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投资与合作

许小林:做中国最好的医疗基金

作者:本刊记者 简越

文 | 本刊记者 简越



2014年3月25日,是许小林会永远记住的一天:那一天是他的39岁生日;那一天他卸下了建银国际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的担子,以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的角色登场;那一天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第一条内容:“特别的日子,选择向过去一段难忘的岁月告别,开始向新的一段自由的人生启航。”

投身建银国际:无悔的十年

2004年,建银国际成立,总注册资本为5000万港元。当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在海外上市,建设银行率先在海外组建了自己的全资投行。当时受商业银行管理规章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在国内设立自己的投资机构,因此所有商业银行的投资机构和投行总部都设在香港。

2005年,建银国际正式组建团队开始招人。当时,许小林在长城证券并购部任总经理,已经成功完成四个IPO承销案例,业绩非常漂亮。建银国际执行总裁胡章宏找到许小林,希望他加盟。

那时候,许小林刚考上保荐代表人资格,即使不干活,每年也可以拿到100万元的签字费。去建银国际,眼前的这一切都要放弃。“当时也是义无反顾,因为可以去香港工作。”当年,许小林正式加入建银国际,工号37。

尽管建银国际是建设银行下面唯一的投资平台,但毕竟是新进场者,在市场上还没有名气。许小林加入团队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改PPT,给建行各地分行的客户经理做宣传。“当时建行在哈尔滨、常州等地有几个培训中心,我们去那里给一些大业务的客户经理介绍,告诉他们建行跟建银国际是什么关系,我们能做什么。”许小林回忆道。

依靠建设银行在香港积累的优质客户,建银国际凭借给客户在香港上市之前的融资提供服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从外围环境看,2006~2007年正处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前,香港正逢连续五年的大牛市,项目投资的竞争不像现在这样激烈。

“我们很好地赶上了那个时候。”许小林回忆说,2007年下半年,无论内地市场、香港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宏观形势一片大好。尤其在A股市场,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727点一路飙升到6124点,成为一个前无古人的时代。

由于经济形势过热,依靠投资拉动的企业的增长风险加大。政府也觉出给经济刹车的必要,开始收紧信贷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这意味着建银国际最擅长的基建行业内的企业成长、上市机会各方面都会大受影响。另一方面,当时建行总行在研究给建银国际注资,建银国际自己也在申请在香港增加同业拆借业务。资金越来越多,建银国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下一步往哪里投资。

积极转型

“国家的信贷调控给我们过去最擅长的项目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也是我们选择医疗健康产业的原因。”许小林说道。

2007年,建银国际开始研究新的投资方向。那一年,中国的人均GDP是2652美元,当时业内普遍预计2008年这个数字肯定会突破3000美元大关。人均GDP增长意味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当时大家都在思考,国内的人有钱之后会怎么花。过去没钱的时候,人们更多关注解决就业问题、温饱问题,有一定的财富之后,会更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教育,在这块的投资只会增长不会减少。”这是许小林当时做出的一个逻辑判断,文化和医疗因而成为建银国际当时考虑的两大战略方向。

经过一系列的实际研究之后,建银国际的目光落在了医疗健康行业上。2008年底,公司在香港召开了一次会议,正式确定以人民币产业基金的方式投资这一行业。

在当时,看好医疗健康行业的机构绝不止建银国际一家,高盛、摩根大通、美林等国际大投行在香港的分析师也十分看好这个行业。只是他们大部分都停留在研究阶段,真正开始以产业基金方式或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投资的很少,这也是这几年中建银国际被赞誉最多的一点。“不仅说了还真地做了,当时是真地下了决心。很多人觉得当时我们的决策还是比较英明的。”提到这一点,许小林很是自豪。

2008年,可怕的金融海啸突袭而来。在香港和北京两边不停奔波的许小林对此感触颇深,“在北京对金融危机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但香港受到的冲击很大。”香港是亚洲的一个重要金融窗口,美国的各大投行在那里基本都设有分支机构,很多投资人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对建银国际而言,金融危机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很多客户因为担心存在外资银行的钱随时会变成不良资产,纷纷把钱转到中资金融机构,建银国际的开户数量也一路激增。“当时我们在中资机构里面,属于势头最猛的。”许小林回忆道。

