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今日中国中文版

锡伯族女儿富春丽

作者:文|本刊记者 李媛 陈君 图|本刊记者 董 宁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内容众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化遗产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珍贵的历史物证和活化石之一。”

富春丽2017年5月13日是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是中国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1764年,清朝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从东北征调能骑善射的锡伯族官兵及其家眷共4200多人到新疆屯垦戍边。农历4月18日这天,被征调的官兵告别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途,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新疆伊犁地区。经过200多年的辛勤劳作,锡伯族儿女把塞外荒漠建设成美丽富饶的第二故乡,也为保卫国家,抵御外敌,戍守边疆立下了历史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壮举,每年农历4月18日便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西迁节”。

富春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卫生计生委副调研员、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作为锡伯族的后裔,每到“西迁节”她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和伊犁其他各民族乡亲们欢度节日。

让锡伯文化世代薪火相传

富春丽所在的察布查尔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自治县。

据富春丽介绍,“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盛装,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苗族、维吾尔族、汉族的乡亲们都跟着一起载歌载舞。

“伊犁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节日大家都跟着一块儿过。2016年冬至那天我们全家就是和结对子的汉族家庭一起过的。”富春丽说。

走进察布查尔,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锡伯族文化氛围……各民族都用锡伯语进行交流;当地有锡伯语电视台,有中国目前唯一一张以锡伯文出版的报纸《察布查尔报》;察布查尔全县34所小学中有7所小学开设了锡伯族语课程。富春丽把儿子送到了其中一所,当儿子问她:“锡伯语这么难,又不会经常用,为什么非要学?”她告诉儿子:“因为你是锡伯族人。”

其实,锡伯族人非常富有语言天赋,有“天生翻译家”的美称。居住在伊犁河谷的锡伯人处于多民族语言包围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他们擅长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富春丽的父亲就会锡伯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汉语四种语言。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很多已经没有了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的就更多了。目前,有语言、文字的不到10个民族。人口不足2万的锡伯族就是其中之一。”富春丽自豪地说。

作为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新疆团唯一的锡伯族代表,富春丽每年的议案里都有与保护锡伯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富春丽呼吁下,2012年建立的察布查尔县锡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保护区。如今,富春丽建议将这个保护实验区的规格升级为国家级,通过相关部门实地考察评估,设立国家级锡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列入国家级保护区序列,从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富春丽认为,这既是对锡伯族文化的保留与延伸,也是向世界展示锡伯族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内容众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化遗产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珍贵的历史物证和活化石之一。”富春丽说,抓紧抢救、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大力弘扬锡伯族文化显得尤为必要。

“春天的故事”火了朋友圈

“3月12日,北京,晴。昨天休会一天,一早我来到中国农大附中看望新疆内高班孩子们—这是第九个年头了。我先参加了师生座谈会,然后又给预科班、高一年级近200位学生讲‘两会’、传达总书记到新疆代表团来时做的重要讲话,最后又给新生们讲了讲我与农大附中的‘春天的约会’,勉励孩子们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感恩付出艰辛的老师和学校!”这段话摘自2017年“两会”期间富春丽发布的微信朋友圈。

富春丽喜爱文学,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从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每年都要把参会的点点滴滴和心路历程写进日记,并取名为“春天的故事”。只不过,以前写在纸上,后来写在了微信上。

如今,续写十年“春天的故事”成了富春丽的标签,与农大附中新疆内地高中班孩子们的“春天的约定”使“故事”更加丰满。

2008年,一次参观使富春丽非常偶然地走进了农大附中,看望在那里读书的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孩子们。富春丽曾任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做过教育工作的职业背景让她对这次参观感触颇深—宽敞明亮的校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安排和教师们针对内高班学生特点,坚持“先做父母,再做老师”的教育理念,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感动不已。

“3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转瞬即逝,但对于一个内高班的学生来说意义非凡。这些孩子通过在内地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他们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将特别有助于新疆的发展。”富春丽说。

