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本土化选秀的一次成功突围——评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真人秀节目《主持1+1》

作者:周隽
本文作者担任《主持1+1》 节目半决赛评委《主持1+1》是扬州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称扬州广电)2015年12月全新推出的一档大型主持人季播真人秀节目,开创了全国首家“主持人1+1”组合比拼的节目模式,扬州广电的44位专业主持人搭档从社会各界上万观众中海选出来的44位业余主持人进行一场为期四个月的综合比拼。他们首先将公益聚焦传统文化,44对组合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表演,展现扬州电视人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希望在受过度娱乐化倾向影响的荧屏生态中,用自己的努力唤起大家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共鸣。作为日播真人秀节目,每晚21点在城市频道播出,节目开播108期以来,平均收视率为8.2%,份额为13%,2016年开春以来,其平均收视份额增长到25%以上,开播半年以来,节目收视率节节走高,没有出现预计中的观众审美疲劳。在全国城市台,该节目蓬勃的收视率成为一个特殊的电视现象。可以说,在靠移植和引进版权为主打天下的中国电视娱乐荧屏上,《主持1+1》走出了一条城市电视台本土化创新和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节目理念和形式杜绝克隆、真实创新

纵观我国真人秀发展15年来,从早期的移植借鉴,到中期的模式引进,再到现今各大省级卫视引进后的本土化调整,很多地方台在强大的省级卫视收视压力下不得不模仿克隆,一时间各种大同小异的竞技类和娱乐类真人秀此起彼伏,充斥着荧屏。因此,对于城市台综艺选秀节目来说,如何找准定位、创新节目理念,同时深挖节目精神文化内核迫在眉睫。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导我们反思当下的电视节目生产,如何在浮躁和低俗的娱乐氛围中,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好地融入到当下的电视栏目和生产传播中,地方电视台更要聚焦本土传统文化并且将形式创新,才能引起全民聚焦和收视关注。从节目理念上来说,《主持1+1》的创新之处在于要挑选的是真正了解扬州本土、爱扬州、真心要做扬州人的主持搭档。

从节目形式创新来说,首先是全国首创的“主持1+1”模式。纵观中国荧幕主持选秀发展史,镜头聚焦的选秀本体多是青年群体,尤其是以艺术类院校专业学生为主持的后备群体,缺少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扬州广电的主持选秀落脚大众,更加关注民生。节目大赛参与者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主持人阵营,一个是民间业余主持人阵营。业余主持人阵营有普通职业人员、各大院校广播主持专业学生、本土各单位业余主持人、各地民间的新秀主持人。主持人阵营有扬州广电的广播主持人、电视主持人、全媒体主持人等,“主持1+1”指的是职业主持人与业余主持人搭档参赛,共44对主持人组合,通过半年多各类别的选拔和考验,最终选出扬州人心目中的冠军组1组、亚军组2组、季军组3组。

其次是真人秀日播。扬州广电曾在2014年年底推出过一档《公益星主持》,该栏目是一个周播真人秀综艺节目,通过主持人的才艺展示出社会的公益行动力量。而2015年年末扬子颐和苑冠名赞助的《主持1+1》节目,将地方真人秀节目全面升级,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生代主持力量,以老带新的搭档方式将节目常态化,综艺节目日播化的播出形态也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强化了地方台观众对于地方台综艺节目的收看粘性。节目创新是媒介创新的基石,作为城市台,扬州广电这两年无论在品质内涵、风格还是社会美誉度方面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15年传媒中国年度评选中,获得了“十大城市广电传媒集团”的美誉,真正做到了电视界的创新和发展。

二、本土内容、情感真实

2014年2月中央党校省级干部培训班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国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由此可见,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应当在当下缺乏原创精神、靠引进和克隆支持中国电视的状态下重新被激活,让城市电视台的娱乐节目真正具备文化的竞争力。只有节目内容本土有趣,才会真正具有扬州人的关注视角,才会让扬州人有情感关注。