金融危机的另一个正面作用是让LP们看到了医疗行业的前景。“全球都在讲,在金融危机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健康,很多二级市场投资者都在买医药股票,当时也不知道金融危机会持续多久。此时,当我们对一级市场的投资人讲要做一个医疗基金的时候,他们就很认可。”许小林说道。




搭建框架

2008年,许小林从香港回到北京,全权负责医疗基金的设立。当时有很多人质疑他的决定,因为建银国际在香港是做直投,不需要募资也不需要独立的团队,但是做基金就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司,需要建团队,需要募资,要按照运作基金的一套程序去做。

回北京后,总行给了许小林的医疗基金团队下拨了几百万元前期运营费用,此后的运营就要靠他们自己了。“这种情况就像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考虑。”许小林打趣道。

很多事情,冥冥中就有巧合。2009年4月6日,许小林接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产业基金批文,当天也是新一轮国家医改方案正式公布的日子。9月23日,建银国际正式举行了医疗基金的成立仪式。

当时医疗和金融的结合还是非常新的一个领域。许小林介绍,在跟主管部门交流的时候,基金还被误解为是做一些公益事业,比如支持卫生部解决基层医院的配备或医疗下乡活动等。

此外,当时国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也还缺乏了解。在美国和欧洲,95%以上的基金都是采用合伙制,但国内还是以公司制为主,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投资文化和资金来源跟美国存在很大不同。当时,国内大基金的投资人以国有机构为主,而国有机构对合伙人制度的认识并不充分,合伙企业法对它的保护也不够。国有企业出钱以后,如果采用合伙制,钱交给GP管理以后,除了一份协议以外,投资人没有任何参与权,甚至没有股权。“从国有企业的分管领导角度讲,这是很难接受的。为了让他们放心,就采用公司制,可以让他们获得真实的股权。”许小林表示。

公司制最大的问题在于会有很多资金沉淀,不能严格地跟项目进行匹配。“项目来源多的时候,如果有10个项目可投,资金注入的速度就会很慢。但如果提前注入资金,比如先打30%的款到账上,又会发现一时花不了,会有很多的资金闲置,带来一些负效应。”许小林介绍,当时建银国际的这只基金,外部有五个核心的投资人,出资最多的达8亿,最少的也出了1亿元。但权衡再三,许小林还是选择把基金设为公司制。

作为中国第一只把医疗行业作为最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基金,从正式拿到国家发改委批文开始,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一次募集到27亿,这对于一个全新的团队来说实属不易。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募集,跟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也跟建银国际从2007年就着手开始准备有关。一个新基金的募资通常要提前一年左右做前期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基石投资人,这对基金后期募资非常关键。我们当时的第一家基石投资人是长江电力,后来在基金管理方面,给它的各种权益配备也是最高的。如果没有第一家,后面不可能设起来。”

组建团队

在基金募资筹备阶段,许小林领导的团队一共只有三个人,连办公室都没有,待2009年拿到批文时也只有六个人。“募资还没开始,不可能先把20个人的团队放在那里,大家都是讲经济效益的,在人员方面控制比较严。”许小林表示。

随着基金建立、募资的法律程序完成以及首期10亿元资金到账,许小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么把钱花出去,当时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完善团队。许小林一面在北大医学院、协和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等知名机构寻找合适的人,一面邀请美国优秀医疗基金的几位中国区负责人加盟。

“股东资源、行业分析都是虚的,最终要有一批专职的、能磨合在一起共同做这个事的人。”作为专业性的行业基金,寻找复合型人才非常重要,“像我们学金融出身的,要成为医疗方面的专业人士是很难的事情。”

