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受妇女杂志社邀请,著名作家毕淑敏来到沈阳,在辽宁省妇联、辽宁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的,妇女杂志社承办的省直“巾帼学堂”启动仪式上,作为该学堂首位嘉宾,进行了一场以“悦读·智慧·人生”为主题的讲座,将她的人生感悟与辽宁的读者们分享。透过她的人生经历,我们明白了,她的文字之所以拥有安抚心灵和指导幸福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她本人就如一部内涵丰富的书。
努力赋予生命意义与价值
1969年,不满17岁的毕淑敏穿上军装,随队伍从北京出发,奔赴西藏阿里,成为高原骑兵部队的一名卫生员。那里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极寒、缺氧,荒芜、寂寥,毕淑敏恍惚间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
在藏北,毕淑敏经历了最艰苦的时光。她记忆最深的,是1971年的一次野营拉练,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起床号在凌晨三点吹响,她与战友们要翻越无人区120里的路。海拔五千米的荒原之上,零下40度的严寒里,肩上背着60斤重的行李,每一步都无比沉重。
十几个小时之后,毕淑敏觉得,肩上的十字背包带仿佛已经嵌进肉骨里,喉咙处有一种说不清是咸还是苦的味道,她知道,那是血。前面依然是望不到尽头的路。这一切让她心生绝望。她感觉自己已经承受不了这非人的痛苦,也不相信自己能抵达目的地。那一刻,她想到了死。
然后,她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没多久,队伍行进到山体断崖旁——往上看是高耸的峭壁,往下看是万丈深渊。从那里掉下去,必死无疑。但就在那一刻,她突然发现身后的战友与她近在咫尺,她一旦“失足”掉落山崖,战友也极有可能随着惯性跟着她掉下去。赴死的路上,岂能连累别人?她犹豫了。
队伍在继续前行,这样的“好时机”也稍纵即逝。走过那段最难的路,地势渐渐变得平坦……这就样,天黑的时候,毕淑敏和战友们一起,毫发无损地到达目的地。
那次经历,让毕淑敏深刻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当人身处困境,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最后的时刻,而是我们的精神崩溃了。只要重整精神,重新出发,即使是万劫不复的情景,也依然可以挺过来,去到它的出口。所以,人的遭遇不是不可战胜的,而是看我们的内心是否坚强。
作为戍守边疆的一线士兵,年轻的毕淑敏随时做好了死亡的心理准备。而在西藏阿里那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长年看着雪山荒原,仰望无边苍穹,毕淑敏也经常不由自主地思考着一些与她年龄不相符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比如,人为什么活着?
那种生活对于一个不满20的女孩来讲,似乎有些残酷,但也正是那段日子,磨砺了她的韧性,让她快速成长。“人生短暂而脆弱,没有所谓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我会想,我今天还掌握着我的生命,我怎样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比较有意义。”这样的思索,造就了毕淑敏思想的深度,也让后来的她活得比常人更通透明白。
从治愈身体到治愈心灵
有了越来越多对于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感悟,让毕淑敏时常觉得心里有话要说。从西藏转业回北京工作后,她开始尝试写作。1986年,毕淑敏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她的处女作《昆仑殇》。第二年,《昆仑》杂志重磅推出这部小说,引起轰动。毕淑敏从此步入文坛。那段时间,她一边从医一边写作。直到1991年,她决定告别从事了22年的内科医生职业,专心投入于文学创作。
但从某种角度来讲,毕淑敏仍然是一个“医生”,只是,她手中拿的不再是手术刀或者药片,而是她的笔。毕淑敏的文字细腻又冷静,对事物的观察准确又犀利,这种文字风格很大程度上与她的从医经历有关。关注生老病死,是毕淑敏作品最大的特点。但她笔下的死亡并不让人感到恐怖,而是给人以安详之感。
46岁那年,已是国家一级作家的毕淑敏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博士。面对别人的不解,毕淑敏说:“我一直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神秘,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着迷。”三年时间,她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
毕业后,毕淑敏与同学们合开了一家心理咨询中心,众多咨询者慕名而来,很多人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预约就诊甚至要排到半年之后。几年后,毕淑敏感觉压力很大,“我只有一双手,却不知道去拉住谁。”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还是换用文字去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她说:“这世上的每一个人,我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幸福,但我能保证你一定会遭受一些苦难,这是生命必然的过程。在苦难之中能够支撑我们的,是内心的能量,是对于生命那种不放弃的坚持和忍耐。这是我特别想在书里传达的一种信念。”
就这样,毕淑敏经历了从临床医生到心理医生再到心灵医生的转身。曾经的她治愈的是人们的身体,后来的她用内心的悲悯情怀和温婉的叙述方式,治愈人们的思想和心灵。《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一系列作品,让她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而王蒙先生更是称她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即刻出发,什么时候都不晚
毕淑敏曾经到临终关怀医院去陪伴那些临终的人走向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跟他们有过倾心的交谈。有一次,她来到一位八十岁老人居住的临终病房。当时老人的儿女都站在外面,因为他们不忍心看到那最后一刻。毕淑敏说,那我愿意进去陪伴他。她走进那个房间,很明显地感受到临终病人所特有的气息。然后她躺在那位老人的身边,摸着他的手。那个老人气若游丝,轻轻地跟她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怎么好像没活过啊!
