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在这位股东的介绍下,曹海涛接触到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典博维”),这笔投资也成为他投资历程中较为意外的一单。
2012年10月,精典博维的签约作家莫言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精典博维的品牌也因此变得火热。在此半个月前,曹海涛刚刚投资了这家公司,他精准的眼光令业界同行赞叹不已。
投资就是投人
当时精典博维已与大江健三郎、阎连科、麦家、安妮宝贝等多位作家签约。2012年5月,公司与莫言签约,获得了他所有图书的出版权,包括影视、戏剧改编等其他衍生版权。
2012年8月,曹海涛拜访了精典博维的老板陈黎明。虽然双方聊得很投机,但曹海涛还是比较犹豫:一是出版行业相对传统,受盗版、电子书等冲击较大,属于“没落”的夕阳行业;二是双方相互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民营出版企业的定位和战略布局也需要进一步的考量。
曹海涛很快发现,精典博维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价值,并不像他最初以为的,这仅仅是一家图书出版公司。精典博维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出版传媒负责实体出版和电子出版;旅游传媒负责《北京旅游》《天津旅游》两本杂志,并以实体杂志为载体,在全国各省的旅游景点开展传媒广告等业务;此外还有名家经纪和文化物流业务,其中,文化物流为国内30多家出版社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老板还是很有格局的,要把公司打造成内容提供商。”曹海涛分析,“版权的核心就在于内容,以内容这个大IP(即知识产权)为核心,传递和联动其他领域,实现融合促进才是最根本的价值。”投资就是投人,在与陈黎明打交道的过程中曹海涛发现,后者的沟通能力很强而且大气,为人处事特别周到。
陈黎明199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人大学子历来有攒书赚钱的传统,一部分学生更是从编书起步成长为书商。读大三的时候,陈黎明在人大开始跟着师兄们一起编书,他参与策划的第一本畅销书是《清华园的创业启蒙》,销量达到几十万册。
大学毕业后,陈黎明去了深圳的一家外企工作,一年后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知识产权专业的研究生学位。在校时,他一边读书,一边继续做出版。2003年,他获得北大法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成立了自己的图书工作室。
2008年,贝塔斯曼出售其中国区业务,精典博维出资近1000万元现金收购了贝塔斯曼书友会中真正有价值的版权业务,借此获得包括韩寒、安妮宝贝、江南等在内的一批国内畅销书作家的版权资源。
作家性格迥异,有些比较内向,有些比较傲气,这就需要签约公司的老板有很强的沟通、磨合能力,能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得知陈黎明的这些过往后,曹海涛很感慨,“这个老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一定特别强。”不过他心里依然打鼓,因为之前他投过很多文化公司,知道文化公司都是轻资产,控制风险是重中之重。他投大唐辉煌的时候,曾经和杭州银行有过“投贷联动”合作,也就是VC机构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银行配套提供贷款。这次,他再度找上杭州银行,探讨推进这笔投资的可能性。
曹海涛当时的顾虑有两方面:一方面,文化公司都是轻资产,如果企业家没有太多积蓄,万一公司上不了市就没有办法回购股份;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家没有太多积蓄,也意味着这个企业家还不算成功。“这相当于拿投资人的钱练第一次创业的手,但谁都不愿意当小白鼠啊。”这种谨慎不仅是一种投资风格,也是对股东负责的表现。
2012年9月,杭州银行方面告诉曹海涛:“我们给贷款。精典博维的公司和团队还是不错的,老板的信用记录和资产情况也都良好。”经过尽职调查,杭州银行给精典博维授信并打款,其中包括部分信用贷款。杭州银行批了贷款,陈黎明为人大气,介绍这个项目的那位江浙投资人也准备投资,这些因素让曹海涛最终下了投资的决心。曹海涛坦承:“当时一直在迟疑,准备如果银行贷款审核不过的话,这个项目就不做了。”
当月,博大创投和那位江浙投资人几乎同时与精典博维签订了投资协议,并在10月打款确认投资,随后又做了工商变更。博大创投投资近500万元,占股在3%~4%之间,粗略估算,当时精典博维的估值不超过1.6亿元。
天上掉下来“馅饼”
当时研究投资的时候,那位大连作家协会的朋友对曹海涛说了一个必须投资的理由:“莫言可能会获诺贝尔文学奖。”曹海涛对此并没有太在意,因为他曾有过一次希望落空的经历。
2011年末,博大创投入股强视传媒,并开始筹拍中英文双语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当时也正值由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市场曾大炒严歌苓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来的结果让曹海涛明白了,“诺奖可遇不可求。”所以听到莫言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他并未完全放心上。
他说:“决定投资是一个综合的考虑,不能只因为诺贝尔奖而投。之前投大唐辉煌的股东的引荐,杭州银行的贷款,大连作协那个朋友对莫言等作家的介绍,加上我们对企业的了解及对老板的背景调查,还有其他投资机构的进入,综合这些因素我才决定投资。”
