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环球人文地理

张艺谋的武隆情缘 在那唯一听得到川江号子的地方

作者:文| 陈石 图| 罗大万 王俊杰 谭谋
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力船退出了历史舞台,人力拉纤时所唱的“川江号子”也随之濒临失传。

历经7年的波折,以川江号子为主题的《印象武隆》正式公演,著名导演张艺谋再次掀起了一股“川江号子”热潮,濒临消失的“川江号子”用另一种新的方式开启了传承之路……

《印象武隆》的演出场地,坐落于高低落差约188米的“U”形峡谷中,舞台延伸至看台,看台融入舞台,实现了演员与观众的零距离接触。

在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有一道宽阔的U形峡谷,由于形状像一颗心,所以直接被国内外媒体称之为武隆的“中国心”。从空中往下可以看到:高约188米的山崖被灯光照亮,光影投射出的流水、飞鸟跃然崖上,幽远的号子声响起,拉纤的船工、抬滑竿的农民、犁地的耕牛开始依次登场……这里,就是《印象武隆》的露天演出场地,也是被称为“唯一听得到川江号子”的地方。

《印象武隆》是著名导演张艺谋“印象系列”的第七部作品,投资约2亿元,意在以“川江号子”的消失为主线唤起人们对文化的传承。2017年是《印象武隆》正式公演以来的第五年,累计演出1600多场,通过这种实景演绎,濒临消失的“川江号子”用一种以新的方式开启了传承之路……

张艺谋恋上武隆几经波折的“印象”奇缘

从2003年的《印象刘三姐》开始,“印象系列”红遍大江南北,意图与“印象系列”结缘的城市、景点数不胜数,而重庆武隆能被张艺谋看中,两位“媒人”——王潮歌和樊跃可谓功不可没。作为张艺谋的老搭档,《印象武隆》总导演王潮歌、樊跃,与张艺谋一起被冠以“铁三角”的名头,三人共同开创了“实景演出”的概念,并联合打造了“印象系列”作品。

王潮歌、樊跃和武隆的渊源,要追溯到本世纪开头那几年。据王潮歌回忆,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武隆并不发达,房子还是土坯房,不过,第二次来的时候,武隆就突然变出了一个仙女山小镇,这让王潮歌和樊跃非常惊讶。当他们首次下到天坑地缝底部,由于回音扩散,声音空灵如钟琴之音,王潮歌兴奋至极,在里面大声呼喊良久……2005年,张艺谋筹备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王潮歌竭力向他推荐武隆,经过考察,张艺谋随即决定将位于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的天生三桥,作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唯一外景拍摄地。王潮歌说:“张艺谋一来就看上了这里,所以就琢磨着要做一台‘印象系列’的歌会。”

后来,张艺谋开始接手筹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王潮歌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在此期间,武隆给王潮歌寄去了很多武隆特产豆腐干,每天开策划会时,王潮歌都会拿出来吃。王潮歌说:“因为张艺谋爱抽烟,我们希望他少抽点,就让他也吃豆腐干,结果张艺谋一吃就上瘾了,连烟也不抽了。武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全国有135个城市邀请我们去做‘印象系列’,但最后选中了武隆。”

不过,打造《印象武隆》的进展并不顺利。2007年,为保护景区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影视拍摄和大型实景演艺活动管理的通知》,因此,全国多处景区开始对影视拍摄下“逐客令”,《印象武隆》不幸“中枪”,整个项目岌岌可危。当时的武隆县政府与印象艺术团队开始了长达3年的协商、沟通,最终,他们从20多个备选地址中确定了仙女山桃园大峡谷为演出场地——这是一处未经开发的演出宝地,《印象武隆》项目最终得以重启。

经过演员招募、剧场建设、深入采风、演出排练,2011年10月1日,《印象武隆》进行了试演,2012年4月23日,《印象武隆》进行了第一次全球正式公演。历经7年的波折,《印象武隆》终于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在《印象武隆》中,除了川江号子,还有“棒棒”这一独具重庆特色的人文元素,《印象武隆》在2016年改版升级后,还特意加入了“女棒棒”这一群体,意在更全面地展现巴渝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震撼的“川江号子”天然而成的峡谷舞台

“本着既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又能缔造出‘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的标准,确定了演出地点。”总导演樊跃解释了将演出地点定在桃园大峡谷的原因。桃园大峡谷地处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海拔1150米,距仙女山镇约9公里。观众进入演出现场前,需先穿过一条长约228米的“时空隧道”,隧道的内壁上,不停地闪现着“印象系列”其他作品的画面和富有重庆特色的自然人文风情图片。走出隧道,观众随即可被高低落差约188米的大峡谷所震撼,峡谷呈U形,四周为陡峭的山壁,演出场地内的30多户原住村民,并没有迁出,依然保持原来的居住状况。

《印象武隆》的主题是“川江号子”,由演员扮演一位真实存在的老纤夫,他用真实的故事来串场,用地地道道的重庆话讲诉着拉纤的艰苦岁月,在7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各种濒临消失的“号子”在舞台上依次登场,此起彼伏:川江号子、打夯号子、筑墙号子、抬石号子……由于号子的声音全由真人“吼”出来,这对演出场地的声响要求极高,不过,王潮歌对这个天然的剧场十分满意,她说:“这是大自然的声场,全世界最好的剧场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哟嗬咗,嗬哟嗨,号子喊起来;腰杆往上挺,脚板要踩稳;岔路口,跟到走;之之拐,顺到摆。”雄壮高亢、整齐划一的川江号子在峡谷中响起,舞台上的演员头裹白帕,裸露着胸膛,佝着身子,背上拉着纤绳,光影在峭壁上勾勒出激流险滩的情景……身临其中,每个人都会感到巨大的心灵震撼,王潮歌谈到这种效果说:“听‘川江号子’的时候,我感觉像一把锋利的刀片慢慢地拉进我的肌肤,直达我的心坎,这种感受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哭嫁是土家族的传统婚俗,优美的音乐旋律、感人肺腑的舞台表演,让观众忍不住落泪,而在真山真水的舞台上唱出的号子,则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感到巨大的心灵震撼。

