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华门,沿着金水河,穿过小半个故宫,来到寿康宫南小院。推开木门是一处避风阁,连接着几间不算大的办公室。和普通的写字间一样,办公桌上放着电脑以及大量文件和书籍。唯一的不同是,专业研究资料与文献书籍塞满了整面墙壁的书架。这里原是寿康宫的厨房,如今是故宫博物院新媒体团队的办公室。
不到8点,这里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擦亮一件尘封许久的东西
在故宫博物院,“新媒体团队”的正式名称是资料信息部数字传媒组,主要负责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群、微博、微信与移动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等网络媒体的策划、发布、运营与维护,小组成员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历史、英文、考古和设计等。
资料信息部成立于1998年,部门成立的初衷,是利用数字化手段,记录院藏文物信息。随着数码照片积累得越来越多,他们开始着手建立数据库。逐渐地,这个部门覆盖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大,但运用数字技术记录古建筑和文物信息,始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的全面数字化始于2000年,随后,官方微博、App、官方微信也陆续上线。
郭珽是负责线上业务的数字传媒组组长。2002年,她大学毕业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当时主要负责网站的运营和维护,是团队里最早“入宫”的成员。“可能每个北京孩子都多少有点故宫情结吧。”郭珽说。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最初走进这里还带着或多或少的“误打误撞”。比如郭珽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负责App项目的庄颖本科是英文专业、硕士专业是美国文化研究。只有“微故宫”(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统称)的负责人张林的学术背景是考古学,但研究方向也并非紫禁城所经历的明清两代。时至今日,这座旧宫殿对于他们来说有太多的不一样,而他们更是每个人“一专多能”地担任着几项工作。
有着600年历史的紫禁城因为这群年轻人的加入,通过移动互联网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通过社交媒体,人们看到郭珽、庄颖和张林心目中的故宫。也正因如此,“故宫活起来了”成为这几年许多人的看法。传统文化被一个个全新的渠道传播,以活泼新颖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屏幕上,像是把一件尘封许久的东西擦亮后拿到人们面前,让人眼前一亮。
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世界上每年接待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最受瞩目的世界遗产地之一,故宫博物院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故宫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故宫微博”全然没有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相反却是格外亲切。
谈起“故宫微博”的诞生,郭珽说那是大势所趋。“那会儿都在开微博,我们自己也玩儿,故宫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郭珽也表示,现在主管资料信息部的冯院长就是当时“故宫微博”的第一任小编,“他可以算是故宫新媒体第一人。”
“一看这就是故宫!”许多人看到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时会有这样的印象,而这就是郭珽和组员们希望达到的效果。
开办“故宫微博”的时候,确立了让公众能更全面地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想法。展示故宫丰富的馆藏资源也一直是“故宫微博”发布的主要内容。同样是展示,在新媒体时代,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板起面孔”说教,也可以俏皮地拉近距离。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大家开始把文物介绍做成“#春日话明媚#、#夏日话清凉#、#秋日话缤纷#、#冬日话温暖#”的系列话题;把故宫美图系列的视觉效果确定为一种相对明快的诗意表达,具有故宫元素的相对高饱和度的色彩被广泛应用;把大量紫禁城的美景图片以“爱上这座城”的话题定期发布……紫禁城的美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
“我们希望‘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把我们的数字产品和社交平台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让大家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很故宫’。”郭珽说,“这是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得到认可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一直存在着,“毕竟这是故宫,在一些问题上我们确实还是要‘较真儿’一些。”作为科组的负责人,郭珽说。
郭珽(右一),数字传媒组组长,2002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庄颖(左一),App项目负责人,2008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张林,“微故宫”负责人,2014年进入故宫博物院。
庄颖(左)与同事沟通App产品中遇到的问题。
数字传媒组的实习生在书籍中查找展品资料,为“故宫微博”发布的内容提供素材。“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切口”
