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健身气功

略论健身气功与美学

作者:文 山东体育学院 崔志强 郑州大学 韩向阳 李怀亮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健身气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就上述提出的内容结合健身气功,谈谈其美学追求及美学精神,以便在国内外推广普及中进一步获得审美愉悦,感受魅力, 彰显其文化自信。

一、健身气功与美学的内在联系

健身气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既然是组成部分,那么,它的具体内容就要体现传统文化的旨意,而传统文化的主要旨意就是“回望中国的传统文化,力图从中发掘有利于当今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智慧,用悟性冲动和直觉体验去最大限度地直指美的本源。”“而它所提出的实践论,不是创造活动的社会实践,也不是静态的哲学思辨,而是具体体现人文精神的生命实践论。是可操作的调理生命,养益生命的技术性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养生和修养活动。”而学练健身气功是通过自己的“调身、调息、调心”,来驾驭身心的的能力,以达到精神与形体的统一。健身气功作为调理生命,养益生命的实践方式之一,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会直指美的本源。李泽厚进一步说:“在中国,由于乐感文化和理性的渗透主宰,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行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从道家气功到佛学坐禅中所达到的种种经验,以及宋明理学所宣讲的‘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都实际指的是这种不离感性又超越感性的悦志悦神的审美形态。”由此,传统文化中有“美的本源、养生和修养活动”,而健身气功就是一种养生和修养活动,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与“美”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并能直指美的本源。

“健身气功是一项通过调身、调息、调心锻炼,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健身气功是一门关于‘和谐’”的学问。” “健身和明理融为一体。循德悟道,使古代的医疗手段,进入了哲学层次。中国古典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气功正是达到这种和谐的途径之一。”在这里不仅指出了气功具有哲学的性质,而且具有“和谐”的功能。既然气功有哲学的性质,必定会走向“美学”:因为李泽厚曾在《庄玄禅宗漫述》中说:“无论庄、易、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道路不是由认识、道德到宗教,而是由它们到审美”,提出了美学是哲学的趋向与顶峰。所以,“健身气功涵涉了医学、美学等传统科学的内核。可以说,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在健身气功中都有不同的反映。”至于健身气功的“和谐”功能及使命,会如何呢?“和谐的使命和目的就是调整各个部分,总的说来使性质不同的各部分安排得井然有序,通过某种完善的对比关系使各部分协调起来,从而创造出美来……”因和谐必然会产生美,“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哲学与艺术》)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周来祥说:“我认为美是和谐,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与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可以说“美在和谐”是一个古老、亘久而又日新的命题。它的起源,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的“美是和谐与比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美是和谐的统一”。“美所表现的是生命内核,是生命内核最深的地方,是至命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由此,健身气功与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导致的“身心和谐”的价值与审美的境界是一致的:“它通过对人内在的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与审美的目标—“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也不谋而合。总之,健身气功因有“和”才有美,“匪和弗美”(葛洪的《抱朴子•勖学》),健身气功与“和”的关系,正是一种审美关系,是一种“中和之美”。

由此,健身气功是“高情感运动”,而美学是感性之学,因两者都有人的“情感、感性”而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二、健身气功的美学追求

