长

即便已经创业两年多,可杨雪说自己依然还处于创业摸索初期,管人、管事、管生意真的煞费心思。“因为一个趋于成熟的创业团队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资源和运营能力。仅凭一个人再怎么拼,也不可能达到最完美的预期。”她现在也终于体会到,创业仅凭喜好是不行的。

尤其花艺、植艺这个行业,拼的不仅是创意、脑力,更有体力。她说,35摄氏度夏日高温下在草坪上布置现场,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深夜在户外搭建花架。为了第二天开幕式的顺利进行,提前一晚进场,通宵达旦地陈设布局,在这个行业太常见了。

 

压力过大,也许是你不会“移情”

跳出政策周期才能看懂房地产真相

知识经济时代,什么最值钱?

中国:必须考虑“思秋经济”了

菜鸟与顺丰之争的舆论场里,谁的脸上写满尴尬?

美的被资本追捧印证了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