让曹海涛没想到的是,投资之后不到一个月,天上掉下了馅饼——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正式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曹海涛有中彩票的感觉,“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呢?而且实在太幸运了,刚投完就获奖。”确认获奖的当天,有19家投资机构找上门来,想投资精典博维。
莫言获奖后,精典博维开了一次董事会,讨论获奖对公司未来利润的影响。当时有人预估,名家经纪这部分的营收在公司总营业额中的占比,有望从之前的15%~20%升至40%,呈现“几何倍数的综合效应”。曹海涛当即否定了这个判断,“不要这么认为。文化的优点是眼球经济,缺点也是眼球经济。今年莫言是热点,明年就可能是别的人和事做热点,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个事情。”
但莫言获奖可以给公司带来利润增长是确定无疑的:首先,在莫言作品延伸的版权的售价谈判方面,公司可能会更有话语权;其次,莫言图书的再版印量会有大的提升;第三,莫言之前已经出版但是没有引起市场太高关注度的文论、散文等,会在这次热潮中提高印量。此外,精典博维的品牌形象也能因此有很大的提升,还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好作品。
但当时精典博维毕竟只拿到了A轮投资,曹海涛最担心的一点是,如果老板的资本意识不足,公司的价值可能得不到后续资本认可。好在这个担心很快便消除了,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的科桥投资、由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董事长发起成立的投资公司“C28俱乐部”都投资了精典博维。“现在公司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估值比第一轮翻了两三倍。”曹海涛介绍。按照精典博维增至6亿多元的估值来看,两年的时间,曹海涛做的这笔投资获得收益近4倍。
成败在于沟通
在曹海涛看来,在中国做投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沟通。创业者和投资人相互选择时,从一开始就要“情投意合”,相互乐于沟通,如果前期沟通时就非常不顺,到后来很可能会两败俱伤。“投资那么多企业,成是因为沟通,不成也是因为沟通。投资人对企业不信任、不了解,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没有跟企业共同成长。”
曹海涛认为,企业想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创始人的魅力是关键。创始人做事是否大气,是否善于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这几点是投资方关注的重点。同时,投资机构也经常会用“靠谱”或“不靠谱”来形容企业的创始人,因此,创始人需要思考如何能做到“靠谱”并给投资机构留下“靠谱”的印象。其次,企业和创始人的口碑也是投资机构必问的一项,因此创始人在圈内保持良好的口碑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关于企业或领导人的负面评价都可能对投资机构的决策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沟通是一门艺术,“同样是股东,有些人说话老板就愿意听,有些人说话老板就不听。”投资人既要能在生活中与企业家称兄道弟地在一起,谈工作时又应当是一种合作关系。该近则近,该疏则疏,这并不容易做到,而最令人担心的是双方形同陌路。
每个人做事的风格不一样。开股东会时,有的股东会提出一大堆问题,却不能帮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细节上的沟通很重要。”只有帮助企业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跟企业建立好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提出建议。
“项目的成败虽然主要取决于企业老板,但好的投资人应该有意识地多鼓励和支持老板。从战略层面考虑,投资方与被投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关系,而是要能够长久合作。有问题不怕,关键是要能解决问题,双方都不能单枪匹马地独来独往,否则显得太单薄,风险太大。”曹海涛说道。
曹海涛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他们投资的企业的业绩增长不是很理想。他先是给同一轮进来的其他投资人打电话,希望大家一起去与找企业老板谈一下股份补偿的事。另一位投资人担心这会影响企业老板的积极性,不想去谈。曹海涛决定从中做一下协调。他把老板约出来后,先是回忆了当初投资时的情景,“当时之所以投你,是因为你诚信、厚道。兄弟,你要理解我,我也有压力,我的压力来自于基金的投资人,他们都来找我问业绩,问报表情况怎么样。我也在跟另外一个股东沟通。”这三句话少一句都不行:第一句是夸奖对方,第二句是让对方感同身受压力,第三句是为了表明这不是曹海涛的个人问题,是投资人和另外一个股东都委派他把压力传导给他。
老板也感觉很无奈,“那怎么办?反正账上是没有钱的。”
“没有钱但是可以有一个态度,可以把股份补一下。”有意无意之间,曹海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过了一段时间,曹海涛又找了一个机会跟老板沟通。“我知道你现在经济比较困难,所以帮你介绍了其他投资人。”他给这个企业找了一些银行贷款,一方面表明自己在尽力为企业着想,另一方面也希望尽快推进股份补偿事宜。
“现在补还不算晚,回头其他投资人进来的时候,你还要让其他股东签字,如果这些股东不签字,会影响你的融资。不如先把股份补了?”结果,老板答应了。
曹海涛认为,很多事情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是一种博弈,到关键节点的时候,又要给他压力,又要帮他,这是相辅相成的。“要是光给压力,他会觉得你太多事而且没有价值。我会选择在帮助创业者的同时提出要求,希望其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