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临长江,东傍鄱阳湖,地处江西省九江市东南部,是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也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疗养胜地。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全体会议暨主席团特别会议在墨西哥召开。会议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重大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并一致同意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质奇观、生态名山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鄱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本区地质构造复杂,行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提供了保存植物的古老类型和引种新的植物种类的有利环境,使其拥有生长茂密的森林和植被,众多的古树名木和珍禽异兽,是座天然植物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体的森林覆盖率达91.53%。同时优越的生态环境也孕育了庐山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庐山剪刀峡晚霞 图/卫岌
庐山芦林湖秋色 图/卫岌绝妙的山水景观
“无限风光在险峰”,是毛泽东对庐山由衷的赞叹。庐山层峦叠嶂、群峰竞秀:大汉阳峰入夜可观千里之外的汉阳灯火,含鄱岭有鲸吞鄱阳湖水之势,紫霄峰上接霄汉,铁壁峰崭然斧削,九奇峰角立争雄,双剑峰如芙蓉插天,姊妹峰亭亭玉立,凌云之中,香炉峰则终年云蒸雾绕;龙首崖为一巨大的奇石,凌空兀突,苍松虬立,宛如青龙翘首,仰天长啸。
“匡庐瀑布天下奇”。由于山体的断裂发育和多次抬升,庐山发达的水系所流经之处,形成了20余处形态各异的瀑布。
庐山瀑布之中扬名最久的当为黄岩瀑布。它悬挂在庐山山体朝外的大陡壁上,如素练垂天、玉虹倒挂。唐代李白、孟浩然等都为它留下了不朽的诗歌。以形态奇、落差高的瀑布,当首推三叠泉。它如百幅冰绡、注磐石而成三叠,因而有“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之说。
庐山温泉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温泉之一。明代,李时珍将它的医疗价值写进了世界著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庐山温泉水温达72℃。是九百年前的大气降水,由庐山山顶海拔一千米的古地面下渗的过程中增温。其下渗深度达3700米,再上升涌出地面,水中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
“庐山之奇莫若云”。牯岭雾日年平均190.6天,云雾景观有玉带云、云梯云、瀑布云、乱云、云海、朝霞、夕霭、霓虹等。在逆温条件下,云涛千倾,浩荡的云流,翻过高峰,顺坡奔泄而下,如瀑布俯冲谷底,汹涌澎湃,形成了最具特色的庐山瀑布云。庐山风光 图/李敏
庐山植物园春色 图/卫岌云海的形成与系统性的天气变化有关。庐山云海气势沉雄,铺天盖地,瞬息万变。青峰秀峦出没在万顷云涛之上,幻变成大海中的蓬莱仙岛,时隐时现。毛泽东则赞美它为“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庐山遍布峡谷岩洞,如锦绣谷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谷间断崖危立,雾聚云落,极具风韵;龙宫洞是罕见的地下暗河型岩溶洞穴,全长1700米,岩溶景观千姿百态,奇异瑰丽。
丰厚的文化遗产
庐山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二千年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1500多名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相继登临庐山生活、游览,创作了16000余首赞颂庐山的诗词歌赋和大量的游记、绘画,其中不少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名篇。同时现还保存着极为丰富、审美价值极高的古、近代文化遗存,有远古文化遗迹20余处,中古文化遗迹600余处,摩崖石刻900余通,碑刻300多块。
庐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胜地。其中白鹿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这里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规,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庐山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等五教于一山,是古代中国佛教、道教在南方的中心。公元4世纪东晋高僧慧远在东林寺开创了净土宗,是佛教中国化和社会化的开端。
历史上庐山曾引发和孕育过许多重大事件。秦至清代(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有30多位皇帝参与了庐山的文化创造发展。20世纪30年代,庐山成为国民政府“夏都”。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周恩来、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曾在庐山留下了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1937年夏,周恩来同志曾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登临庐山。
庐山有近代国际别墅群落,至今保留完好的有英、美、德、法等25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别墅1000余栋。在中国名山中,唯独庐山拥有这样大规模和高层次的“世界村”。
唐代诗人李白感叹:“余行天下,所游览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一山飞峙、江湖环抱,组成了庐山大山水的雄奇构架;四季分明、植被丰茂,变换了庐山的名山风光;秦月汉关、唐诗宋词,奠定了庐山的东方神韵;欧风美雨、西教洋楼,赋予了庐山的西方色彩;古今一脉、中西合璧,构成了庐山的独有文化。庐山奇特的地质地貌、变幻的自然气候现象、丰富的生态资源、从未间断的历史承载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它被誉为“人文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