为了弥补对医疗行业本身了解的欠缺,许小林一直力主做的事是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顾问团队,“一年400万元顾问费,一般的基金根本花不起。”建银医疗基金顾问委员会由14位专家顾问组成,委员会名誉主席分别由钟南山院士和卫生部原副部长何界生女士担任,主席由原总后卫生部部长白书忠少将担任;高级顾问包括: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韩德民,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少将军衔主任医师陈晓红,时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小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知朋等。

“有这样一支专业的外部团队,对基金的布局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这些顾问还是一些重要项目的信息来源,这是很务实的一个作用。虽然他们不能帮你找项目,但至少可以帮助你把PE降低一两倍,从这里估算你给他们的顾问费,还是比较划算的。”许小林表示。

那个时期,基金正好赶上创业板开板的好时机,所以业务发展非常快。许小林当时跟建行董事会讲,三年内基金规模可以做到50亿元,五年可以做到100亿。大家听了都觉得他过于乐观了,但实际上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基金规模已经突破百亿。“赶上大时机的时候,只要路子走对,再按照市场化机制用比较好的人,加上建行本身就有品牌优势和客户基础在里面,业务上规模是很快的。”许小林总结道。

作为建银整个基金体系的创始人,许小林为它付出了很多心血,这种感情是深刻的。在建银国际投资的几百个项目中,许小林亲自参与的有七八十个,实现上市的有二三十个。

选择离开

尽管大家有共同的梦想,希望把建银国际的医疗基金打造成为中国最大、最好的医疗基金,但人心的长久凝聚毕竟不能仅靠一个梦想。

国有企业的体制中,最难跟市场接轨的就是激励机制:基金管理团队没有任何股权。另外,也解决不了跟投问题,“这在外资基金里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一项权利,但是我们也做不了。”许小林介绍,来自体制的问题,在基金的快速成长过程中被暂时搁置在一边。

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基金引入了建行总行的一个风险管控机制,变成以风险管控为主。这样的投资风格让团队的专业化能力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快速发展的业务来支持,将难以留住这些人才。

许小林离开建银之前,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花费三五年时间带出来的核心投资总监流失比较严重。“从他们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讲,离开会有新的发展,但对基金来讲损失是巨大的。”离开建银国际的这些核心骨干,大部分去了其他投资机构,比如君联资本、深创投、中信产业基金、华润等等,有的自己创业做基金,有的跟国药等大公司合作做专项基金。

不管哪个行业中,复合型人才总是最稀缺的资源。“以医疗行业为例,既懂医疗又懂投资,有三个以上成功案例,从投资、投后管理直到退出都完整经历过的人,在中国不超过200位。如果这样的人又是从大机构出来的,在市场上会非常抢手。升职、加薪是很现实的诱惑,你不能永远靠兄弟感情来留住他。”许小林感慨道。

许小林说,在建银国际他最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胡章宏,一个是王贵亚。“是胡总让我进入建银国际,授权让我筹建建银的人民币基金平台;贵亚总作为总行的部门领导和建银国际董事长,在基金的具体设计上给了我很多支持。非常感谢建银国际这个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没有赶上好时候,就没有现在的我。也不会有人觉得我们今天做得不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投资机会。”他由衷而言。

作为医疗行业中第一只专业性人民币基金,2016年,建银医疗基金将迎来丰收期。大规模的投资,意味着基金的绝对回报将非常惊人,许小林自然对此很清楚。但离开建银国际之前,他还是主动放弃了在之前投资项目的所有收益,包括之前的几百万预留奖金和项目分成。

“放弃也没有那么艰难。”对此,许小林只是一笑而过。

创立华盖资本:抓住医疗大机遇

许小林能下决心离开建银国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看好医疗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通俗地说,过去20年,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有一个行业,无论它的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平均每年都增长两位数以上。”他表示。

中国医疗行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刚过5%,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6.5%~7%。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几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因此医疗市场非常广大。未来,政府对医疗的投资也会只增不减,这对投资人来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对产业而言,新医改、GDP增长、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包括慢病的增加、寿命的增加,都是发展机遇。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健康医疗行业会有一个黄金发展期。”许小林说。