孩子们也对这位来自家乡的人大代表非常的眷恋,第一次走的时候,孩子们就问富春丽“明年您还来不来呀?”于是富春丽就和孩子们有了一个“春天的约定”—每到3月全国“两会”期间她都要利用休息时间来看望内高班的孩子们。

2017年是富春丽兑现“春天的约定”的第九个年头,她向孩子们介绍了今年“两会”和全国人大代表的有关情况,讲述了新疆过去一年来的建设和发展,还为同学们播放了前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新疆人大代表团分组会的视频录像。孩子们看的时候都热血沸腾。

孩子们也把一年的学习成果做成PPT展示给富春丽看—富春丽看到了重新整修改造后的热带植物温室、看到了新建成的“3D打印”实验室、看到了孩子们走进残疾学校去帮助别人,当孩子们讲到校长和他们一起包饺子过年时,富春丽听得激动得流下眼泪,她说:“孩子们长大了,成熟了,因为我看到他们懂得了感恩。”

经常有人问富春丽“是什么让你把这件事坚持做了十年?”富春丽回答:“是党中央对新疆的这份关注、关爱;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做出的温暖人心的、可以载入史册的政策。”

“履职十年,我觉得我和别的代表有很多不一样,其中之一就是农大附中和内高班孩子们给我的。也许2018年我不再连任,但我或下一届锡伯族全国人大代表一定会将在农大附中与内高班师生‘春天的约定’进行下去,续写这个美丽的‘春天的故事’。”富春丽说。

任职有期 使命常在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团的审议,并与来自新疆各民族人大代表亲切交谈。

作为新疆团八位发言代表之一,富春丽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锡伯族的发展情况。在随后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富春丽追问了锡伯族人口数量和语言文字情况。在谈到民族团结问题时,他肯定了锡伯族为了保卫边疆,促进各族人民融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疆各界应多开展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富春丽被总书记这份关心少数民族发展的情怀深深打动,“虽然锡伯族人口不多,但是总书记依然牵挂着,这让我非常感动。”

2016年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了当年完成民丰县等5个贫困县摘帽、810个贫困村退出、6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其中就有富春丽所在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016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9个贫困村已经全部脱贫。在富春丽看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首先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资金的倾斜;然后是自治区各级政府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责任;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全区人民从上到下付出艰辛和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富春丽说。

据富春丽介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扶贫不仅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帮扶上面也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如田园不闲置,只要能种菜、养殖能够增加收入的,都鼓励村民去做,通过考核评估后都有奖补;家中无闲人,村民家中的土地流转出去后,可以就近就地就业,或者到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去就业。现在很多农民都变成产业工人提高了收入。

“实现贫困县摘帽后,并不能因此而松口气”,富春丽说,“今后还要确保贫困户不返贫。”为此,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探索了一条适合本县、本乡镇群众的脱贫攻坚举措。

2017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提出老百姓人均年收入5000元人民币以上,这比国家最低扶贫标准2855元高出了近一倍。富春丽解释说,“这是为了确保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稳定就业,只有稳定的就业才能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从而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其次,加强技能培训,“结合企业的订单,让更多的老百姓通过培训掌握技能,有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不怕”。

最后,发挥社会帮扶的力量。继续推行“政银企农”模式,即政府支持、银行给予贷款、农户贷款买的牛羊由企业帮忙养殖,年底分红,3年之后企业连本带息和牛羊一起返还给农民。富春丽说,“这种模式减少了老百姓的风险,老百姓不会因牛羊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影响收入。”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两会”的闭幕,代表们分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虽然今年是十二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年,但我感觉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不会随着5年任期的结束而结束。我要把总书记的嘱托一层层地传递下去,把‘两会’制定的目标任务,通过自己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努力,落实到位,向总书记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富春丽说。

 

编读往来|声音

面孔|数字

“一带一路”:共商 共建 共享

“一带一路”进入全面务实新阶段

“一带一路”拓宽产业合作空间

“一带一路”促共赢谋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