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小康·财智

新丝路金融与世界共赢

作者:文|《小康》记者 吴洁
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因此,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而“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担负着这样的使命,他们与“一带一路”战略有着密切的联动

摄影/晴子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带一路”倡议横跨亚欧经济带,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和空间内,要想更好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地区经济的优势互补,资金的来源及使用颇为关键。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从2010—2020年这段时期,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约80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这个资金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因此,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而一直被外界热议的“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就担负着这样的使命,他们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密切的联动。

丝路基金“首单”开动

2016年1月10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投资16.5亿美元(约合107.6亿元人民币)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支流吉拉姆河畔的卡洛特水电站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首个水电大型投资建设项目,更是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

从提出到实施,丝路基金只用了数月。2014年11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12月29日,丝路基金正式在北京注册,并于2015年1月6日开始运营。

工商注册登记资料显示,丝路基金注册资本615.25亿元人民币,法人股东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赛里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此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总经理王燕之在出任丝路基金总经理之前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主任。其他董事则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外管局、中投公司、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部门。

丝路基金成立后的半年内,在巴基斯坦签下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首单”。

2015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出访巴基斯坦期间,丝路基金、三峡集团与巴基斯坦私营电力和基础设施委员会在伊斯兰堡共同签署了《关于联合开发巴基斯坦水电项目的谅解合作备忘录》。丝路基金对三峡集团控股的三峡南亚公司进行了股权和债权投资,在股权投资方面,丝路基金认购了三峡南亚公司15%的股份;在债权投资方面,丝路基金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组成银团贷款,向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提供2亿美元的贷款。

一年后,作为丝路基金的首个项目——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一直以来,缺电是制约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根据《巴基斯坦电力需求预测2011-2035》公布的数据显示,如按中等发展水平预测,2015年巴基斯坦全国最大用电负荷2941万千瓦,全社会需电量为1832.67亿千瓦时;2020年巴基斯坦全国最大用电负荷4539万千瓦,全社会需电量达到2796.53亿千瓦时;2025年巴基斯坦全国最大用电负荷6873万千瓦,全社会需电量达到4181.94亿千瓦时。

然而,仅在2010年,巴基斯坦的电力缺口就达600万千瓦左右。受此影响,巴基斯坦停电频繁,严重影响了其国内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而修筑水电站是解决长期电力供应不足的良方。实际上,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但是其电力行业的发展却不能与之匹配。因此,巴基斯坦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都极为渴求。

据悉,卡洛特水电站属吉拉姆河梯级水电开发的第四级,装机容量72万千瓦,是巴基斯坦第五大水电站,建设期为五年。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后,这座水电站每年能为巴基斯坦提供31.74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可有效缓解用电难题,有利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而根据协议,该项目采用“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运作,计划2020年投入运营,由中国企业运营管理,运营期30年,到期后将无偿转让给巴基斯坦政府。

合作缘于战略高度契合

丝路基金“首单”选择巴基斯坦水电开发项目,绝不是偶然。

在丝路基金成立之初,就秉承商业化运作、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投资理念,强调“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向以及“对接、效益、合作、开放”的投资原则。“巴基斯坦水电开发项目在较短时间内,从开始接触到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成为丝路基金的‘首单’,主要是由于该项目与丝路基金的投资理念和原则高度契合。”丝路基金相关负责人就启动项目投资情况表示。

首先,高度契合两国的发展战略,体现丝路基金互利共赢的投资理念。丝路基金定位为中长期的开发投资基金,重点是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以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互联互通。2013年5月,中巴领导人达成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共识,旨在加强中巴互联互通,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是丝路基金寻求投融资机会的重要区域。电力行业是巴基斯坦政府未来十年发展规划中优先支持的投资领域。丝路基金与三峡集团合作,投资支持巴基斯坦电力开发,体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

其次,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展示丝路基金开放包容的姿态。在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中,丝路基金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同为三峡南亚公司股东,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又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组成银团提供贷款资金。丝路基金与相关各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和合作,有效发挥了丝路基金同时参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优势,并体现了丝路基金遵从国际金融秩序和市场规则以及开放包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理念。最后,项目有较好的风险管控,可实现中长期合理的投资回报。巴基斯坦政府承诺该项目的投资人在回收合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同时,巴基斯坦电力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市场风险较低。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有多年展业经验,对项目做了较充分的论证。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也表示,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丝路基金具有几个特点,包括定位于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提供多元化投融资服务;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跨国产能合作;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实现中长期财务可持续;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包容、多方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同时,丝路基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及金融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不同、经济互补性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是要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释放合作的潜力和空间”。

2016年12月29日,是丝路基金成立两周年的日子。

两年以来,丝路基金推进了一批项目落地,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能源资源和产能合作领域。

2015年,除了支持中国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投资建设水电站外,丝路基金先后还宣布了两单项目投资,分别是支持中国化工集团并购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公司、参与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的投融资。

