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成立于2000年,2010年9月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11亿元。其主力产品是常润茶和碧生源牌减肥茶,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消费者对此已经耳熟能详。数据显示,在碧生源黄金时期,常润茶市场份额为22%,连续七年名列榜首;减肥茶市场份额为43%,连续五年名列榜首。
减肥不让提,碧生源中枪
碧生源业绩下滑直接的导火索是碧生源减肥茶停产事件。按国家食药总局的相关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企业不得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虽然2016年4月碧生源提交过减肥茶产品的修订注册名称,但并未获得主管部门批准,所以碧生源决定停止减肥茶的生产。
2016年11月,碧生源终于收到了食药监总局产品更名批件,主打产品“碧生源牌减肥茶”名称也随之变更为“碧生源牌常菁茶”。碧生源方面表示,除中文产品名称变更以外,该减肥茶产品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批号、生产工艺配方、产品原料、成分及口味、产品剂型规格、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产品英文名称等均未发生任何改变。但产品在更名期间停产确实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广告轰炸,成本高昂
“碧生源牌减肥茶”在成名之初,是靠着大面积打广告赢得了功效茶饮这一市场。依托轰炸式广告一炮走红,由此实现了收入的短期激增。然而尝到甜头后的碧生源对于广告的投放一发不可收拾,广告费用也一度超过了整个公司的收入。
碧生源此前的财报显示,该公司于2007年、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高达70.7%、83.2%、89.4%和89.7%,撇除公司于2009年所发行的A系列优先股的公允值变动产生的非现金支出的不利影响后,纯利率分别为29.2%、34.1%、27.1%和21.1%,呈逐年下滑趋势,2011年开始碧生源陷入净利润亏损状态。2012年碧生源营销成本高达5.63亿元,高于当年4.75亿元的营业收入。
而据2016年年报显示,碧生源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为4284万元,其中广告开支为1600万元。若不是受到去年产品换名导致停产的影响,此前,碧生源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甚至会达到公司营收近7倍的水平。
过度依赖“两袋茶”,研发短板日显
在营销上长袖善舞的碧生源,新品研发上却步履蹒跚,营收过度依赖两个单品。碧生源本质是一家品牌运营商,依靠减肥茶和常润茶两款产品获取90%以上的营收。两款茶的配方和专利,均是碧生源以极低价格从外部收购得到,产品成分与世面上其他产品差别不大,在早期发展中,也只从事营销,将生产委托其他厂家进行。直到2007年,碧生源年销售额近亿元时,才开始建设自有生产基地。2009年,即距离碧生源上市只有一年的时间,碧生源方才拥有自有的产品研发团队。而新产品研发的短板,碧生源则迟迟未能补齐。
市场方面,能够起到减肥、塑形的保健品现在已经非常多。消费者追求的是服用方式更简便、副作用更小的保健品。然而,碧生源多年来只生产销售减肥茶和常润茶两款产品,被市场冠上了“两袋茶”的名号。
双管齐下,完善大健康产业链
碧生源的核心产品单一,导致品牌均处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难以抵抗来自政策以及同类产品的竞争。直到今年,碧生源才要打破该形象,在年报中,碧生源表示,将在未来延伸产品线,并推出新品。2016年下半年,碧生源推出了针对肥胖减肥人群的“碧生源牌纤纤茶”、代餐奶昔和益生菌产品等,后两者目前主要依靠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碧生源在公告中还披露,其下属全资公司北京澳特舒尔与中山万汉、中山万远订立投资协议,北京澳特舒尔以近1.38亿元的对价,持有中山万汉及中山万远各51%的股权。该收购完成后,碧生源将绝对控股这两家公司。
中山万汉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多年来保持密切交流合作,储备了丰富的人力智力资源,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化工产品、医疗器械研发策划及生产销售的制药公司;而中山万远则主要从事生物发酵、原料药合成及制剂工艺的研发等,其还具备在研究及开发药物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及完成应用开发项目的能力,并建立了研发平台,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全面技术服务。
碧生源此次重资并购两家企业,其向医药行业延伸、展开医药产业布局、完善大健康产业链之意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