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基于教材,融入忧患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包含着忧患意识。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贴历史教材来开展忧患意识的教学。初中历史教材中“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等,这些内容涵盖了中国从被侵略、近代化的发展探索、对外的军事斗争史,面对强大的敌人不屈不挠、积极应战、保家卫国、探索复兴道路,经历了多次反复,最终实现了民族与国家独立。初中历史教材中“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内容涵盖了中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在经历过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后,发现与时俱进的忧患意识才是国家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思想。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来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学。鲜明生动的故事、形象真实的材料等都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起忧患意识,让初中生承担起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
二、课堂教学联系生活,融入忧患意识
历史具有以史为鉴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历史事件拉回现实,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针对历史问题来探索研究,从而形成忧患意识。例如,在进行“经济全球化”以及“人类社会面对的问题”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关于忧患意识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虽然经济全球化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经济垄断、导致了经济危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众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人口过度增长、资源消耗,等等。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忧患意识联系到实际生活,则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环境污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十分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呢?”“如果这些环境污染得不到解决,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后,就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联系生活,踊跃回答、积极发言,“城市雾霾”“水资源枯竭”,等等。教师在利用教材与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巧妙互动后,很自然地将忧患意识植于学生心中,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忧患意识。
三、运用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忧患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成为融入忧患意识教学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树立起更加深刻的忧患意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在满足教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进而开展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最后派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例如,在进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有一道关于中苏各自发展道路的讨论问题,这道讨论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讨论。小组探究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逐渐养成忧患意识,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我国以往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课外活动延伸教学,融入忧患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外活动是融入忧患意识的重要平台,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例如知识竞赛、主题展览、专题讨论,等等。比如知识竞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古代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很多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清朝末期签订的。而初中历史教师则可以举办以“清朝的灭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根据清朝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从昌盛走向灭亡,对清末的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形成忧患意识。专题讨论,在完成关于历史事件的主题展览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开展历史专题讨论,以便让学生在参与完成历史主题展览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意见与想法。特别是对于中国盛世与中国衰落时期的不同看法,从而来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形成一定的忧患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在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拉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课堂作为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重要平台应该得到妥善的利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忧患意识,利用每一个有价值的历史事件、有意义的历史时刻来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忧患意识,以史为鉴,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省象山县鹤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