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投资与理财

许化迟:何时是进入书画收藏的最佳时机?随时!

作者:郭琳
陆俨少作品 江山揽胜1952年出生的收藏家许化迟,是书画名家许麟庐的第四子,自幼受教于家父研习绘画和鉴赏,徐悲鸿、傅抱石、张伯驹、李苦禅、启功、黄永玉等书画名家皆与许家交往深厚,从小生活的“圈子”对许化迟后来的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978年,他用100多元买了张齐白石的画,1981年,用20多万港币买下9000张代现代书画,如今这些艺术品的价值富可敌国。

8块钱一尺的陆俨少没人认识

许化迟讲了个35年前的故事。

1977年,陆俨少来北京,住在许家。

许化迟的父亲许麟庐,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荣宝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经理。许麟庐重侠义,好交友,一些画家外地来京,吃住都在许家。而当时陆俨少还是右派。当时的环境,不要提右派住在家里,就是和右派说句话,且得掂量掂量。

那天陆俨少拿出自己的五张画。许麟庐对许化迟说,你去把画拿给韩度权。让25岁的许化迟去荣宝斋卖了。韩度权当时是荣宝斋收画的一把手。收画一把手,意思是鉴定专家,当时收画,经理说了都不算,必须找他。

许化迟把画一卷,骑着自行车就去荣宝斋了。

到了荣宝斋,许化迟说,韩叔,我爸让我找你来了,陆俨少陆伯伯有几张画,让您看看。韩度权说,你打开吧。

打开看了。韩度权说,留一张吧。许化迟心里一咯噔:留一张?就问多少钱一尺,说8块。许化迟想了想,说,8块,我还不能搁您这儿。当时王雪涛的画12块一尺,李可染15块一尺。就把画一卷就回来了。

回家后,陆俨少也在。许化迟回话,韩叔说五张留一张。许麟庐就问,那你干嘛不把那一张留下啊。回答说他给8块。许麟庐哦了一下:8块?低了点儿。

陆俨少在边上听了生气,不说话。

这个故事,如今看来已经属于传说——20年后,1997年,陆俨少的画在拍场上已是几百万元一张。

那时候许麟庐已经不是荣宝斋的总经理,因为“文革”靠边了。许化迟回想起来,“韩度权其实已经给面子了。当时谁都不知道陆俨少,人家收你就不错了。”

一块钱一张的黄宾虹没人要

50年代,许麟庐的“和平画店”开业,这家画店的旧址,如今已经湮没在王府井的一片繁华中,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画家黄永玉凭记忆所画的外景图了。但当时,这家在齐白石支持下开出的不足40平方米的画店,却是京城的名家荟萃地,郭沫若、徐悲鸿、傅抱石、张伯驹、李苦禅、启功、黄苗子、黄永玉,都是常客。齐白石每星期都要来画店亲自坐镇,“和平画店”匾额的四个字,正是他题写的。

后来公私合营,许麟庐把画店交给国家,进入荣宝斋,做了建国后第一任经理。

有这样的经历,许麟庐很快介入收藏。

“现在专卖字画的画廊已经很多了。而当代中国真正专卖齐白石画的,是我父亲。”许化迟说,“1952、1953年,我父亲经营齐先生的画。那时候齐先生不是很富有,临到死都不富有。很多画家生前都不是很富有的。现在我们看画家以为他们都非富则贵,其实不是这样,画家在50年代靠工资吃饭。1951、1952年,黄宾虹的画,一块钱一张,还没人要——因为大家不认识。”

耳濡目染之下,许化迟也开始收藏。

“早期的画都是朋友介绍的,比如谁谁家抄完家,没有了生活来源了。但画家们要生活,我跟他们的儿子们素有来往,他们就找我卖一两张画。多半是60元、90元。”

