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保镖》剧照(保利剧院 供图)90年代中期,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首英文流行歌,唱歌的是一位女性,她的嗓音高亢、激昂,时而温柔、抒情,音乐充满悲情和正义,即便是听不懂英文的人,似乎也能感受到歌者讲述的那真挚的感情,这首歌便是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演唱的《保镖》主题曲《我将永远爱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在那个电影院远不如今天普及的年代,凭两张单位发的《保镖》电影票似乎真的可以成就一段爱情,片中的男女主角,瑞秋和弗兰克,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影迷心目中“最完美的一对”。
不只在中国,《保镖》的电影选题似乎在全球都命中红心,在1992年获得了全球第二高的票房,那曲《我将永远爱你》,也在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格莱美、MTV等多项大奖。即便是2012年休斯顿离世后,人们还在她的葬礼现场播放了这首经典名曲,一个人、一首歌和她的银幕形象,似乎都永远地定格在了1992年。不久,为了纪念休斯顿,也为了怀念那个英雄时代和那段经典的爱情故事,伦敦西区的剧团把《保镖》改编成了一部现代的音乐剧,拿下英国戏剧劳伦斯·奥立维亚奖,因为《保镖》的音乐剧,并不是简单的还原电影。
《保镖》电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爱情故事,从今天的角度看,剧情够不上紧张,情节也有些老套,然而真正能让这部电影称为经典的,是“一触即发却没有触发”的简单爱情。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种族冲突仍不时发生,这部政治极度正确的电影似乎在当年打破了某种银幕观念,黑人明星与白人保镖,在爱情的催化下跨越了种族和阶级。
此外,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所饰演的男主因为职业所限,纠结于事业与爱情之间,作为一部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它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抒情,一切都是自然地由黑人明星歌手娓娓唱出。男演员科斯特纳在拍摄前极力推荐休斯顿翻唱琳达·朗丝黛在1975年录制的《我将永远爱你》,在听完后,休斯顿当即决定让制作人大卫·福斯特将这首歌改成曲风更为接近黑人灵歌(Soul)的流行曲。导演米克·杰克逊在片尾安排了彼时不寻常的半开放式悲伤结局,让影片充满回味和遐想,加之那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作为点睛之笔,都让《保镖》成为一部经典影片。
音乐剧版的《保镖》用一种类似于电影剪辑的舞台语言,重新演绎了这个爱情故事,转场和透视的切换甚至超越了平面银幕所能表达的语言,制作人大卫·伊恩(David Ian)和迈克尔·哈里森(Michael Harrison)认为,“如果只是把故事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观众一定会拿电影去比较舞台剧,然而舞台剧的优势和现场感,却是电影所不能带来的”。
于是,他们开始在阿德尔菲剧院彩排,邀来了《夺宝奇兵》的“奥斯卡编剧”劳伦斯·卡斯丹,以及《阳光男孩》的导演西娅·夏罗克等一起执导。伊恩带着一点遗憾说道:“事实上,在7年前我们就开始筹划这部音乐剧,当时的计划是邀请惠特妮·休斯顿亲自主演,然而,她的离开终成为全组150多人的遗憾,她甚至都没有机会来观看这部音乐剧的上映,2012年,在《保镖》上映20年后,也正是休斯顿刚离世不久,我们在伦敦西区迎来了首演。”
选角曾让伊恩和剧组头疼,因为能找到一位媲美休斯顿的黑人女歌手并非易事,伊恩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瑞秋,让她来演绎今天的保镖故事。”于是,著名演员希瑟·戴德利(Heather Headley)、格洛里亚·奥尼蒂里(Gloria Onitiri),歌手贝弗莉·耐特(Beverley Knight)、亚历山大·伊梅尔达(Alexandra Burke)等人先后成为瑞秋的扮演者。卡罗尔·斯坦奈特(Carole Stennett)最初饰演的只是卡罗尔的妹妹,在一系列演出后,剧组发现了这个年轻的女孩唱功竟然比“姐姐”还好。
斯坦奈特觉得扮演瑞秋,试着成为休斯顿,很像小时候的一个梦,休斯顿曾经是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偶像,如今却可以像她一样,站在舞台上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饰演一出充满音乐的《保镖》。“这不会是什么压力,反而像个动力。”斯坦奈特说,“我觉得《保镖》的观众应该更加关注改编,注重剧情,因为我们所表演的是今天的故事,不过,爱情英雄主义就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虽然科技和世界变得很快,但是有些观念,比如爱情,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难以撼动的,我觉得《保镖》的重现会引发起一些关于爱情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