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新媒体冲击下“探索传媒集团”的发展策略

作者:李淑娟
探索传媒集团在世界传媒30年风起云涌的变革中一直保持强势拓展的姿态,电视网遍及全球二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超过30亿累计订户,用45种语言传播节目。虽然坐拥如此庞大的全球传输网络,探索传媒集团仍然逃不过新媒体带来的强烈冲击。受全球广告市场起伏的影响,探索传媒集团的股票连续下跌,探索美国网三大主力频道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学习频道(TLC),动物星球频道(Animal Planet)的有线电视订户数比上年同期都有所减少。在2014年之前,DCI(探索传媒集团)曾连续多年保持每年总收入比上年超过10%的强势增长,但自2015年起,集团总收入年度涨幅仅为2%。

2016年,探索传媒集团在维护现有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重点开拓数字传播平台及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同时,为了应对多媒体平台带来的受众碎片化趋势,在节目风格类型、传播方式、技术平台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类型化纪录片节目

尽管数字技术创新引发受众观看习惯的剧烈变化,但是人们对于优质视频内容的渴求不会改变。探索传媒集团致力于纪实娱乐节目的开发,已形成稳定的节目题材及类型,其中以非虚构类节目、生活类节目、体育及儿童节目为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内容品牌。

首先,纪实真人秀节目比重加大,野外生存类节目、生活类真人秀节目、科普真人秀节目等题材类型占据节目类型的主体。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赤裸与恐惧》(Naked and Afraid)被英国《卫报》称为“最好的电视纪实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超越同类生存挑战节目之处在于,其放弃了为吸引眼球而设置的表演性元素,真实地歌颂极端环境下人类为生存而表现出的力量和坚强。

2012年开播至今的生活类真人秀节目《老车新狂吼》(Fast N'Loud)记录了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两个废旧汽车翻新修理狂凭借翻新汽车盈利的故事。自开播以来,收视效果表现不俗,入选《纽约时报》评选的“2016年脸书获赞最多节目”(共50档),“是男性观众最喜欢的真人秀节目,据统计83%的点赞来自男性观众。”

科普娱乐类真人秀节目《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由特效专家亚当·萨维奇(Adam Savage)和杰米·海纳曼(Jamie Hyneman)主持,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和技巧,针对各种广为流传的谣言和都市传奇进行实验。自2003年开播以来,该剧一直处于探索频道收视榜前列。2016年3月,这档长达14年的节目在探索频道播出了终结季。其主创人员则参加了Netflix 开发的新科学类节目《白兔计划》(White Rabbit Project),并于2016年12月首播。探索传媒集团不会就此放弃此类热播的真人秀节目,计划重组人马开发同类题材的新节目,并将于2017年与观众见面。

其次,纪实肥皂剧也是探索传媒集团旗舰频道的重要节目类型。纪实肥皂剧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电视上繁盛起来。纪录片理论家斯特拉·布鲁兹(Stella Bruzzi)认为纪实肥皂剧“总是与某种平衡有关,能够在娱乐与严肃议题之间游走、取舍。”相对于以竞技类、监视类为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纪实肥皂剧的题材范围更为广阔。

最受女性观众欢迎的探索调查频道(Investigation Discovery)主要播出犯罪类纪实肥皂剧,2016年9月播出的《琼贝尼:一桩美国谋杀谜案》(JonBenet:An American Murder Mystery)成为广告有线电视网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是,这个纪录马上被探索频道9月推出的虚构迷你剧《哈雷与戴维德森家族》(Harley and the Davidsons)打破。该剧讲述了美国著名摩托车品牌的发展史及其背后的哈雷和戴维德森家族的故事,创造了探索频道过去四年的最高收视率纪录。尽管纪实肥皂剧大多声称“基于现实故事”,但是这种融合了纪实和娱乐两大元素的电视节目类型,早已模糊了纪实与虚构的界限。

二、“探索影响力”原创特别纪录片

原创纪录长片是探索传媒集团打造优质内容品牌、提升传播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从《蓝色星球》(The Blue Planet,2001)到《生命》(Life,2010),再到《竞相灭绝》(Racing Extinction,2015),可以看到探索传媒集团对原创纪录长片的主题有着明确定位,即从一般的自然历史类题材纪录片,聚焦到以呼吁和批判姿态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主题上来。