新的旅程

“‘华盖’这个名字,是我从别人那里‘窃取’过来的。”许小林笑言。华盖创意是国内最大的图片公司,其创始人跟许小林是很好的朋友。当时,两人聊起各自的工作,对方觉察到许小林一直都不在状态,就建议他一定要改变,可以离开国有机构,自己做些事情。他告诉许小林:“虽然创业很辛苦,但是过程很快乐。”当时桌上正好放着华盖创意的名片,许小林脱口而出:“这个名字就当是你送给我新公司的礼物吧。”

“华盖这个名字,虽然不是很洋气,但是容易让人记住。人家会好奇为什么取这个名字,这是我的第一考虑。”回去之后,许小林认真查了一下“华盖”的意思。华盖,最原本的意思是指古代君王出门时张在头顶或车上的华丽伞盖。

“我觉得这个寓意挺好,因为做投资就是要给被投企业挡风遮雨。我要起到华盖的作用,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为它们保驾护航,这是一个投资机构应该起到的作用。”基于这个意思,许小林决定就用“华盖”这个名字。

2014年3月,许小林正式离开建银国际,全身心投入华盖资本。好像一切又回到了筹建建银医疗基金的那些年,只是这次没有了闪亮的光环,会更加辛苦。

比如华盖资本曾经想投的一个项目,之前许小林帮助过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所以获得了一个最好的老股转让条件。但当许小林把投资理念分享给华盖资本的LP时,对方却针对这个投资计划提出了很多质疑。最终,许小林放弃了这个投资计划。事后不到一年,这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市值涨了近三倍。许小林不无惋惜地说,如果这个事情做成,一个项目的收益就能让基金拿回1/3的本金。“而好处是经过这个事情以后,LP对我们的认同感提升了很多。”许小林表示。

抵制诱惑

一个新基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诱惑:某个非常有钱的大老板,会从各个方面向新基金展示他的实力,他会提出给基金募集超过50%的资金,而交换条件是参与基金的实质决策。这样的LP,许小林已经拒绝了两三个。

这样的拒绝并不容易,但许小林很坚决,“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是要规模,要快速扩张,还是要扎扎实实做好一件事?要知道自己是要钱,还是要一个理念相投的合作伙伴。跟这样的LP交流的次数越多,你越会发现双方的理念相差甚远。如果拿了他的钱,投资决策和效果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就成了饮鸩止渴,相当于自己身边埋了一个炸药包。”




GP对LP暂时的妥协,最终伤害的还是LP的利益。“我们有时候是好心:你给了我这么多钱,想参与投资决策,于情于理也说得通。而一旦真正参与之后就会发现,大家的理念是很难融合的。”许小林表示。因为做实业成功的人,肯定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这种自信会让他形成并坚持一套自己的理念,但这套理念往往只是专注于一点。而基金有它自己的投资策略,要从大局着眼。这样一来,双方在很多事情上就容易产生分歧,这种分歧最终不一定会否定投资计划,但时间上的迟疑会导致投资时机的丧失。

“如果我们选择跟大公司合作,拿到三五十亿资金不是问题。但这样做的话,跟以往做的事有什么区别?只是个人利益增加了,机制上没有任何改变。”许小林说道。

是要赚钱,还是要干自己的一份事业?许小林针对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我想来想去,发现自己最大的诉求不是赚钱。如果我现在急着赚钱,现阶段就不会给自己定最低的工资,不会什么条件的酒店都住,什么等级的舱位都坐。我也有改善生活的需要,但现在这不是主要问题。”

对于现在的华盖资本来说,基金规模并不是第一位的,取得投资决策的自主权才是重中之重。华盖资本的投委会成员全部是团队成员,管理公司股权也都是以团队为主。这是做基金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

在建银国际的时候,许小林对整个医疗大健康产业都有投资,包括医疗器械和耗材、诊断试剂(含生物试剂)、医药商业(流通)、医疗服务、原料药和化学制剂等领域。在医疗产业中,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的业务可以同时涵盖这五个方向,如果跟某家上市公司合作,基金的投资方向就会受到约束。

