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企业家有什么差异?从“18、19、20”和“28、31、35”两组数字可见端倪。
“18、19、20”,其实是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创办公司的年龄,他们在这个年龄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
“28、31、35”是马化腾、李彦宏、马云创立公司时候的年龄。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创办公司的平均年龄是19岁,而马化腾、李彦宏、马云成立公司的平均年龄是31岁,相差12年。应该说,这12年创业年龄的差距也是两国GDP存在差距的内在原因之一。
为什么中美企业家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中美企业领袖的不同“成长公式”
我们来看一下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创业过程,可以总结出中国企业家成为世界级企业家的成长公式。
马化腾1993年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注册创立腾讯。
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英文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的学习。毕业后在Infoseek公司担任工程师。2000年1月,李彦宏回国创建了百度。
综合BAT这三位创始人的早期成长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公式为:上大学+大学毕业+找工作+创业。
再看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这三位美国企业领袖的成长过程。
1973年,比尔·盖茨以1590的高分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满分为1600分)。1975年创办微软公司,1977年1月,已经大三的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
1974年,19岁的乔布斯考上了大学,但只念了一学期就休学,1976年创办苹果公司。
2002年9月,20岁的扎克伯格进入哈佛大学,两年后他就学比尔·盖茨退学,创办了Facebook。
综合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创办的美国互联网三大巨头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美国企业家成长公式:考上大学+创业+辍学。
对比中国和美国企业家成功的公式,你会发现里面隐藏着的惊人秘密,而这个秘密也是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所在。
大学培养不出企业领袖?
首先看中国世界级企业领袖的共同点。第一,马云和李彦宏都是结婚以后创业,只有马化腾例外。看来在中国创业,而且想创业成功,先成家后立业一般是必备条件。
第二,都经历过就业打工的过程。当时中国的大学里没有职场教育,更没有创业素养的培养,更多的创业者是在打工过程中完成了创业启蒙。
第三,三个人都完成了大学学业。
也就是说,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创业,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家,基本都要上大学、找工作、成家之后才有可能。而在美国要想成为互联网领域世界级的企业家,标配是:第一,没有结婚;第二,没有找过工作;第三,大学辍学!重点在第三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世界级的企业家,这和我们整体教育的水平有关,但是,美国哈佛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名校,为什么也培养不出来呢?为什么只有辍学才有可能呢?
中美创业意识差异源于何处?
无论中国大学还是美国大学,为什么不能直接培养出创业家?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大学生上大学以后在做什么。
中国的大学奉行的是“严进宽出”,也就是说只要你考上大学,只要不犯错误,一般都能大学毕业。所以有人曾经调侃,对于某些大学生来说,大学成为了休闲、娱乐、恋爱的最佳场所。
上大一,因为经历了12年艰苦的应试教育,很多人会狠狠放松一下。男生狠狠玩游戏,通宵达旦;女生狠狠看韩剧,也是通宵达旦。大二,新学期一开学,就打着照顾学妹的名义去找学妹谈恋爱。到大三,进入热恋期。到大四,就琢磨着如何分手。
比尔·盖茨图 东方 IC
乔布斯图 东方 IC
扎克伯格图 东方 IC
马云图 东方 IC
马化腾图 东方 IC
李彦宏图 东方 IC当然,以上只是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不足以代表全部大学生群体,但是,这个现象的确不容小觑。
而美国大学奉行的是“宽进严出”,所以,美国大学生非常的努力和刻苦。其实,从某一个维度来说,美国学生真正的考试只有上了大学后才正式开始,相当于进入中国式的应试教育。这种应试考试的结果,是让美国大学的学生更懂得遵守未来工作的商业规则,更有契约精神。
那么,问题又来了。美国大学里培养的是规矩,甚至也是一种束缚,那么,美国人的创新意识是从哪里来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超强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次美国幼儿园的课程。老师教小朋友们画画,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兔子,随后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也在纸上画一个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吧,我看谁画的比老师的好?”
同样类似的一幕,笔者小时候也经历过,但差别是老师在美术课上画了一只兔子,随后对我们说:“同学们也来画一只兔子,我看谁画的和老师的更像。”这一幕带来的教育导向的对比,能够让人明白中美创新意识培养的差距在哪里了!
中国教育强调的是模仿,而美国教育强调的是创新。这恐怕就是为什么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在没有上完大学就能开始创建世界一流公司步伐的原因。
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一定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而我们在这些阶段的一切都围绕着内部竞争属性极强的应试教育,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被束缚。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必须激发出全民族性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最好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就开始。
令笔者欣慰的是,共享单车创业领域有一个叫金吉晖的大学生。父亲原本给他准备了30万元留学,他说服了父亲,把这笔钱用于做共享单车项目,他也因此要延续一年毕业。从金吉晖的创业行动,我看到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希望。
企业家“炼成”,上EMBA不如找智库
但是,大学、商学院能不能培养出企业家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马云就和时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张维迎发生过激烈争论。
马云问:“张教授,我有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十大经济人物评了很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像您这样的MBA或者EMBA的学校里教出来的?”
张维迎回答:“我想说的是中国企业肯定会和现在不一样,中国的经济也和以前不一样。如果你去过雅虎两年,阿里巴巴会做得更好。而且我还可以现场告诉你,刚才获奖的李宁先生,他就是我们学院EMBA毕业,李宁公司过去四年的成长,与他来光华的学习,与他的团队来光华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在这场争论中,企业家明显输给了经济学家。然而,辩论外的事实是,几年后,马云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而李宁公司出现了持续多年的亏损。
腾讯有腾讯大学,马云的湖畔大学招生也很火爆,很多企业家想通过在这里学习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或者寻求企业突破的方法,但实际作用是杯水车薪。
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在创业以后,上过MBA吗?上过EMBA吗?没有。那么,他们持续创新的能力来自哪里呢?从0到1的过程,有的时候靠的就是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是经不起大学里学到的模型、方法的推演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企业家,一定要保持创新力,那么,这种创新能力从何而来?有些企业家宁愿花费近百万去上各种学习班,也不懂得花费几十万去寻找智库。
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即便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家,但是他们也相信,依然有高人高于他们,他们还经常去和高人请教,为了常态化,他们重金建立了自己的智库。
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家持续创新的秘籍是这样的: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还要高人指路;高人指路更需要自己领悟!
一个企业家作判断、作决定,取决于他的格局,取决于他的认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放大自己的格局,才可能比别人看得更远。公开的大课交给你的能力,只能让你看到事物的第一层,而这一层的竞争一定是红海。但第二层、第三层,只有少数人能看到,找到这样的人,你就可以引领潮流,占尽商机。
特约编辑:李靖
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家
持续创新的秘籍是
读万卷书
还要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
还要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
还要高人指路
高人指路
更需要自己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