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综艺报

漫改剧·在路上

作者:文/祝媛莉
近年来,动漫IP改编的电视剧和网络剧(简称漫改剧)开始抢占大小屏,并有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试水成功,为漫改剧市场注入强心针,各大影视公司也加快了储备优秀动漫IP的步伐,纷纷布局泛娱乐产业链。未来两三年,相当数量的漫改作品将涌现荧屏。这是否意味着动漫IP即将迎来爆发期?

《综艺报》采访多位参与动漫改编的影视公司负责人、动漫公司负责人、专家学者,被访者普遍看好漫改剧发展前景,认为这一领域开发空间巨大;同时,漫改剧尚处发展初期,爆发期的到来受作品产量、质量、有无爆款、受众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虽难以预测,但未来可期。

正如奥飞剧业总经理沈佳所说,大多数漫改作品还在路上。

市场现状越来越多的人盯上漫改剧。据《综艺报》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15日,各大影视公司立项、筹备、制作或将播的漫改剧有33部。到明年年底,即将播出的漫改剧包括网络剧《镇魂街》《端脑》《快把我哥带走》《开封奇谈》,以及台网剧《火王之破晓之战》、电视剧《画江湖之不良人》等。

映百年传媒总裁、电视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出品人徐林认为,漫改剧纷纷立项开拍,一方面与近几年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有关,此外互联网在动漫传播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称,2016年动漫产业总产值为1305亿元;未来动漫产业将保持在每年15%以上的增速发展,预计2017年动漫产业总规模可突破1500亿元。

与动漫产业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动漫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其他文化行业相对薄弱。一位动漫公司从业人员表示,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资本变现率较低的产业之一。由于变现情况不乐观,很多动漫公司尽可能寻求多种变现渠道,通过动漫IP授权、影视转化等途径实现更大盈利。

徐林也认为,动漫产业盈利较难,很多动漫作品为免费播出,真正的内容付费模式还未建立。动漫公司作为IP方,通过资源置换或IP授权的方式与网络平台和影视公司合作,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将IP在电视剧、网剧、电影、游戏等领域多维度衍生开发,也是动漫公司获取变现回报的主要形式。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漫画行业报告》印证了这种说法。报告称,动漫产业主要的4种商业模式包括用户付费、虚拟增值服务、漫画广告、IP商业化,用户付费和IP商业化为重点。各平台积极探索用户付费模式,布局IP商业化,其中,拥有网络动漫平台的奥飞娱乐、腾讯动漫等公司手握众多优质动漫IP,成为漫改市场主要推手。

许多传统影视公司也加快布局“漫影游”联动,打造泛娱乐生态产业链,与动漫公司一拍即合。比如光线传媒的“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它从IP源头进行把控,全面布局电影生态圈,并延展到影视内容制作和周边衍生。华谊兄弟和童石网络成立的合资公司“角虫娱乐”计划未来挑选优秀的国漫IP作品进行多形态的衍生改编,并公布了系列片单。

实际上,早期电视荧屏曾出现过一些家喻户晓的漫改剧,包括《粉红女郎》《流星花园》《古惑仔》《双响炮》《地下铁》等。

改编困境

漫改剧进入了新阶段,但影视改编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近两年已播的漫改剧,电视剧《秦时明月》和网络剧《画江湖之不良人》播出后水花较大,但口碑出现两极分化:前者被网友广泛吐槽“毁原著”,后者则两季共揽近11亿点击量,口碑斐然。

其他几部漫改网剧如《我与你的光年距离》《奇星记之鲜衣怒马少年时》《器灵》《学院传说之三生三世桃花缘》则表现平平,并未引起较大关注。漫改剧在中国市场表现参差不齐,折射出动漫的影视改编困境。

“动漫和电视剧的创作形式、创作规律不太一样,电视剧艺术表现形式更丰富、更生动;此外,动漫作品受众相对年轻,以二次元群体为主,年龄层一般为15—25岁,电视剧受众大概在15—40岁年龄范畴,电视剧受众比动漫受众更广泛。”徐林表示。

因此,如何将原来动漫作品的二次元受众转化为更广泛的三次元受众(现实观众)成为制作公司在动漫影视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破壁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做漫画改编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命题。”沈佳表示。

这涉及保留与改编的平衡关系。徐林表示,“改编过程中,基本的世界观、人设和大事件不能变,这些是动漫作品之所以形成品牌的核心所在,尽量在故事背景、人物性格、语言风格、造型等方面保留原著精髓。做加法的部分是整体制作水平和内容的延展丰富,让粉丝有期待。”

《镇魂街》出品方之一、雄孩子传媒的CEO药军也认为,漫改剧制作上的技术呈现不是难点所在,观众喜欢一部漫画或动画,更看中作品的人物、情绪和情怀。在改编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些“核”很好地呈现。同时,漫改真人剧还要注意情节的起承转合以及故事的持续性推进。“如果将漫画一刀切地照搬过来,影视剧就会变成‘流水账’。”