“我将来要做中国最好的医疗基金,一定要在全行业布局。当你投得越来越多,形成产业链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产业链上下游互补的优势。”许小林分析道,每一个基金都相当于实验,每一个项目也是实验,在时间成本方面是没有办法投机取巧的。许小林愿意牺牲短期利益来换取长期利益,这种长期利益不仅包含金钱,还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很难被替代的。

“当华盖成为中国最好的资产管理机构,成为在每一个细分领域举足轻重的投资机构时,一定会有很强的成就感。那时候,个人收入的增长也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许小林表示。




首要优势

目前活跃在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VC/PE机构可分为四类:一是外资机构,以奥博(Orbimed)、维梧(Vivo Venture)等为代表,纯粹做医疗基金,而且擅长早期投资。有的合伙人是医学博士,对医学领域的前端技术研究很深,擅长给企业做品种的引入;二是银行系机构,以建银医疗、光大医疗等为代表。它们有较大的资金规模,被投企业在后续融资时也较有优势,而且银行系基金一般还有很强的政府关系;三是民营上市公司,以复星医药、正大制药等为代表;四是大型国企,以华润、上药、国药等为代表,后两者以产业整合为主,间或也做一些财务性投资,而且周期非常长,一般在十年以上。

其他兼做医疗投资的机构包括红杉、启明、北极光、九鼎、达晨、深创投等。这些机构都有关注医疗的团队,它们在医疗领域投资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在早期创投或者在其他领域投资时形成的品牌和后期服务的优势。

面对这些竞争者,华盖资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这是许小林必须回答的问题。

“我们是中国最早的人民币医疗基金的团队,我们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细分方向都有成功的投资经验,我们投资过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我们理解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里有切实落地的资源,这些就是华盖的核心价值所在。”许小林表示。

人比机构更重要,这是投资行业的基本规律。一般在行业里排名靠前的企业,创业团队都会比投资人更多地了解细分行业。对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细分领域里同业的发展情况、技术发展趋势等。“这是投资人可以给被投企业带来经验和价值的方面。中国的民营创业者非常自信,但是在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的阶段不清楚整个行业的生态,不知道哪些因素对它构成最大的威胁,也不知道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许小林表示。

一个成功的基金,除了要在投资和布局上有适当的超前眼光和意识,还要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基金竞争力的根本在于专业投资人才和给被投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在许小林看来,如果不在行业上专注,就不可能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务。“实业企业找投资机构,就是要实现‘实业加资本’的目的,资本的服务是最基本的。”


在战斗中学会战斗,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建银医疗工作八年,从医药到器械,从医院到医疗流通,从保健品到移动医疗,许小林在全产业方向上都有过投资经验和成功案例。他清楚各个细分方向的企业排名和未来发展趋势,能够给未来的被投公司提供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中国整个医疗的大产业链上,还是要做全产业链的投资才会形成优势。比如一个做药的企业,这个链条上我们都有投资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帮它引入产品,加快药监局的批复进度,在产品上市后打开销售渠道等等,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许小林说道。在他看来,相比其他产业,时间是医疗投资领域最大的门槛。培养一个懂经济的人有四年就够了,但是培养一个可以独立执业的医生至少需要十到十五年;一种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再到药监局批准,少则三年,多则十年,这是必须要经历的时间,因为它涉及人身安全。一旦在这个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就在时间方面获得很好的保护期。

“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积累,这是其他机构在短期内很难逾越的。我们有这个先发优势,只要在这个领域持续精根细作,就很难被超越。”对此,许小林很自信。

团队的价值

“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信任’二字,人家把自己的现金财富交给一个独立第三方进行管理,我们必须提供能赢得对方信任的盈利模式。跟以往相比,一个最大区别是,在华盖资本的基金里面,LP不参与决策,全是团队决策。这样一来,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信任的感觉。”许小林表示。

