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非常鲜明,其主要目标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方法是结构性改革,导向是“供给侧”。这既体现了中央对农业改革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思路、举措和策略。
一号文件关乎种业发展方向
今年的一号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种业,但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永远离不开种业,任何一种农作物的种植都必须以种子为基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要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用改革的方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更加注重满足质的要求,提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三大调整”,即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调顺生产关系,突出“新”字。对于种植业直接的影响是,要求稳粮、优经、扩饲,发展种植业“三元”结构。
一号文件还进一步明确提出,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和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非优势区域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一号文件对发展经济作物也有明确的要求,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农牧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这些都是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的明确方向,也就是对种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具体要求。
仔细研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带有战略性和导向性的,对农业的影响将从量的变化发生质的飞跃,从事种业的工作者必须要有敏感性和紧迫感。要适应这种根本变化,要求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从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实施步骤上都要有一个重新审视和定位,才能在调整和发展中立住脚跟。
紧随中央步伐 及时调整方向
随着现代种业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种业从总体上来说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国内种业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我国大型种子企业都是建立在以粮食作物为主体、以“两杂”(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品种为主要经营对象、以高产为目标的种子经营理念,生产经营体系比较单一。虽然在过去的历史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要适应当今供给侧改革,面对品质优、效益高、环境绿的要求,显得不相匹配了,这就是我国种业面临的挑战所在。
在种植业结构布局上,要建立粮、经、饲的三元结构要求,补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不足、不优的短板。发展经济作物,尤其是果、茶、菜种子种苗和青贮饲料种子的发展将大有作为。
在种业的主攻方向上不能只盯着“两杂”种子,要做到杂交种子和常规种子两手抓。比如水稻、小麦是口粮中的主角,优质品种将受到极大的欢迎。比如要突出优质的常规稻和杂交水稻品种,同时小麦的强筋和弱筋品种分别用于加工优质面包和饼干,有极大的需求量。另外,杂粮、杂豆、马铃薯等发展前景看好,可以这些作物为基础发展专业性公司,目前已有成功的先例。
绿色发展,将成为种植业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品种具有多种抗性,抗病虫才可以做到少施农药、化肥;连同具有耐旱、耐低温、耐高温、抗倒伏等性状,综合能力强的品种,才能满足绿色生产的要求。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供给侧农业结构调整的一条主线。发展高效农业生产,要围绕节本、省工、增效来做文章,需要品种能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和轻简式栽培的技术要求。
综上所述,供给侧农业结构性改革对种业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品种结构上要实现多元化,品质优先、多抗并举、轻简栽培、机械化等,这些都是对我国种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机遇。
可以预见,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下,我国种业将迎来一个极大的变化,一批专业性公司可能应运而生,另一些大企业要用一部分力量来发展诸如杂粮、杂豆、薯类、经济作物的种子种苗业务。就长远发展而言,种子企业一定要定好位,尤其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具有较强育种能力的企业,一定要调整思路、突出重点,把优质、绿色、高效作为育种目标抓好抓实,如此才能在结构调整中赢得先机。
问题是,当下一些种子企业对这种结构性改革可能一下子还适应不了。很现实的问题是今年国家还要继续调减“镰刀弯”地区的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杂粮、杂豆、薯类种植面积,优化经济作物种植。但是,种子企业所经营的品种,往往都是过去一两年生产的,高库存问题已经凸显,而面对今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可供应市场品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新的阵痛很可能出现,对某些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如何跨过这道坎?这就需要企业家和从业者们认真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必要的调整,如此才能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轻装上阵,去迎接未来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