1978年,许化迟从朋友那儿花100多元钱买了张齐白石的画,这张画后来收录进《齐白石画集》。

许化迟拿着画给父亲过目,问真假。许麟庐看了,说真的。但又说,100多元钱,买贵了。

“那时候当然不会去想这些画将来能卖多少钱,纯粹就是喜欢。玩收藏,最重要的就是‘喜欢’二字。那里面的文化,那种美给你的愉悦感。”许化迟说。

1981年,用20多万港币买下9000张画

1980年,许化迟移居香港。

移居香港,对于许化迟来说一定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回来以后,他做了一件大事儿,用二十多万港币,买下了当时还叫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来成为国家博物馆的外宾服务部里的9000张画。谁的都有: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等等。

当时历史博物馆的馆员、后来成为中贸圣佳总经理的易苏昊说了这段历史。

1979年,历史博物馆成立了“外宾服务部”,卖一些近现代画家的画,收入用于改善博物馆的经费不足——那时候博物馆来了外宾,请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国家财政拨款有限。接待外宾的标准是每人三块钱。但这是天安门前的国家博物馆,三块钱怎么吃饭呐?差额就得从这儿解决。

当时艺术家们的画,吴作人一张画卖5元钱,李可染8元,刘炳森6毛、8毛,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

外宾服务部经营到1981年,经营不下去了。卖得不好,国家博物馆卖字画也丢人,画于是得处理掉。但这么多处理给谁,谁又买得起?

从香港回来不久的许化迟,一次性花二十多万港币,买了全部的画作。

许化迟在香港的那年,198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傅抱石的《湘夫人》拍出了18万港币,已经是天价了,而在内地,按照许化迟的说法,“如果在香港卖五万,在南京最多2000元就买到了。”这就是两地的差价。

这段故事,如今看来又是个传说,不知道会让多少人扼腕。但当年,又有多少人能有闲钱买画、又舍得去买画?当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30多元。

何时是进入收藏的最佳时机?随时!

许化迟有一个经典的论调:什么时候是进入收藏这行的最佳时机?随时!

“千万别以为现在亿元就是天价了,就都是泡沫了。我们现在的古画,不要说超世界,就连清朝的价都远远没到。我们现在一张唐伯虎的画,好一点的,充其量,两三千万。高一点,四五千万。过亿都难。可在清末民初,一张唐伯虎的画,可以换俩大四合院。现在俩大四合院值多少钱?”

“十年前,我花200万买齐白石先生一张画。当时我就断定,以后肯定要过千万,人家都说我是疯了。过了五年,过千万了,我说会过亿。人家说这真是疯了,结果呢?没多久就过了。”

“为什么毕加索、莫奈、凡·高的油画动辄上亿美元?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了。全世界的艺术机构、财团都在收藏。这是一个文化价值观的接受度问题。什么时候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被全世界接受了,我们的顶级画家就是世界的顶级画家——艺术品繁荣,就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再现。”

“当然,收藏的前提是,得从骨子里喜欢。艺术品会给你带来高回报,一亿买进的,5000万卖出,那谁都不玩了。但不能单纯地把艺术品作为一门生意来对待,今年买进,明年卖出,这样,不如去做金融,股票期货。

但从骨子里喜欢了,就不会买到假画了?

许化迟笑:“买假画算什么?我当然买到过假画——大鉴赏家都有打眼的时候。”

“徐邦达,大收藏家,刚刚去世的老先生,当年故宫博物院书画馆就是他创建的,他难道没买过假画。”

“有的假画作假做得非常好,你看出破绽来,就说明你的鉴赏水平比作伪的水平要高。看不出来,就说明你技不如人。这需要眼力。眼力从那里来的?从实践当中来的,要用真金白银练出来。书本上只是其一。”

“的确也有像一些人说的,去某某家,一打开仓库,一屋子假画假古董。这说明什么呢?这些人根本不懂中国文化。而是在倒买倒卖这些东西,又或者,你是不是真喜欢收藏这件事?如果我要花1000万买一张画,你说,我是不是一定会仔细地去研究它?因为是要花真金白银的。“真正做收藏的,必须有积累,有沉淀。”

齐白石作品 荷花四屏

 

2016 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 30% 一二线城市 24% 人花 50% 的工资租房

2016年 中国算老几?

许小年预警:2017 年不是赚钱的年头 先活下来再说

商圣范蠡

跟古代富豪学理财

白圭:投资界的阴阳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