2016年,丝路基金与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公司西布尔集团签署了收购后者10%股权的交易协议,成为这一年中国对俄罗斯最大的一笔投资;参与世界银行IFC下的基金建立,推动新兴经济体产业投资。

丝路基金还出资20亿美元,设立了成立以来的首个双边合作专项基金——中哈产能合作基金,重点支持中哈产能合作及相关领域的项目投资。

丝路基金监事会主席杨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丝路基金实际投资额达到约40亿美元。2017年,丝路基金在投资规模上会保持前两年的势头,下一步投资重点是推进项目的成熟落地,包括抓紧推进中哈产能合作基金下的项目落地。”

据悉,目前丝路基金重点跟踪的项目已有100多个,覆盖中亚、南亚、西亚、中东、中东欧等地区。杨泽军表示,从投资收益、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出发,未来丝路基金的投资还将向科技创新领域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适度关注非“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机会。

来自亚投行的助力

事实上,除了丝路基金之外,亚投行以及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

一年多来,亚投行建立和完善了组织架构,批准了一批项目贷款,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据不完全统计,亚投行2016年发放的主要几笔贷款有:

2016年6月,亚投行董事会批准了该行首批4个项目总计5.09亿美元的贷款,涉及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等领域。

2016年9月29日,亚投行第二批贷款总额3.2亿美元的2个项目获董事会批准:巴基斯坦水电站扩建工程,贷款额3亿美元,系与世界银行联合融资;缅甸225兆瓦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发电厂项目,贷款额0.2亿美元,系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联合融资。

亚投行于12月9日宣布同意向阿曼提供两笔贷款,总额3.01亿美元。此系亚投行首次为港口及铁路领域项目提供贷款,更是其首次向阿拉伯半岛国家提供贷款。

2016年12月21日,亚投行批准为该行创始成员国阿塞拜疆的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提供6亿美元的贷款。

数据显示,亚投行在2016年共为7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9个项目,提供了17.27亿美元贷款,撬动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高达125亿美元。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亚投行计划逐步加大运作规模,预计今后的5至6年时间内,每年贷款额可以达到100亿至150亿美元。

亚投行的创立,极大地鼓舞了“一带一路”的全球效应,增强了人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金立群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共有65个国家,而亚投行则拥有57个创始成员国,这65个沿线国家与57个创始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叠。亚投行并非单纯为了“一带一路”而设,但与“一带一路”在某些程度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扈大威也对记者表示,服务“一带一路”是亚投行的任务之一,即使亚投行成立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为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金融资本过剩,产业资本匮乏;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发展的不足。“一带一路”为许多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解决了融资问题。在虚拟资本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一带一路”的倡议产生了实质性的效果。

2017年3月2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闻发言人欧若拉在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亚投行总部宣布,亚投行董事会决定接收13个新成员,包括阿富汗、亚美尼亚、斐济、中国香港、东帝汶,以及8个非区域成员:比利时、加拿大、埃塞俄比亚、匈牙利、爱尔兰、秘鲁、苏丹、委内瑞拉。这是亚投行成立以来第一次接收新的成员。

在13个新成员的加入下,亚投行成员已扩展至70个,总成员数仅次于世界银行,并超过了亚洲开发银行。此外,据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今年还将有15个成员国加入亚投行。这意味着,亚投行的成员总数有望接近90个。

扈大威表示,“亚投行的扩容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亚投行的理念,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亚投行的扩容还反映了这些国家对亚投行的信心的增长,找到了投资方向。”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契机

“一带一路”不仅是贸易之路,同时也是一条“货币之路”。随着大量中国企业和投资“走出去”,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这将有助于在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中形成“人民币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记者表示,2014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定的步伐加快,签约国已近30个;同时大力推广人民币支付系统,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而其中有7个在“一带一路”沿线。

“‘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存在内在一致性及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宗良表示。从战略层面看,“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是战略协同的。“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核心政策目标,其中,货币流通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建、资源、贸易等方面的合作都离不开货币流通,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逐步巩固和加深区域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其他“四通”的基础和保障。从实施层面看,“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是互相促进的。“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契机,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检验成败得失,从货物贸易到跨境直接投资,从经常项下到资本项下开放合作,未来跨境信贷、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开放等,都将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产生现实的、巨大的需求;人民币国际化为“一带一路”提供货币支持,推动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

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三大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亚欧区域的接受度,特别是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将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初见成效,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间的流通和使用,形成了闭环流转,低风险低成本必将给沿线各国带来很多的便利和优惠。但也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促进人民币的有序流动。”宗良表示。

无论丝路基金、亚投行还是人民币国际化都只是一个开始,运用金融杠杆撬动万亿丝路资金运作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而中国正逐步走在整合各项金融资源、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圈贸易繁荣的路上,未来,一个国际合作共赢的新时代将真正开启。

 

监管格局重置的厚街试验

“一带一路”大布局

“一带一路”的城市行动

如何布局“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抱团出海

“一带一路”上的跨贸之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