节目大赛第一个主题月就是扬州传统文化传承月,节目44组星素搭配的主持人搭档身赴扬州各地寻找传统文化大师、传承人、爱好者,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主持人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学到的传统文化,用自己充满感染力的演绎带领观众再次重新认识扬州的传统文化,一起重温先贤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结晶。

作为日播真人秀,我们看到第一时段聚焦扬州本土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让节目具备了本土情怀,更是维护了扬州本土的“文化自觉”意识,海派清口的扬派主持人大禹、鸽子、王小小以及成长中的新扬州人主持团队的加盟,将扬州人耳熟能详的见闻、文化、扬派艺术,都以自己的主持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大禹和南京艺术学院叶林茂同学搭档进入半决赛环节设置的节目《关于传统你准备好了吗》,其中的苏北特色唢呐、清曲艺术通过新一代90后学生拜师学艺的表演让观众为之赞叹,节目所传递出的传统和传承、学习和发扬,同时新老两代主持人的脱口秀表演将时尚与传统、当下与文化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节目《梦想照进现实》中,王小小和李玉同学的搭档表现了扬州的公益协会对唐氏儿童艺术教育的关注,也让观众看到了主持人和普通人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被遗忘的角落”重新获得了主流群体的关注,而主持搭档在节目中情感的表达是潸然落泪,他们爱心的演出真实而具有感染力,让大众为之感动,引起大众的心理认同。在《主持1+1》节目中,观众消费的不仅是选手的喜怒哀乐,更是投射了自己的情绪、情感、氛围。所以当电视栏目以日播真人秀形式出现的时候,更能够拉近普通观众与选手的距离。

三、全民参与、互动多元

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不乏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节目,但一些节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忽视观众主体的问题,缺乏互动性和观众参与性。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全民参与为制造本土娱乐话题和点播量,要求必须进行互动和获得较好的反馈,而扬州电视台《主持1+1》做到了这一点。

《主持1+1》运用多元传播途径,将优秀的本土化选秀节目传播出去,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调查显示,使用手机客户端下载扬州广电APP“茉莉花开”观看和欣赏节目的客户占45.5%,而传统的有线和广电机顶盒订阅用户占据50%左右。另外大量25至40岁的收视中青年喜欢通过新媒体收视对节目进行参与和反馈,在季播第三环节,所有晋级到总决赛的选手都拥有了各自的网络支持方阵,使新媒体的互动和参与成了选秀最后的王牌之战,而每次节目中设置的大众观察员更是网络民意的表达。《主持1+1》采取全民投票的方式在扬州线上线下形成一个巨大的热点话题。大赛不设海选赛、晋级赛,只设半决赛和决赛阶段,44对主持人组合通过自己的表现展现其为公益而作出的努力,评委就是全扬州的观众,在半决赛中,扬州观众通过微信投票点赞的方式为他们喜爱的主持人组合在三大主题月中作出的努力进行投票,最终由扬州的老百姓决定哪些主持人组合可以进入半决赛、杀入总决赛。

四、结语

电视娱乐进入海量和碎片化时代,如何在当下发挥城市电视台的优势值得我们关注,尼尔波兹曼的担忧振聋发聩“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方式呈现”,对于地方电视台提高节目收视率,一方面要有人气,另一方面也要求节目的品质必须有所提高。正如笔者作为评委在节目中所言:“尽管有些节目能获得观众廉价的笑声,但是绝不能成为我们艺术前进的方向。”观众的笑声是一把双刃剑,笑会带来收视率的飙升,但也会影响到节目将来发展的尺度和方向,这也是地方台选秀节目的瓶颈所在。如何在收视狂欢的今天,放眼未来,提升节目的品质和内涵,是有待大家共同解决的问题。《主持1+1》节目注重主持选手的人文素养和表演的相对规范化模式,在插科打诨的娱乐氛围中开辟了新路,同时坚持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主导方向,以公益博眼球,充分发挥了本土化优势,把雅文化和俗文化融合起来,引领观众走向一条健康、文明的审美之路,值得媒体人深思和学习。

本文是江苏社科青年项目16YSC008江苏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责编:丁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