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东方IC近期,笔者和很多同行沟通时有一种共识:传统企业是这么不景气,而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则如火如荼,但起伏跌宕,令诸位的小心肝不得安生。
在这个背景下,以职业生涯规划见长的HR们都已不知该如何给自己做职业规划,到处嗅到的是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下,人力资源如何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困惑,转型、“互联网+”具体应该怎么做,怎么转仍在思考中。
企业一方面要活下去,另一方面还要思考转型,才有活得好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可以做些什么?
关注人的思想和状态
一个企业业务向好的时候,几乎看不到管理的问题,于是管理往往被忽视,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即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会遇到这个窘境。
笔者经常和人力资源的从业者说,业务的冬天往往是人力资源的春天。因为业务的冬天,意味着生意机会的减少及业绩的下滑或不增长,直接的表现即业务不如原来忙碌,员工闲下来了则更喜欢讨论是非,且讨论问题往往是“负面”导向,“闲能生事”不是骇人听闻,而是普遍现象。
这个时候,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正视困难,且齐心协力去共同解决困难,将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如果这件事做好了,企业不仅能够渡过难关,同时,人力资源也将会在组织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管理者要更加关注人的思想和状态,有没有本事在这个时候发挥能力,就看HR们的了。李海燕 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沉下心来培养人才
企业口口声声说人才是第一要素、第一生产力,但又有几个企业真正地在做人才培养?即使老板愿意培养人才,又有几个业务老大愿意送员工去参加培训项目,抑或又有多少人有时间被培养呢?所以,企业培养人才也成为空谈,这个饼如11月14日的超级大月亮,尽管美不胜收,却又遥不可及。
而当企业的业务发展放缓的时候,大家有时间驻足思考,认真复盘,并考虑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及路径,这是一个大好的契机。在业务不忙的时候,可以通过学习来填补以前忙碌的时间,更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这个时候企业不浮躁了,管理者不浮躁了,员工也不浮躁了,沉下心来才可能真正学点东西。
这不正是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和价值的时候吗?既有时间又有需求,且这个时候的努力为时不晚,正好积蓄力量,为企业业务向好添砖加瓦。
建立创新的机制
无论哪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对于企业来讲,最大的变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唯一的出路,但难的是,大家没有创新的意识,企业没有创新的机制,员工没有创新的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帮助企业建立一些创新的机制与平台。
比如: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允许一些柔性化组织的出现,即允许员工自主创新,允许员工失败。再比如:开放一些高层的会议,让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员工参与其中,建言献策。当然,这也是激励和保留员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会让员工感觉被重视。同时,引进一些创新的学习方法,让员工学习,增加抽象思维、未来思维。还有,对于被采纳的点子予以重奖,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
同时,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如何服务于内部管理的创新机制,如何更好地激励和设计福利体系,也正是共同创新之时。
持续打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作为人力资源,要将企业打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即营造学习的氛围,组织力求精简、扁平化,终生学习。在这样的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力进行不断地尝试,改善和提高它适应企业发展的能力。也只有在这样的组织中,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因此,企业与员工间的雇佣关系会产生变化,即从雇佣到合作。
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和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组织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如果一个组织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企业一定能跑在行业前沿。无论大环境及经济形势如何,企业都不会衰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以上的企业都在使用学习型组织这样的模式。可见,成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否能抓住这个规律,以及能否真正落地,就要考验人力资源的真本事。
总之,虽然国家经济进入L型状态,企业不能幸免,此时扛下去才是硬道理。而如何扛、怎么扛,以及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人力资源也必须顺势而为,主动站出来帮助企业扛起重任,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再看“危机”一词,危险的背后即是机会,就看HR们如何把握了。
如何让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正视困难,且齐心协力去共同解决困难,将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这时候,管理者要更加关注人的思想和状态
责任编辑: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