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旅游

船行北京 慈禧水道

作者:文·图 阿犁
1 京杭大运河。

我向北京朋友抱怨我的北京之旅都仿佛只在陆上,北京的朋友向我推荐了慈禧水道,坐船游北京。他说慈禧水道是北京最古老的水上旅游线,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文化,而且不堵车。

当我来到“皇帝船”码头时,已有很多游人陆续登船了。一艘漂亮的龙舟,不到五分钟就坐满了游客。或许是因为坐在船上,被水汽所环绕,感觉凉爽了很多。

导游是个小姑娘,但嗓门不小,游船开动后她拿着喇叭开始为游客讲解慈禧水道:“慈禧水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始于乾隆,盛于光绪。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去世,这二百多年间,共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位皇帝及慈禧太后走过这条水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和慈禧在两天时间先后驾崩,由于隆裕是光绪的皇后,曾经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玉澜堂,为了回避玉澜堂这个伤心地,隆裕太后宣布永不游幸颐和园。从那时起到2008年,“慈禧水道”正好断航一个世纪。2008年,中国迎来奥运年,尘封百年的慈禧水道终于开通了……”坐在船头,任晨风吹乱我的长发,听着导游的解说,瞬间很有皇后的感觉。

沿长河航行,百年尘封的历史,在一条水道中缓缓呈现。慈禧水道或许是中国历史韵味最浓厚的一条水道,也是一条美丽的自然风光水道。在此之前,北京在我眼里是一座双面城市,既有无数国际化的地标建筑,什么鸟巢啊,央视大楼啊等等,同时又有着故宫、天坛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建筑,但唯一让我感受不到的是迷人的自然风光。而此刻,我坐在游船上,遥远的皇城故事引人遐思,两旁秀丽的自然景色更让人心动,垂柳、花坛、阁楼……仿佛穿越到了旧时的古都。

第一站 动物园

很快,游船就来到了慈禧水道的第一个景点——动物园。龙舟很快停靠在动物园的码头边,我还在犹豫是否上岸游览。我是来感受北京历史文化的,为什么要去现代化的动物园呢?“难道清朝就有动物园了吗?”我有些无趣地询问导游,没想到导游说:“当然有啊,不过清朝的时候称为万牲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公共动物园。1907年7月19日,万牲园对外开放,最初的展品是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端方自德国购回的部分动物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朝政府的动物。当时万牲园门票售价为铜元八枚,孩童、跟役减半……”我不禁神思恍惚了,估计全国也只有北京这座神奇的城市才会在清朝时期就有动物园。

或许是因为历史悠久,北京动物园和其他现代化的动物园不一样,更像是动物园与园林的结合体。园中既有着各式各样的动物展馆,也有着园林式的风景。弯曲的河道穿过动物园,各种高大林木挡住了炎炎烈日,却挡不住熊猫馆、企鹅馆、海洋馆的人气,欢笑的孩子从身边跑过……

上船继续前行,河面起了微风,吹得岸边的柳树像妩媚的舞娘一般,将沉重的历史变得温柔而多情。慈禧水道是皇帝的龙脉,是北京城的中央水系,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都是依此河而修建。上游是玉泉山、昆明湖,中游是北海、中南海和故宫,下游流向通州和天津,是北京城的立都之本。没有这条中央水系,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城。

第二站 五塔寺

从动物园一路驶向五塔寺,船上的小孩还没有从游览动物园的兴奋中回过神,大声辩论着各种动物的特征。五塔寺临河而建,下了船就到了。导游在一旁解说:“五塔寺又名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印度高僧班迪来华,明成祖与他谈经论法十分投机,封他为大国师,授予金印,并为他建了此寺。建成后的五塔寺前临长河,侧面西山,成为当时京城士人重阳登高、清明踏青的去处。清王朝建立后,乾隆为给其母做寿曾两次重修五塔寺……”虽然我并不信仰佛教,但漫步在寺院中的几棵数百年的大树下,很容易就会产生敬畏之感。古老的寺院,指向历史深处的大树,午后刺眼的阳光,一瞬间我仿佛与历史在此相遇。