到目前为止,许小林都没有请过猎头公司,也几乎没有发过公开招聘信息。团队成员或者是曾与许小林磨合多年的同事,或者是身边朋友推荐的。现在,华盖资本团队有将近20人,其中大多来自建银国际和高盛。

华盖资本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医疗健康,文化和TMT也是关注领域,每个方向上的投资都是由在行业中有三五年资深经验的同事负责。

对于一个新基金来说,建立品牌有多种手段。深耕细作一个细分领域是一种方式,选定一个主要投资方向,同时把部分精力和资金配置在其他领域也是一种方式。“投资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比如投资人把资产配置在影视基金之后,他可能希望去剧组探班,可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做群众演员的机会。这样的基金,既能给投资人赚钱,又能给他们带来附加价值,他们是非常愿意参与的。”许小林表示。

许小林说,基金找到好的团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一个人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的时候,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巨大的。目前华盖资本的内部分工是:许小林主管华盖医疗基金;影视基金由曾是建银文化基金负责人的陈春柳负责;创投基金由王宝华负责,他曾在麦顿投资(Milestone Capital)任董事总经理。这两人都有十多年的行业投资经验。“我们的创投基金,我只是在募资阶段帮一点儿忙,投决会也不参与。我们给宝华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做这个事情,现在做得非常好,肯定会赚大钱。”许小林说道。

2014年,华盖资本投资的电影《心花路放》取得了高票房,基金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我们的影视基金规模不大,但是一旦抓准了好的项目,它们给基金带来的品牌宣传度和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

尽管是一个新机构,华盖的创投基金却可以在当年申请国家引导基金的众多机构中第一家获得投资,而华盖医疗基金注册手续的审批也只用了三天,这些成果都是团队能力的体现。许小林相信,华盖资本未来可以做到最好,这种自信就来自团队。“现在我们的团队非常好的一点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想,相信能够比过去做得更大。每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做成别人没有做成的事情,都非常有成就感。”

投资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很高,吸引人、留住人都很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许小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你可以让他们的收入更高,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你永远给不到最高。当你一时给到最高的时候,一定会不堪重负,最后还是损害大家的利益。”许小林认为,最核心的还是企业文化,要让员工感到在这里工作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快乐,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金钱上的回报。当他们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这种快乐感觉的时候,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不用担心员工走掉,也不用担心将来吸引不到人。”许小林表示,“华盖团队的整体建设,未来也会是我最主要的工作。”

把脉医疗投资

投资医疗产业这个大方向已经确定,而要保证项目跟基金周期匹配并且能盈利,分析细分行业的投资重点、具体投资阶段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小林结合具体实践对医疗行业五个细分方向的投资机会作了分析:

一是医疗器械和耗材。目前,价值1000万元或500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主流还是靠国外进口。现在诊断已经非常依赖仪器,“医学的进步在最近十年都是设备的进步,越来越先进。”许小林说道。

目前国内还没有大型高端设备的投资机会,但一些低端的设备有大量的投资机会。比如深圳的迈瑞,虽然核心研发不是它的优势,但是通过自主做一些产品卖到第三世界国家,在国内、在全球市场上已经做到第一。“还是有一些技术优势的,在基层市场里面也有非常好的机会。”许小林分析。

二是诊断试剂,包括生物试剂。医用试剂行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虽然发展相对较晚,但远超国际发展速度。在诊断试剂这块,目前国内应用非常少,很多都是实验室和医院的少量采购,但是已经有一些初创期企业开始研发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整体来看,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发条件与国际先进水平最为接近,这个领域的技术门槛也较高,有更诱人的发展机遇。生物制剂是一个新兴行业,一旦投资成功,回报率相当惊人。建银国际投资的国内一家做狂犬病疫苗的企业,现在已经占领了全国70%的市场。初期投资是三四千万元,去年该企业的利润达到6亿元。

三是医药商业(流通)。国内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但还是要慎重。行业大的发展趋势是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兼并收购力度加剧。“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培育两三家利润在50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疗企业,培育20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医疗企业,余下企业未来基本属于被收购和兼并对象。