2012年下半年,随着移动数字媒体的普及,故宫博物院有了新的计划:做自己的App产品。2008年“入宫”、时任故宫博物院英文网站编辑的庄颖参与了策划工作,这就有了后来的《胤禛美人图》。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到故宫在招英文编辑,就想报名试一下。”美国文化研究专业毕业的庄颖就这样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她也坦言,像大多数人一样,在报考时并不了解故宫博物院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甚至有亲戚问她是不是去当导游。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故宫博物院一直努力让公众意识到,故宫博物院不仅仅是一大片古迹,更是一座有丰富馆藏博物馆的原因。而通过移动数字媒体手段,是很好的方式。庄颖说:“我们的第一个App产品就是推荐故宫众多藏品中的一个。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从它深入进去,最终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故宫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
很快,切口找到了。2013年5月,故宫的第一款App产品《胤禛美人图》上线。
这是一款文物鉴赏类App,以一套12幅的清宫旧藏美人图为基础进行创作,风格清雅别致,不仅能让观者欣赏到画作,还引领观众走入旧时美人“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的日常生活,而美人周围的家具、摆设等也可以被读者逐一点开,探其究竟。这款App的开发是基于故宫博物院专家们对《胤禛美人图》的深入研究,使这款产品有了丰富的“料”,在新媒体时代,足够吸引眼球。
这个初试啼声的作品,上线两周,下载量超过20万,并获得了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2013年度优秀App”。“当时,我自己甚至都还没有iPad。”庄颖笑着说。
移动数字媒体普及后,大多数博物馆会选择将导览性App作为首选,而故宫博物院则不然。“我们做了很多调研,虽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我们觉得第一个产品就做自己无法掌控的,如此大的规模,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庄颖说道。
先后负责《胤禛美人图》《清代皇帝服饰》《每日故宫》《故宫展览》和《故宫社区》5款App产品项目开发的庄颖,在提起最近的一个产品《故宫社区》时说:“《故宫社区》确实和之前的都不一样。”
《故宫社区》是一个全新形态的博物馆App,用户可以基于故宫的传统建筑元素,创造一个线上的虚拟城市,以现代的方式体验古典文化生活。而像这样的概念在国外博物馆界也刚刚提出。
经过庄颖和科组的努力,2017年5月,《故宫社区》正式上线,在产品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单院长常说,线上产品最重要的是用户是不是真的喜欢。所以,我们推出第一款App的时候,他也许并不是那么了解这款产品,但他可以听到用户的反馈,看到用户真的喜欢,会鼓励我们继续做。”庄颖说道。
如今,这个科组依然不断地向各个方向进行尝试,从先后上线的9款App,到尝试各类新颖数字技术与故宫相结合的可能性。近期,第10款App即将上线,郭珽透露,这将是一款“有故事”的App。
在《故宫社区》App发布会后,团队主创人员的合影。 摄影 张林
“希望最终能让大家爱上故宫”
摄影与新媒体密切相关。2014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张林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御用”摄影师。在此之前,因为热衷在博物馆里进行摄影创作,张林已经收获了一些“粉丝”。如今,他负责“微故宫”运营的同时,也没有放下摄影这项特长:那些触动了许多人的故宫美图,大多出自张林与另一位摄影师之手。
“我学的是商周考古,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了解的并不多。”起初连明朝有哪几任皇帝都说不全的张林,在来到故宫博物院之后发现,这段历史其实很有意思,这座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
回想起刚“进宫”不久第一次“交作业”,张林用“很惨”来形容。“那时候我是按自己的理解去拍照。我觉得故宫是一座经历了六百年风云的城,应该着力表现沧桑感,所以我总是喜欢拍一些破旧的角落。”但随着与郭珽不断沟通,张林意识到沧桑和历史感只是一方面,并不是故宫的全部。
不久,一张张故宫“美图”逐渐通过网络传播开了:从玉兰“迎春”、六月游鱼睡莲,到落英散尽、金黄挂满枝头,再到大雪覆满宫。
“进宫”3年多,张林去过故宫的许多地方,也拍了很多照片,而2015年冬天拍的那场雪则是他自己最满意的。那场雪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气放晴又碰巧赶上周一闭馆,张林和另一位摄影师申请拿钥匙去拍摄三大殿。“只有我们两个人站在太和门下面,看着银装素裹的太和殿广场,阳光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非常美。”
那两条雪中紫禁城的微博也反响空前,两条转发超过20万次。“现在一遇到下雪或者预报有雪的时候,网友就在微博上留言,催我们赶快上照片。”今年2月,北京预报有雪的一天,张林“主动”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已经在拍了,各位不用私信了。”
这些照片“广告”效应显著,有一年的大雪天,刚过中午,每日8万张的故宫博物院门票就售罄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每到春天,配着诗词,“微博故宫”就变得繁花似锦。在“微故宫”,受欢迎程度能排进前三名的一定少不了赏花系列。“我原来不认识这么多花,都是后来恶补的。”曾经对花卉知识了解甚少的张林,现在对于故宫里的花已经能做到如数家珍。几年的寻花经历让他脑海里仿佛有一张地图。
近些年故宫很火,但对于数字传媒组的年轻人来说,仍然任重道远。“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故宫还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但事实上,故宫是一座博物馆,景点并不是它最主要的属性。我们希望能用‘风花雪月’的美图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大家,再引导大家关注故宫的其他信息,最终爱上的是‘故宫博物院’。”张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