“健身气功蕴涵美学的内核”,就应该有自己的美学追求。这种美学追求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审美观及成为“审美疲劳”。现代社会显得较过去的时代更加富裕。一方面物质资料的极大充裕正在逐渐改变着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物质对人的直接作用来自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因物质满足能够获得感官上的快感,“却不能提升更高层次的精神上、心灵上的审美满足。”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急需多种手段来调节“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健身气功是“造福人类健康幸福的事业,也是开创性的事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不仅因为健身气功是用大脑皮层去调动内脏,用意念调到体内的自稳态。而且,因学练健身气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及健康长寿,“而健康长寿自身就是可欲的,就是人们追求的目的,就是善,因此,健康长寿乃是自身善”“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曲礼》)健身气功是一种养生和修养活动,可以认为是通向健康长寿的一种善行。而善与美同意,以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美与善同意”为证。也就是说学练健身气功的过程就一种善行,一种美行。另外,学练健身气功是一种重“感性”、重“直觉感悟”的整体把握。而审美也是一种直觉整体的把握,是一种‘品味’体验。意大利近代美学家克罗齐说的好:“美就是直觉,而直觉就是表现,也就是艺术。”也就是说练习健身气功时是一种直觉整体的把握,会产生美感,对此,[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说的好:“深深地呼吸,感觉血液怎样通过与空气的接触得到净化和整个循环系统怎样呈现新的活力,这差不多是一种真正令人陶醉的快乐,其审美价值是绝对不能否定的。”也就是说学练过程中有“直觉感悟”“……,乃自然成为美的观照。”这样以来,自然因学练健身气功便产生“美感的增力性”——“内美”。“内美”成就于学练者的内在实践,即一种主要通过内养、内修的功夫而获得的纯粹个人的、独特的、内在的审美体验。学练者的“内美”表现在实践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人生意义的丰富多彩。它是一种内在的无执著、无偏颇、虚静怡恬但又充满新奇感的精神悦乐。所以,健身气功锻炼的过程,先是从人自身的“内和谐”进入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外和谐”的过程。即健身气功这种由“身体的实践产生的内在体验延伸至体外,乃有‘身心和’的个体和谐、‘上下和’的人际关系和谐、‘天地合’的自然关系和谐”之中而,学练蕴含着“内美”。

由此,学练健身气功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上既有‘形’与‘神’的交融,也渗透着古典的“内美”追求。

三、健身气功的美学精神

中国的美学精神有三大主流:儒家、道家、释家。因为三大主流中都洋溢着悦乐的精神。一般来说,儒家的悦乐源于行仁、好学和人群的和谐;道家的悦乐,在于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乃至于忘我而找到真我;释家的悦乐则寄托在明心见性,求得本来面目而达到入世、出世的和谐。健身气功的悦乐在“长年、长心、长德”的过程,直至“三调合一”的陶醉状态。只要学练者获得了陶醉状态,就有一种存在价值和存在感的最大欢悦,并且含有一种强烈的感恩健身气功之情,其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它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所以,学练者“三调合一”陶醉之中蕴含着一种深刻而博大的生命之爱和存在之爱以及生活平时中的涵养道德。而且,陶醉给学练者带来某种官能的极端敏锐,这种敏感使它能够理解和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潜在的创造力。学练者的陶醉带来某种极端的灵活性,从中发展出一种高度的传达能力。这些条件,使得学练者能够通过创造将自身的形象投射到功法之中。这种创造又被理解为功法技术与存在者的新关系,经由这种新关系的表达,存在者会更丰富、更完满地被经验了。对于学练健身气功的美学精神,那就是尽可能地获得陶醉状态,至于陶醉状态的感受,还是用柏拉图的话说吧:“因为他从眼睛接受美的放射体,因它而发热,他的羽翼也因它而受滋润。感到了热力,羽翼在久经闭塞而不能生长之后又苏醒过来了。这种放射体陆续灌注营养品进来,羽管就涨大起来,从根向外生展,布满了灵魂胸脯……灵魂遍体沸腾跳动,正如婴儿出齿牙根感觉又痒又疼,灵魂初生羽翼时,也沸腾发烧,又疼又痒。……那美就发出一道极微分子的流,流注到他的灵魂里,于是他得到滋润,得到温暖,苦痛全消,觉得非常快乐”。在学练健身气功获得的“陶醉”,生命体验到的是最佳的舒适状态,整个身体都感到轻松自在,毫无沉重之感,生命之力异常强烈而自觉爆发,精神格外兴奋,并升华成尽善尽美的艺术之中,这种艺术正是不离感性又超越感性的悦志悦神的审美形态。

 

世界三大健身文化浅议

略论健身气功与美学

易筋经习惯性错误及纠正方法

电脑眼

通过背部来了解健身气功

浅谈眼神在健身气功练习中的运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