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含冰
“以我个人的意见,新三板还是应该回归市场本质,政府根据市场规律出台合适的政策即可。”姜涛表示。
什么类型的企业应该借新三板登陆资本市场、企业如何通过新三板进行融资、转板有无必要、未来新三板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又在哪里?深谙资本之道的姜涛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
“价值基地”
《投资与合作》:目前,社会资本都比较关注新三板市场,许多企业蜂拥而至,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在新三板上融资,您认为什么类型的企业不适合挂牌新三板?
姜涛:有三种企业不适合在新三板挂牌。第一,不符合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首先,从行业方面来看,目前主要是新兴行业、高新技术、新兴材料、消费和医疗能源这些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在新三板比较受青睐,常见的一些处于钢铁、水泥、风电、太阳能等夕阳行业的企业,尽管目前还能够盈利,但是因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经营等原因,企业利润呈下降趋势,这些企业亏损的原因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无法在预期内实现盈利。另外一种情况,企业本身盈利,但企业为了避税等问题而人为制造成亏损的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占有一定比例。他们认为既然新三板对盈利没有什么要求,那么亏损就可以了,既可以逃税还可以到新三板挂牌融资。这样的企业财务指标混乱,没有标准的企业管理程序。企业的毛利率、存货、成本、资金往来等账目不清。这样的企业完全不符合新三板的挂牌标准。
第二,商业模式仍然需要完善的企业。对于企业而言,挂牌新三板意味着全部信息要公开披露,融资金额不能虚报,各项财务指标必须清清楚楚,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于投资者和竞争者而言都一目了然。对于一些处在发展期,商业模式还在调试阶段、不太成熟、容易被同行复制以及很多商业机密不适合过早公开的企业,挂牌需要慎重。
第三,股份代持和非法发行的企业。新三板虽然对股份代持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规定只要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在申报前予以还原,即便实际控制人变更,也不会构成实质性障碍,但是建议充分披露。不过存在较大风险。对于大股东的股份代持,一旦发现权属纠纷,将影响公司实际控制人认定和股权结构的稳定性,拟挂牌公司不可心存侥幸。
《投资与合作》:一直以来,转板对新三板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一旦跨过这道门槛,从新三板转到中小板,公司估值就会得到几十倍、上百倍的提升。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姜涛:由于新三板和主板、创业板的交易制度不同,导致两者在牛市中估值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大到140倍,而新三板的平均市盈率只有5 0倍左右。新三板流动性不佳导致估值相对创业板严重低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企业都希望通过“转板”实现自身估值的提升。
这些人并非是把目标放在提升企业核心价值上,而是存在圈钱思维,认为转板后,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主板和新三板对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适合新三板的企业,如果转到主板,由于其各项指标与主板并不匹配,很难融到资金,最后只能选择退市的道路。
新三板挂牌需要企业两年持续运营时间,对盈利没有太多的要求。但主板要求持续运营三年,主营业务突出,并且对利润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企业想要转板也要符合主板的要求。
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健康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微软、苹果、谷歌、Facebook等这些企业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没有转板到纽交所,但他们一样是世界级的企业,受到人们的尊重。
另外,假如新三板分层制度推出,对于大多数想通过新三板实现“转板”的企业,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顶层所采用的竞价交易方式将极大提高企业股份转让的流动性。另外,新三板本身具有的灵活性、便捷性、挂牌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会形成几方优势叠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的熟悉,新三板内部不同层级之间“转层”的需求将远大于“转板”的需求。
静观市场
《投资与合作》:新三板定增非常活跃,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好定增的手段去融资?
姜涛:企业可以在挂牌前、挂牌中和挂牌后进行增发股份,人数不超过200人,或者一年内股票融资总额低于净资产20%的企业,可豁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定向发行。这里面主要是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沟通,监管层其实不太干涉。
与创业板的定增条件对比,从财务指标来看,新三板的要求较低,发行人的数量,以及对发行人条件的要求相对宽容。
新三板定增发行的时间、地点不受条件限制,可自由安排。一年中,新三板企业定增发行的次数没有限制,可多次发行。今年以来,定增发行超过3次的企业很多。而创业板要想多次发行就必须经过监管部门的核准。目前为止,新三板有大约800多家公司完成了1000次左右的定增发行。
对于想要获得估值更低的新三板的股票投资人,建议他们去投资拟上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因为上市之前的企业估值较低,可以获得廉价的筹码。
《投资与合作》:新三板的公司大多盈利状况良好,许多A股上市公司一般把这些业绩良好的挂牌企业作为并购的目标。请您谈一下新三板市场的并购情况。
姜涛:新三板挂牌企业被并购的例子很多。甚至,有些企业刚刚挂牌就被其他公司并购。8月份,华润三九耗资13亿元并购了一家医药企业。未来,新三板并购会成为一个趋势。
并购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打个比方,并购就像去餐厅点牛排,老板当然会推荐他的牛排是最好的,但作为出资方始终需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你是否饿了,真的需要吃这一餐,也就是真的是否需要这次并购。其次,需要通过会计师等评估牛排的价值,比如询问其他人对于菜品的看法,以鉴别好到什么程度。还有就是要通过律师考察餐品的真实性,是真正的牛排肉还是豆制品伪造的,以确定是否存在风险。最后就是考虑吃了以后,看自己能得到什么具体的收益,也就是所谓的退出回报。
《投资与合作》:新三板规定了个人投资者50 0万元的入市门槛,您认为是否有必要降低门槛缓解新三板流动性困局?
姜涛:当时设置500万门槛有鼓励机构参与、拒绝散户参与的初衷。因为专业机构会有更好更为全面的判断能力,让滥竽充数的公司在新三板上很难圈到钱。这种设置有一定的合理性,重点是保护投资者,保障新三板稳健发展。
目前,降低新三板入市门槛的呼声渐高,监管层也正在筹划设计更合理的交易制度。随着未来推出竞价交易、分层管理制度,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已是必然趋势。
预计,投资新三板的门槛有望降低到100万元,甚至更低。这对于提升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缩小新三板公司与创业板公司估值差、改变新三板市场形象和影响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从而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完善政策
《投资与合作》:新三板一方面被称作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同时被认为是注册制的试验田,监管制度建设也应该根据自身市场发展的实际状态有所变化。前面您从投资风险控制的角度谈到了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从政策层面上,您如何看待或者说有何期待?
姜涛:的确,今年上半年主板市场一片繁荣,新三板的成交量也水涨船高,但是到了7月,随着主板的暴跌,新三板成交量也陡然萎缩。
《投资与合作》:您期待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那么您认为新三板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姜涛:新三板要想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首先需要突破现在的局势。新三板的忽冷忽热,使得许多投资人心存疑虑。其实我个人认为,新三板还是应该回归市场本质,政府根据市场规律出台合适的政策即可。
新三板要发展,关键在于改善做市商制度。扩大做市商队伍,引进更多的机构在新三板进行做市交易。
现在新三板的许多制度规定都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唯独做市商制度市场化程度不够。做市商数量太少,没法满足挂牌企业的需求。另外,做市商所持有的资金规模太小,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市值比较杯水车薪。资金量决定了交易量和交易频次,进而影响了新三板市场的活跃度。如果适当引入VC/P E机构做市,不仅可以提升市场的活跃度,还可以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优胜劣汰,迫使没有竞争力的做市商出局。
新三板制度创新的同时,政府监管需要相应跟进,尤其要加强对证券中介的监管,对主办券商和做市商的监管应该纳入一线监管范畴。这既是对于做市商群体公信力的监督,也是对于挂牌企业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