演出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哭嫁”片段。在武隆,哭嫁是一种传统的婚嫁习俗,因为“纤夫的命没个准儿”,所以嫁给纤夫的姑娘被公认为命运凄苦,哭起来也更加动情。舞台上,年迈老妇的旁白、动容的哭嫁声音,让不少观众忍不住落泪。演出接近尾声时,一艘真实的木船从巨大的山壁处缓缓划出,周围用灯光形成似水面的光影。这艘船是典型的川东木船,船身长约6米,两头翘,中间宽,通体红色,观众席与石壁间连着两根钢丝,形成了滑轨,木船沿着滑轨缓缓划出,再伴随着解说词渐渐消失,震撼的声音逐渐回归到平静,老纤夫叹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忘了吧,都忘了吧……”而此时,看得入神的观众常常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老纤夫:“不能忘!不能忘!”

应该说,这是张艺谋的创意,把舞台、演员与观众融于一体,情郁于中,音视混元,让观众产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一位从北京特意赶来观看演出的观众说:“人身在峡谷中,灯光投射到山壁上,抬头能望见星光,震人心脾的川江号子、凄美的哭嫁歌回荡在山谷,总让人热泪盈眶。”

《印象武隆》将“川江号子”“棒棒”“滑竿”,以及川渝人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搬上了舞台,而“川江号子”的表演异常震撼人心,演员们露着胸膛手拉纤绳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了在大江大浪中,纤工们的坚韧与豪气。土生土长的农民演员川江号子的传承之路

对于震撼人心的川江号子,总导演王潮歌倾注了超越工作的感情,她在解说《印象武隆》时说:“不为了欣赏,不为了纪念,而是为了延续川江号子的血脉。”

川江,为长江自四川省宜宾市到湖北省宜昌市段的别称,也可以泛指该段支流水系,因该段水系大部分流经旧时的四川省(今四川省、重庆市)而得名,木船为该段水运的主要工具,而船的唯一动力是拉纤的船工。川江两岸山峦夹峙,航道弯曲狭窄,水急滩险,明礁暗石林立,千百年来,船工们通过吼出“号子”来协调步伐,与险滩恶水进行殊死搏斗,这些“号子”流传下来,成为了船工们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象征,也成为了研究长江文化的“活化石”。上世纪60年代,机械动力船取代了人力船,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大量古纤道永沉江底,跌宕起伏、雄浑悲壮的川江号子也随之逐渐消失。王潮歌说:“这些号子随着生活大踏步地前进,很多都将消失,再也听不到了,很多会唱号子的老人渐渐仙逝,我们希望通过《印象武隆》这一演出,重新把号子唱起来。”

为了保持“川江号子”最原始的味道,《印象武隆》团队在选用演员上费了不少工夫——《印象武隆》演员多达2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在这些人中,有纤夫的后代,有年轻时拉过纤的人,还有喜欢站在自家山头吆喝山歌的人……

《印象武隆》的领唱杨兴勇就是纤夫的后代,他生长于两岸悬崖峭壁的乌江边上,从小就跟随着父亲唱川江号子,如今他已成为川江号子的第九代传人。杨兴勇认为,虽然现在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已不需要川江号子,但川江号子背后隐藏的父辈们的精神不能忘,他说:“我们都是当地人,从小耳濡目染,在表演中,我们能最真实地还原劳动者乐观豁达、不屈不挠的精神。”

《印象武隆》的另外一位主角邓坤安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扮演的是贯穿《印象武隆》全程的“老纤夫”,为了演出老纤夫的“精气神”,40岁的邓坤安留起了长长的胡须。邓坤安回忆道,由于演员多为非专业的农民,排练之初异常辛苦: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个动作常需重复上百遍,舞台是露天的,烈日当空时,汗流浃背,而磅礴大雨时,整个人就被淋透了,身上、嘴里全都是泥……

为了这场演出,王潮歌哭过很多次:“我的演员太让我感动了,有一个演员彩排时不小心摔昏过去,救护车来了,医生抬着他走的。我没想到12个小时不到,在观众席的第一排,那位年轻演员又在那里唱起来……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尽管演出强度大,但杨兴勇对此很兴奋:“好的情况是,通过演员、观众和媒体三方面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川江号子,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川江号子。”随着关注度的提升,《武隆印象》受邀,前往全国多省市,以及泰国、新加坡等地进行演出,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如今,杨兴勇已开始寻找具有良好声音条件的苗子,他希望通过培养这些年轻人,将川江号子永远地传承下去。杨兴勇说:“《印象武隆》这个演出把号子重新唱起来,传承了民俗文化,我们有一种责任在里面,希望通过我们,这些流失的文明再也不会消失了。”

《印象武隆》以老纤夫的讲述贯穿整个故事,展现了纤夫们与险滩恶水进行殊死搏斗的精神,而在震撼人心的演出背后,是演员们不辞辛劳的艰苦排练。

 

上天入地的仙女山行摄记

武隆后坪天坑的科学和旅游价值

乌江画廊中的喀斯特大观园

天上的仙女山 人间的喀斯特

诗意的“东方瑞士” 山水之间的“南国第一牧原”

从天生三桥到龙水峡地缝 来自南方喀斯特奇观的巨型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