《火王之破晓之战》制片人彭丹表示,想要把二次元的内容一模一样地让真人演出来,未必可以实现。“不见得100%的还原,而是要100% 最好的影视化,这中间不是等号。”

也有声音认为,漫改作品不能“一厢情愿”。“漫画本身就是适合年轻人看的东西,我们做漫改影视剧也是希望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给更广泛的年轻群体。”药军说。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清指出,影视公司“别贪多,稳扎稳打”,要精准定位,在争取原著党口碑的基础上,再往老少皆宜的方向努力,实现漫改剧跨代际传播。“实际上,那些不接触者不会因为你争取就看漫改剧,影视公司不如先将内容制作精良,俘获一批90后、95后群体,等作品口碑延展开来,自会吸引一些不接触或摇摆不定的人群。”

药军认为,动漫作品因为题材不同,改编难易程度也不同,比如校园青春题材的漫画相对容易实现与还

原,玄幻题材在还原度上就需要下一些功夫。整体来说,大部分漫画作品非常具有想象力,比较难真人化。目前改编成功的作品不多,多数漫改剧仍在筹备或制作过程中,还没有清晰的市场反馈。

“动漫改编是如何平衡距离感的问题。比如较为靠近生活的少女漫画,改编时就要更偏生活化,往三次元靠近一点;如果动漫作品整个世界观与实际脱离,影视改编时则应尽量保持二次元化。”沈佳表示。

目前国内动漫改编真人剧所面临的困境,还有来自原著粉丝的刻板印象。“一旦上了一款漫改剧的预告片,有些原著粉还没有看到成片就会本能维护原著。”药军表示。

市场前景对于漫改剧的市场前景,业界普遍看好。阿里大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内容评估总监张磊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国际数字版权管理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一组数据:目前有33部国漫改编影视剧,仅占顶级国漫总量的7.17%。在被改编的漫画中,男性向作品比例占82%,打上搞笑TAG(分类或标签)的作品占20%。他认为,目前改编电视剧和网剧的漫画相对较少,漫画改编电视剧市场开发空间巨大。

漫画和文学虽同为文化产业的重要IP源头,但是漫画在整体储量和影视化数量方面都相对较小。“网络文学改编还是主流,动漫改编更为小众。”戴清说。

曾经操刀网文IP改编的沈佳也谈到了网络文学和动漫两种形式影视改编的差异。“我以前觉得网文难改,做完动漫改编觉得动漫更难改。”沈佳说,网文给受众营造的想象空间更大一些,文字量、信息量比较大;动漫呈现的是直观的画面,内容承载力没有网文大。“对于改编来说,减东西肯定比加东西简单。”

彭丹也同意这种说法,“漫画故事架构庞大但支线相对简单,叙事不如网文丰富具体。对于编剧来说,改编漫画作品时要填充的故事线、情节比网文更多。但是,漫画给人带来的观感基本一致,而小说描写的内容在每个读者脑海里的想象都不一样,这又加大了改编难度。所以不能简单对比两者改编的难易。”

在内容丰富度方面,沈佳建议,编剧可以跟原著作者进行沟通,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者存在于原著作者脑中没有画出来的内容。她还认为,对原著精髓的呈现方面,人物选角也至关重要。

戴清非常看好漫改剧的未来前景,“被动漫养成的一代人的审美越来越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生成大批粉丝、原著党,而且大批年轻群体也迅速进入创作行列。”她认为,漫改剧是媒介融合生态下网络文艺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市场生态链的分支。网络文艺要强化自身内容创新的造血功能,除了借助网络文学IP,还要借力动漫大IP之力。此外,急速增长的市场也为年轻演员创造了更多艺术实践的机会。她强调,影视公司改编动漫作品时应更注重审美内涵上的提升。

“动漫影视化肯定是新方向,未来会有更多动漫作品被影视化。首先投入漫改项目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充足的资金可以支撑更工业化的制作体系;其次,制作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体系也会越来越成熟,以前很难改的动漫作品现在也有机会做了,《镇魂街》就是个例子。”药军表示。

市场对漫改剧抱有很大期待,一批漫改影视剧将陆续与观众见面。但是,徐林认为,动漫改编真人影视剧远没到爆发期,实际上当初《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网剧也是一种“尝试”,是对观众的检验。“动漫改编影视剧需要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出来,才能激发更多人的信心。”

“漫改剧的未来前景跟受众群体也密切相关。不看漫画的人也不会关注漫改剧。”沈佳说,“实际上,大多数漫改作品还在路上。等漫改作品出现一拨了,经过市场反思,再出一拨时就会更成熟。”

 

《醉玲珑》:开启双时空权谋与爱情

美剧《权力的游戏7》:龙石之战 浴血归来

《绣春刀·修罗战场》: 武侠电影再探索

《闪光少女》:“众口能调”的国产青春片

大鹏:在导演的路上越飞越高

暑期值得关注的七档新综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