“如果关注的是一个县级医药公司,或是只有几十个门店或几个批发商组织的一个公司,这种投资的目标是将来把企业卖给其他大企业,自身想做到IPO会很难。”许小林分析。另外,对于三年内销售做不到50亿元以上的医药流通企业,投资时要慎重。这是由行业的毛利率决定的,按照1%~2%的利润率计算,销售额在50亿元的公司很难维系扩张。“这块一定要关注区域市场的龙头,会有机会。”

四是医疗服务。许小林看好公立医院的长期改革与发展,可以投资周期长的大型产业公司、上市公司,他也看好专科医院的发展机会,特别是以“高端+连锁”为特点的一批专科医疗服务机构。但是对公立医院近期的改革前景,许小林还是持保留态度,因为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人际利益之争。




五是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这个领域在国内发展得相对成熟,企业数量众多,但缺少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在国内做化学药物的企业,基本是到国外科研院所购买技术,大量新药的原创性研发都是跨国公司完成的,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非常少。

“这样的企业短期成长性比较好,适合做财务性投资。对西药市场动向跟踪能力很强、信息掌握很全面的企业,像上市的海正、恒瑞,总能先于别人拿到一些市场需求量量比较大的西药生产项目,这样的企业也是比较有价值的。”许小林表示。

至于中药(中药饮片、注射液、中成药)行业,因为行业标准化和国际化的程度都还不够,投资的风险与机遇共存。许小林看好拥有独家品种、有特色的企业,也看好在中药国际化领域领先的公司。

至于大健康领域的其他投资机会,保健品行业的监管尚不规范,但未来潜力巨大。过去的红桃K、脑白金等产品都可以做到80亿~100亿元的销售,用户遍布全国,但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遭遇着保健品监管方面的挑战,一旦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不过,机制相对清楚、营销有特色的公司,或者与日常消费行业结合的大健康领域公司(食品、茶、饮料、酒等),还是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虽然互联网进入医疗行业相对晚,但已经是大趋势,不关注移动医疗必定被时代所淘汰。“其实互联网已经渗透了我们关注的五个细分方向。”许小林介绍。比如医药流通领域,无论零售还是批发,线上销售取代线下一定是趋势。按照美国的情况,现在线上是40%,线下是60%。中国的情况,现在线上销售只占1%~5%,存在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医疗服务方面,只要解决医生多点执业和医生自由执业的监管问题,再让医保覆盖互联网端的消费,互联网改变传统医院和医疗服务就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目前的互联网医疗业务的企业中,有些是平台类,有些是垂直类,还没有看出谁有成为下一个BAT的潜力,大家都处在盈利模式的摸索过程中。我们也在关注移动医疗,看好懂医疗的人用互联网手段做事,因为移动医疗最终要解决的还是医疗问题。”许小林表示,“这里面会有大量的机会。生物医药、器械国产化、医疗服务、移动医疗这四块是我们重中之重。”

中国医疗行业最大的问题是集中度偏低。不管哪个细分行业都规模偏小,几乎没有大公司,即便是几大上市公司也比美国的大公司差距甚远,未来行业集中度亟待提高。这个集中的过程与资本市场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溢价空间。

“我们对医疗行业的判断是,过去二十年房地产行业红红火火的发展就是未来二十年医疗行业发展的写照。医疗行业中一定会诞生一些中国巨富。”许小林预测。

在许小林看来,投资医疗行业除了可以获得商业回报,本身还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我们推进新药的研发、器械的进步、医疗服务的发展,扶持移动医疗公司,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医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医疗难题。这样意义深远的事业,我们当然愿意长期耕耘。”

 

加州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回报率难如人意

Aspect Partners:打破硅谷创投圈“阳盛阴衰”的问路石

英文导读 · Abstract

E人一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老板

2015·第十七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鹏城举办

当HidrateMe水杯上的小灯亮起,你该喝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