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他比赛的确切时间和地点都定了下来,清明节后第一天,四月六号,在信阳。三月底,已是万事俱备只欠参赛,松爷说,这个时候,该去拜一拜伊尹。于是我们去了一趟虞城。
r r仲春时节,北方的树木正值最娇嫩的时候,满眼都是清新的浅绿。金泽说,每到春天,爷爷就要给他做树头菜。树叶发芽时候的菜,就叫树头菜。榆钱,槐花,杨叶,柳芽,桑叶,香椿芽……这些都是树头菜。树头菜的季节性极强,所以务必要趁鲜采食,初步热处理也要恰当用火,一旦老过,便会失味。他说他曾做过一道槐花沙拉:槐花淘净去水后撒上盐,淋点儿香油和花椒水拌匀即成。这样的槐花看起来粉白细绿,吃起来口感清甜。他也做过油煎槐花:槐花淘净去水后拌上点儿面粉,然后平底锅里放小半锅油,油沸后关掉火,让油稍微冷却一下,把拌了面的槐花拍成巴掌大的饼子,在油里煎。煎黄一面后,开小火煎另一面。两面都煎黄,捞出来控油,如此煎完所有饼子,最后把煎好的槐花饼全放进锅里,添汤,撒盐,淋醋,盖紧锅盖,小火焖煮。此品槐花软香可口,有极浓的鱼香味儿。当然,在中原,最经典的槐花做法还是清蒸:槐花淘净去水,放盐,拌上一点儿面粉,大火蒸熟,浇上一点儿麻油和辣椒油,搅匀即成。
r你知道拌上一点儿面粉的这个“一点儿”,到底是怎么样的分寸吗?
r别卖关子了,说吧。我顿时眼前如画,舌生津液。中国菜下料全凭经验和感觉,最不好说的就是分寸。
r我爷爷说槐花和面的比例最好是十分之一。当然怎么拌也是一样功夫,拌得好,槐花才能朵朵裹面,粒粒分明。什么样的做法配什么样的酒,你知道吗?
r我哪儿知道啊,就您知道。
r沙拉适合配啤酒,油煎适合配白酒,清蒸的最好不配酒。
r他说所有树头菜中,最为爷爷推崇的莫过于香椿芽。椿树又有香椿、臭椿之分,古人把香椿称椿,臭椿则称“樗”。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后发芽,谷雨前后采其头茬肥嫩芽叶,无论是熟食、凉拌、腌菜均可,原味好,营养高,厨师行内把它称为“小八珍”。
r我点头,装作第一次听到。清代《调鼎集》卷七蔬部就记载了“柚椿”“椿头油”“椿芽拌豆腐”“熏椿”“腌香椿”“干香椿扎墩梅”等多种做法。明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还有干制储存的方法:“采头芽,汤焯,少加盐,晒干,可留余年。”可是听着他说“古人把……”这真让我想微笑。
r他兀自谈兴浓浓:柳芽呢也很好。把嫩柳芽用水汆熟淘凉,挤净水分,加蒜泥、香油、醋汁调拌,是上好的下酒小菜……
r我只频频点头。李白有诗“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说的即是柳芽。不过柳芽是不易消化之物,又性味苦寒,不可以一次食用过多。
r其实,他说什么,我就能在记忆库里找到有趣的谈资。真想和他畅所欲言地对谈啊,可是,还是让他说吧。在他面前,我宁可成为千年之前那个文盲女孩,任他教导,任他炫耀。我愿意就这么仰视着他,崇拜着他,纵容着他。
r不疯魔,不成活。现在的金泽越来越用功,越来越专注,然而危险的是,他在我眼里也越来越性感,性感的地方简直无处不在。他穿厨师服自然是性感的,穿上普通的衬衣则是另一种性感。夹克敞着怀是撒开来要拥抱的性感,拉链合住是内敛高冷带点儿神秘的性感,卷起袖子是性感,把袖口的纽扣扣紧也是性感。他擦油烟机、擦地板、擦冰箱、擦玻璃、擦燃气灶、换灯泡、通下水道,统统都是性感,而他在做菜时准确利落的一切:淘米,洗菜,揉面,煎炒烹炸,盯着锅里的菜肴时目不转睛的样子……更是性感分值劲升到爆。这样的男人真好看啊,连背影都能泛出一种沉静的光芒。
r 听众。r 孽恋。r我的利是小利,金泽的利是大利——那还是尽快找到吧。无缘由的,有一种预感越来越强烈:那个时刻,正在日益迫近。
r你知道吗?吃树头菜在我们太行有个很别致的叫法。
r什么?
