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举办的2017上海国际车展上,传来了一个消息:百度将向合作伙伴开放无人驾驶能力。开放的内容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云端平台。以及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并提供完整的开发测试工具。而且还是免费的。
这意味着,在百度的支援下,这一领域的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均可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百度的这一举动似乎有些过于反常。要知道,长久以来,为了争夺未来的无人车市场,不少汽车品牌都花费了大量财力与精力投入无人驾驶研发,甚至开展了各种有形无形的比拼,无论是技术还是实验,谁都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研发成果。百度此举不禁让业内咋舌,百度是不是疯了?
这种判断并不是危言耸听。就在前不久,海外著名的调查机构 Navigant Research 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排名前五的公司依次是福特、通用、日产雷诺、戴姆勒以及大众汽车。Google 旗下无人驾驶公司 Waymo 排在了第六名,特斯拉在第十二名,Uber 则是排到了第十六名。
福特刚刚花了十亿美金投资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而通用汽车也以六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无人车技术初创公司 Cruise,并与 Lyft 达成合作进行最终的路测。
可见,汽车厂商对于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热情与市场预期是真实存在的。当然,“疯子”百度也并没有闲着,在这份排行榜上,百度也名列其中。
自从 2015 年以来,百度一直在公开测试自动驾驶的技术。2015 年 12 月,经过其自动驾驶技术改装的一辆宝马3 系轿车试驾成功,在约 30 公里的测试中完成了包括变道和调头等较为复杂的技术。此外,2016 年 11 月,百度还允许部分用户试驾一些搭载其无人驾驶系统的电动车,试驾时间长达一个礼拜。
但是百度并没有在和全世界作对。百度计划在 2018 年生产一定量的自动驾驶汽车,作为共享汽车提供班车服务,并在 2021 年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汽车。可见,百度的目的并不单单只在自动驾驶汽车这一领域中。共享汽车,这也许是属于百度在汽车及共享经济领域布局的另一真正目的所在。
除了共享汽车,百度公开自己的无人驾驶能力还希望获得什么呢?当然是数据。
通过公开自己的技术平台,百度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使用者的数据,进而完善和调校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通过完善数据和逻辑,优化感应传感器。百度将获得数倍的实验和使用数据,这是百度公开技术以前所不能获得的。而这一收获将让百度成为无人驾驶领域的“数据库”。一旦无人驾驶的生态形成,那么百度通过开放所获得的,还有在无人驾驶行业的主导权。
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百度也许才是最后的赢家。
本刊记者:邢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