2015年,呼吁物种保护的纪录片《竞相灭绝》通过探索频道全球首映,作为一部充满批判性的小众纪录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印证了探索国际电视网的强大传播影响力。2016年,探索传媒集团与圣丹斯电影节联合成立了“圣丹斯-探索影响力基金”(Sundance Institute Discovery Impact Fellowship),给那些致力于地球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纪录片提供资金支持及传播平台。第一位获得“圣丹斯-探索影响力基金”的纪录片人是杰夫·奥尔洛夫斯基(Jeff Orlowski),他的《逐冰之旅》(Chasing Ice,2012)记录了《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詹姆斯·巴洛格(James Balog)长达数年的冰川考察之旅,通过他的摄像机镜头,让观众目睹全球变暖之下面目全非的地球,引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拷问。

“探索影响力”(Discovery Impact)面向全球征集优质的环保题材原创纪录长片,入选影片将获得探索国际电视网全球传播的机会。2016年度第一部加入“探索影响力”特别纪录片计划的是《干旱》(DROUGHT),该片由五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联合制作,影片探讨了影响美国40%人口的水危机问题,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试图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为商业纪录片的代表,探索品牌下的纪实内容常常被贴上“偏重娱乐”、“立场中庸”、“消磨个性”等标签。但是,从纪录片《竞相灭绝》开始,探索传媒集团举起了呼吁生态保护行动的大旗,突破一般自然题材纪录片美妙绝伦的视觉幻象,力图引发观众对严峻生态形势的关注,唤起人们的行动意识。“探索影响力”特别纪录片的主题定位表明,作为全球最大的纪实娱乐内容提供商,探索传媒集团在保持娱乐观众、迎合市场需求常规做法的同时,也在尝试引导和传递社会规范及文化价值观。

三、进军数字传输平台

在数字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全球跨国媒体公司纷纷加入一个名为“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的数字平台服务计划。HBO、迪士尼公司、福克斯公司、NBC环球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化终端。

相比之下,探索传媒集团在数字新媒体领域的转向大潮中是个迟到者。直到2015年12月,探索传媒集团才加入“电视无处不在”服务,推出首款移动流媒体终端Discovery Go,而这款终端一亮相就显示出追赶时代浪潮的决心,仅以一款APP软件涵盖探索美国电视网九大旗舰频道的内容,打通类型界限,以14种电视节目类型分类,以多样化的节目内容回馈付费的有线电视用户。

2016年,探索传媒集团加大了在数字新媒体领域的投资力度。10月,探索传媒集团向新控股的新媒体公司第九传媒(Group Nine Media)投资1亿美元。此举意在开发适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数字内容,目标是进攻全球70亿移动终端流媒体用户市场。11月1日,探索传媒集团与美国大棒球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MLB)旗下的品牌媒体公司联合成立欧洲BAMTech数字技术服务公司(BAMTech Europe),为内容提供商、播出平台及其他公司提供数字技术服务。该公司的首个运营对象是探索传媒集团控股的欧洲体育数字流媒体终端(Eurosport Digital),借助强大的数字技术传输服务,探索传媒集团的体育节目将在52个国家实现在线直播。这项举措将帮助探索传媒集团强化体育节目的国际传播力。

四、探索传媒集团的中国题材开发

2016年,探索传媒集团继续与五洲传播中心(CICC)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云集将来传媒公司合作开发中国题材,重要项目有《智慧中国》(Smart China)和《越野千里》(Running Wild with Bear Grylls)。《智慧中国》是继2015年《运行中国》(How China Works)之后推出的第二部中国话题系列纪录片,延续了由专家做主持人的叙事模式,带领观众深入探访中国的各个创新实验室及专家团队,探索它们如何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创业和创新实验室,共同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跟着贝尔去探险》(第一季)在2015年播出后,就成为亚洲首档大型自然探险纪实真人秀的热门话题。2016年,探索传媒集团再次与中国云集将来传媒公司合作,耗时一年打造了《越野千里》,其结构模式模仿国际版《越野千里》,八位明星与生存冒险专家贝尔·格里尔斯一对一携手展开冒险之旅,参加真人秀的嘉宾从娱乐明星扩展到了体育和商界精英。与《跟着贝尔去探险》第一季中贝尔一个人带八个人同时冒险的模式相比,《越野千里》一对一的模式能够容纳更加多样化的项目,也能够触及更深的情感层面,超越一般真人秀沉溺于娱乐的表象,给观众留下更多思考。

面对正经历深刻变革的全球媒体生态系统,探索传媒集团总裁戴维·扎斯拉夫仍然保持乐观姿态,“尽管我们面临着挑战甚至是逆境,但是借由良好的国际品牌、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有利的全球发行合约,长远来看探索传媒集团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立足强大的非虚构内容品牌,探索传媒集团强力进军新媒体平台领域,将内容输送到更多的屏幕和平台上,力图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媒体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国第一人称纪录片研究”(批准号15YJC760050)阶段性成果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责编:丁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