r咬春。跟咬春合着的就是啃秋,还有的叫啃秋疙瘩,没想到吧?疙瘩这个词平素里听起来让人不舒服,可和秋用在一起就很合适,瓷丁丁的,一团团的,又结实,又丰盛……你笑什么?
r没什么。
r 快说!r好吧,我是觉得,咬这个字,很性感。
r怎么性感?
r你自己想去。
r想不明白。
r你写一下……明白了吧?
r不明白。需要你咬一下才明白。
r滚!
r伊尹墓在魏堌堆村,交通不大方便,到虞城县城时已经是中午了。配着贾寨豆干和界沟粉皮,我们吃了两碗尚可的丸子汤,算是对付了午饭,然后探路得知,伊尹墓就在县城西南四十多里的地方,须得先到谷熟镇,再南行三公里即到。
r谷熟镇,这样的名字真好听啊。
r行车半个小时,我们到了伊尹墓。这里非常简素。前为祠堂,后为墓园,墓冢倒是不小,周围一片古柏苍苍翠翠,有风吹来,柏音森森,虬枝峥嵘,蔚为深秀。有牌子解说,这些古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r呵,它们比我还老。我顿感亲切,抱住它们一棵一棵照相。
r伊尹墓前的石碑上,刻有“商元圣墓”的字样。商汤王称伊尹为“元圣”,意为伊尹是最高尚、最伟大的圣人。商汤王驾崩以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任、太甲、沃丁四任帝王。沃丁为帝时,伊尹离世,寿高百岁。沃丁以天子礼将伊尹葬于此处。
r这里的故事很多,都和伊尹有关,也都和吃有关。最著名的一个是:传说有个孝子,母亲得了不治之症,危在旦夕。他上街买烧饼路过伊尹祠时,来到伊尹墓前祭拜,为母祈福。待他祭拜完正欲离开,发现因大雨冲刷,伊尹的墓碑有些倾斜,他忙伸手扶正,手里的烧饼正好蹭在碑上,擦出了红色火花。回到家,他的母亲吃了这烧饼,病竟然好了,遂成佳话。直到如今,谁家有人得了疑难杂症,还会拿个馒头或烧饼到伊尹墓碑上蹭一下。
r此故事还有一种延伸:被蹭过的吃食带回去给待孕的女子吃,女子便易怀孕,生出的宝宝会很聪明,长大了也会很有作为。有一样物事则可视为这种说法的同源佐证:伊尹墓冢上长有一种草,此草枝叶细嫩,带有绒毛。据说孕妇将草的叶子摘下熬水,服下可以生男孩;用草根熬水,服下则可以生女孩。
r在墓碑旁,我们碰到了一位老太太。她正佝偻着身子,一边在墓冢上用双手扒着一边哼着:
r扒草扒根,
r扒根扒草,
r扒根生妮,
r扒草生小……
r我和金泽相视而笑。
r笑啥呀,你们小两口也扒一扒吧。灵验着呢。旁边另有个老太太说。
r对,咱们也扒一扒吧?看看能生个什么?
r呸。
r表情羞涩,内里酸楚。我能生什么呢?什么都生不了。
r不过,趁他去卫生间的时候,我还是悄悄地在墓冢上扒了一下。我扒的是根。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