这句话,让毕淑敏的心,深深地震撼了。那一刻,她深刻地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张单程的火车票,生命从每个人出生那天开始,就像箭一样射向远方。我们能在自己手里把持住的就是此时此刻这无比宝贵的生命。“所以,如果我们有什么愿望的话,那么即刻就要出发。”
2008年,毕淑敏用积攒的稿费买了一张船票,开始了她的环球旅行。这些年里,她一直在路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甚至到达南北极。她这样解释自己热衷旅行的原因:“旅行既不安全也不舒适,但它能带给我们流光溢彩的世界。当我走过的路渐渐漫远,当我双眸注视过的风景渐渐繁复,当我闻过的气味渐渐五花八门,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起来,接纳世界的不同与丰富。”从旅行中,毕淑敏收获了更加从容的人生态度。
与普通旅行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同,毕淑敏在旅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总结,回来后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悟融进文字里。从《藏在这世界的优美》《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到《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她用一本本书与读者分享她的旅行体验,让人们随着她的文字去感受诗与远方。
如今66岁的毕淑敏步履不停。她说:“正是因为日趋年迈,才更想到远方去看看。人生是一个整体,我想趁现在耳聪目明,尚可爬高,赶快去看看那些让我好奇的世界。”所以,她的行李箱总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如这些年她的经历一样——总是在“出发”——从年近40岁时“弃医从文”,到正值写作黄金期时以45岁的年龄进入北师大读书,再到接近花甲之年时去环球旅行……她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只要有梦想,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她从不认为这些是挑战,她只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是行业专家,也是“生活家”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咨询师、作家,但同时,她还是一个“生活家”。尽管她的工作相当忙碌,但回归生活之中,她与千千万万家庭主妇一样包揽着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人们觉得她的文字渗透着质朴和温情,那正源于她生活中本来的样子。
毕淑敏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2001年,她的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毕淑敏将母亲接到北京。老人所吃的药,她都要先试吃一遍。丈夫为她的孝顺而感动,但同时也感到心疼:“你没这种病,跟着吃药干什么呢?万一出了问题,老少都赔进去。”毕淑敏解释说:“有一些药毒性很大,又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我不放心。我当过医生,对药物的敏感性高,我先吃,如果没问题,妈妈再吃,保险系数就大了。”当初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母亲,后来有了三年零八个月的生命奇迹。母亲临终时,安详地说:“我非常幸福,这辈子很满足……”
在丈夫眼里,毕淑敏是个敬业的主妇。他说:“之所以用‘敬业’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有些女人对主妇这个角色不够热爱,有点敷衍了事。毕淑敏不是这样。”为了选到最好的食材,毕淑敏常常穿梭在家附近的几个超市间。丈夫说,你选定一家不就行了?毕淑敏很认真地跟他解释:这样做不仅仅是比较价钱,还要比较不同的品牌和产地,不同的超市进货渠道不一样,当然要“广种薄收”“博采众长”。很多男人不喜欢陪老婆逛商场,不少夫妻会因为逛街产生矛盾,但在毕淑敏家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善解人意的她每次到了商场门口,就会对丈夫说:“你如果不愿意进去,就在附近溜达一圈,我买了东西很快就会出来。”身边的朋友,家庭出现不和谐时,也都会找毕淑敏支招。她分享的经验是:每天赞美对方五次。这方法也确实让朋友们受益匪浅。
对于孩子来讲,毕淑敏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她觉得母亲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母爱。人们都懂得要与孩子做朋友,这个过程中,率先垂范的应是家长,你首先应该尊重一个与你不同的生命。
很多现代女性既要工作,又要顾及家庭,面临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难题。对此,毕淑敏分享的经验是:分清轻重缓急,一切以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比如我孩子在中考和高考阶段,对于我来说这就是那一时间段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我就会合理安排好各种事情的紧要顺序,一一应对。同时,作为家中的妈妈、妻子、女儿、儿媳多种角色,你要学会发动家人与你一起来面对。无论在什么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以忙,但不可以乱。”
书是女人永远的闺蜜
毕淑敏出于礼仪上的尊重,在出席活动时化些淡妆,平时素面朝天。
而与物质上的极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淑敏对精神世界的强烈渴求。日常生活中,除了写作、做家务之外,其余几乎所有的时间,毕淑敏都用来阅读。“家里的书太多了,我丈夫甚至都开过玩笑,说要是哪天地震了,会被倒塌下来的书砸死。”家中究竟有多少藏书,毕淑敏自己也并不清楚,直到有一次搬家,搬家公司告诉了她“十吨”这个数字,她才有了明确的概念。
搬家,是因为毕淑敏发现比不停买书更好的办法——去图书馆看书。冬暖夏凉,书籍又多。她认真地与丈夫商量,将家搬到图书馆附近去。于是,他们以图书馆为中心画一个半径半公里的圆,在这个范围内找房子。后来,毕淑敏如愿以偿地选到了步行就可以到达图书馆的新家。“搬家前,搬家公司的人问我,家里是否有钢琴、双开门冰箱、古董或比较沉的红木家具、家电。我说没有。搬完后,搬家公司的人说,你得加钱,你家虽然没有贵重物品和大件家具,可光这些书就有十吨重”。毕淑敏开 开心心地为她的宝贝们买了单。
在沈讲座期间,毕淑敏阅读了《妇女》杂志,并在讲座时对杂志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提到了本刊刊发过的一篇文章《总要有个压箱底的朋友》。她真诚地感叹说: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朋友,但这个朋友不一定是某个具体的人,其实书和阅读就是女人最好的朋友、最永久的闺蜜。“人类所有的发明都是感官的延伸,唯有书籍是智慧的延伸,它会给予你的灵魂以各种营养元素。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僻乡村,书都会永远陪伴着你,给你力量,永不背叛你。所以,我们要和书做一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