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里,我在纽约投了不少消费品项目,观察下来,不管是消费者和品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各种快消品的细分领域,包括宝洁下面所有产品系列,都出现了迎合85后、90后的新品牌。这些品牌的玩法,一定是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粉丝,会很活跃。同时打包产品时会添加一些个人化元素,用户参与度会更高,自主能力也会更强。
不管是function of beauty、wear lively,或是dirty lemon,这些公司都已经有类似的产品。简单讲,就是小米和苹果模式,尤其是小米的打法,在其他细分领域都是可以出现的。包装的手法可能会比较国际化,但宗旨是类似的,就是让用户参与度高,能够玩得high,而且有一定的定制能力。
同中国用户一样,美国用户也希望有参与感,不然就不会用Airbnb。Airbnb是用户去旅游时,发现这种住宿方式很酷,可以了解当地人怎么过日子,结交一些当地朋友。回来之后,便很愿意参与到类似的社区建设,自己也变成房东,让房客有意愿来住,形成某种共同体。
Airbnb在中国相对水土不服的状况下,用户还能成长这么快,也在于中美的用户群体彼此的共同性很高。大家基本是85、90后,喜欢尝试生活,喜欢和世界接轨。这种参与度比较高的服务平台,利用住宿环境和风格,具备自身拓展的能力,是在酒店住宿得不到的。而对应的消费方式,在快消商品领域也会逐渐出现。
中国消费者改变的速度比预想快
中美消费者在快消领域差异并不大,在品类或者品牌宣传上两地会有一些本地化的策略,需要了解当地流行文化才能打动用户的心,所以落地部分的比率不小,但背后的宗旨、打法和想法有很多共同点。
Airbnb上有日本的Airbnb、美国的Airbnb、英国的Airbnb,没有对中国的用户做太多的定制,但是当你选择的时候,不会觉得每一个是和你无关的。当你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喜欢的房子时,其实被给予的选择很多,不是每一个都迎合你,你却可以在里面找到和自己的价值观或者品位相类似的。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专门针对你做推广,但是他的风格是你认同的,所以你愿意来。
快销品拿Zara做例子。Zara的店在上海、北京和在美国、西班牙的差别不大。不管是流行的风格,还是每个礼拜的新款,会有一些本地化的需求,但产品本身的品质和设计必须是世界级的水准,对于这个水准,中国的用户也会逐渐认同。这也是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重要部分。中国人买Zara并不是因为品牌是Zara,而是我喜欢这个东西,我愿意穿,我认同这个产品本身的品质和设计。
其实,中国消费者改变的速度比市场预想得要快。一年前谁愿意骑脚踏车?这是小时候干的事。但当我们发生交通拥挤时,有一个ofo和摩拜很方便。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大家转变观念的速度会很快,这也是我们喜欢在中国投消费类产品的原因。
消费升级背后是产业升级
消费升级讨论中,我们谈的很多都是升级、买东西,但终究要回到这个产品是谁给你产出的,所以消费升级的背后是产业升级。谁能够把中间的B2B做好,后进发展的力量就很大。
B2C最后的结果是,B2B的部分一定会加强,你要把生态链打造起来,给生产者更多的刺激,让他们把品质提升得更好,生产出来一些自由的品牌。
相对来讲,这些公司的IT都不是很强,所以你可以提供一些应用,把应用变成OS(操作系统),让他们有更多的CRM(客户关系管理)服务通过应用来完成,这是一个巨大的趋势。农村的生产者都用过微信或者QQ,只要用过微信和QQ,你对应用就有一个基本概念,比如通过微信或QQ下单和生产,这给CRM非常好的机会,也是我们看好的。
投的项目多了以后我们发现,当某公司的消费者花的时间越来越多,行为改变了以后,第二、第三波的用户自然会出现。如果C2C不够强,是无法影响B2B的。到一定的规模可以再往上,最后会带来产业的升级,当升级够了,服务就可以做得更好。
新零售火爆的原因
对于消费领域一些新的投资热点,比如新零售为什么火起来,阿里、京东都在做相应的布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电商的驱动,实现了半天之内送货到家。但有很多的城市一天之内都不能送到,在整个服务水准、后向能力都跟不上的时候,做线上线下结合会更有意思。
二是因为微信、支付宝的存在,很容易扫码购物。你在各地需要服务时,很自然愿意用微信、支付宝扫码,能够快速满足购物冲动和欲望。这两者的结合造就了新零售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没有地铁的时候很难做新零售,日本围绕地铁的文化发展非常丰富。地铁多,周边的服务速度也会变得很快,各个商业点对消费者的刺激,能够让消费者愿意消费的冲动点变多。当便利店更普及的时候,地铁+便利店,地铁+滴滴,地铁+摩拜,生活的节奏变得极高,你消费的方式也会很快捷,因为太方便了。
消费品牌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别人经常问我如何评判一个消费品牌?在我看来,消费品牌的评判更多的是这个团队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认知有多强,对细分领域产品的执着有多深。因为产品品质、设计能力以及包装不够强的话,消费者会觉得你在骗他,不够实在。
CEO的价值观和执行能力在和他聊过两次以后就可以看出来,觉得不错的我们会再花时间做一些用户调查。通过用户调查,会看很多的数据和反馈。当你把这些数据反馈和他分享时,可以看看这个CEO是怎么想这件事情的。
比较开放和聪明的CEO,你会发现他拿到数据以后会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辩解。一味辩解没有意义,证明谁对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公司怎样不断成长,尤其在公司早期。
投资人与创业者最好的合作方法,就是投资者和CEO或经营者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和观点,那么做很多事情的成本是极低的。大家的思维模式可沟通,很自然地在很多事情上事半功倍。
公司是姓创业者的姓,投资人只是帮忙。你需要拥有一个好的关系,彼此互信,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遇到分歧时能够比较理性的讨论。如果背景不一样,沟通方式或者价值观不同,一起生活是非常痛苦的,有分歧也很难解决。
回归到历史中做投资判断
我投过谷歌中国、开心网、凡客,不管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投资人,或者是海外过来的华人,都会遇到不成功的项目。水土不服或是没有经营好,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每个人从失败的经验中快速学习和理解。
相对来讲,我觉得我可以抓住十年前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崛起和四年前跨境时代的机遇,对于这个市场的把握还是比较不错的。关于背后的投资逻辑,可能我的答案不会让一些人满意。我去过很多国家和城市。每去一个新的地方、新的领域,或者从头学起的时候,我都会逼着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这个社会,也许细节没有当地人懂得多,但对于趋势的把控和国家发展必须经过的路程,都会有比较清晰的感觉。
所以,当我看小米做生态链时,不会觉得之前没有见过。其实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就已经看到过,只是规模形态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生长态势。我特别喜欢看各国历史,各个国家的崛起和没落看多了之后,你会对整个趋势、国家变化、产业变化比较有感觉。这样长期累积下来,哪怕别人再聪明也没办法弥补这个差别。
所以我的建议是,想要做投资应该多看历史书、历史剧,看得多,头脑风暴多,对于自己判断的趋势会有更强的把握。历史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不会感到纠结;遇到挫折,想办法绕过去就可以了。我不需要担心一定走哪一条路线,路线意识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不喜欢看历史书的人,另外一个方法是研究用户和产品。如果你喜欢的产品和关心的用户刚好是一个成长速度快的族群,那么你对世界趋势不懂都不要紧,你也可以干出来类似直播这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