继续前行,我发现河道中的水变得越来越清了。虽然是午后,但我并没有感到燥热,仿佛慈禧水道中的天气和北京路面的天气不是一体的。坐船行驶在慈禧水道游览北京真是一种享受,远比坐出租车游览北京舒服多了。在风景如画的河道中,不禁感慨慈禧还真会享受啊。转念一想,慈禧去颐和园既不需要挤地铁,又不用堵车,为什么慈禧会专门开辟一条水道呢?为什么不坐轿子呢?我犯了一个错误,跑去询问导游,那个导游小姑娘很激动地说:“我正要为各位说明其中的原因呢……”,顿时船上游客都微笑着望着我,仿佛我是导游的托儿一样。

原来慈禧坐轿子去时,只能看到颐和园景色的十分之一。而乘舟游幸,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都由此乘船。除慈禧外,还有光绪皇帝、皇后、珍妃及阿哥、格格等才可随驾乘船。慈禧水道上的秀美景色,除清朝皇亲国戚外,没人看见过。想不到,不经意间我就感受到了慈禧太后才有的待遇。

2五塔寺,屋顶几乎全部为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显示出皇家寺院的威严气势。

3船驶向紫竹院公园,两岸绿树成荫,秀丽迷人。

第三站 紫竹院

慢慢地,河道两岸的景色越来越漂亮了,因为龙舟驶进了紫竹院。紫竹院原是一片蓄水湖,是高梁河的发源地,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佛荫紫竹院”而得名。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

在明代,紫竹院建有庙宇和码头,是皇帝乘船到西郊出游的必经之路。因广源闸上是座不能启闭的石桥,船只无法通行。帝后嫔妃乘龙舟游览西郊必须在此下船过闸桥,然后再换乘闸桥上游的船只。在经过几百年的修建完善后,今天的紫竹院园内依山水之势新建有竹景园、筠石苑、水竹坞、松筠涧、斑竹麓等景点,这些景致多以竹为主题,引种全国各地名竹品种于其中。除了竹子,紫竹院的荷花也相当有名。品种很多,长得秀丽挺拔,芳香怡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微风吹起,柳叶与荷花相伴挥动,池水荡漾泛起点点波澜,让人恍若置身画中。

美丽的紫竹院是皇家园林,老百姓自然不能进入。即使不能进入,在岸边看看风景也好,但这个愿望在古代也无法实现。导游在旁继续解说:“在封建时期,老百姓不仅仅是不能靠近紫竹院,整个慈禧水道都不能靠近。慈禧水道是中国唯一一条皇家专用的水道,除皇帝、皇后、王公贵族之外,寻常百姓不可以在这条河里打鱼、行船或在河边洗衣。慈禧乘船时两岸都是威风凛凛的御林军列队护卫,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步军兵丁6230人。所谓皇家水道就是百姓们就算只在岸上观看也是滔天大罪,因为皇后、妃子的美丽面容除了皇帝以外,外人看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砍头的……”还好是现代,不然我今天都要被杀多少次头了。

1紫竹院荷花池,适宜乘船游览,荷花摇曳多姿,清香扑鼻。

2颐和园暮色。

3颐和园。5北展剧场北侧御河。

第四站 颐和园

离开紫竹院,继续前行,最后一站就是颐和园“南如意”码头了。前往颐和园的水道水质越来越好,都变得清澈见底了,仿佛矿泉水一般。我还从没有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中见过这样清澈见底的河道,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才能将一座现代化城市中的河道治理成这样。河道两岸有人在钓鱼,有人干脆下河游泳,岸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硕大的警示牌,上面写着禁止钓鱼游泳。想一想也觉得挺有意思,阻止钓鱼游泳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慈禧水道变成臭水沟,那就肯定不会有人钓鱼游泳了,不然这样清澈见底的河道简直就是在引诱人们“犯罪”。

登上颐和园的码头,慈禧水道的航程就此结束。颐和园位于京西北郊,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更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结晶。美丽的颐和园是由慈禧太后挪用大量海军军费在被焚毁的清漪园上重建起来的。“颐”是保养的意思,“和”是气和之谓,由清光绪帝亲自题笔,此后颐和园便成为了皇家避暑娱乐的场所。从颐和园成为皇家园林的那一天开始,数百年间,除了皇室与王公贵族欣赏过它的美丽,再没有人能看到它。直至1924年,中国最后一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这里才正式辟为公园,从而结束了它皇家所有的历史。

望着颐和园开阔的湖面,以及远方秀丽的景色,我明白,我的北京水上之旅才刚刚开始。

4昆明湖春色。

 

水中的北京年轮

水塑北京

水中修建的北京城

水中诞生的北京文化

船行北京 慈禧水道

大运河的历史波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