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电视仍然是一种主流传播媒介,特别是直播和首播形式,常常能够吸引大量观众聚焦关注。
电视慕课(TV-MOOC)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清华大学创新教育专家、卡魅实验室创始人、GIS(集思)理念提出者高云峰和笔者。我们发现,在信息传播中,电视直播和首播节目大规模的观众聚集与MOOC 的实时互动极为类似,但电视的实时效应较 MOOC 更为强大,继而提出了此概念。随即,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CAP 项目课程研发组组长王殿军作为电视慕课项目发起人正式开始启动电视慕课研究项目,并开始筹划首款电视慕课产品。
电视慕课是慕课的衍生。电视慕课延续了慕课在教育资源和受众群体开放性、规模性的优势,通过直播和首播的电视节目或电视纪录片等,把相同兴趣的受众通过节目连接起来,进行实时互动,让受众在线下同步参与节目,进而完成学习教育。
与传统慕课相比,电视慕课在以下六方面更具优势。
1.更为广泛的传播范围。虽然 MOOC 在经历井喷式增长后迎来全球亿万关注者,但以课程平均收视来看,电视的影响力仍远大于MOOC。一场电视实况转播、综艺节目的同时“在线”人数可以轻易超过千万,而普通 MOOC 则很难超过万级,因此产生的互动人次也非常少。为了增强实时互动特性,尽管 MOOC 探索了如点到、特殊的课程设计、考试等等方法,但实际的互动传播效果却非常有限,网络上的受众还是习惯于非实时的、自由的点播观看方式,加之节目画质、制作精良程度、制作成本、行业成熟度等对比,电视的优势突显无疑。
2.更为自主的兴趣起点。慕课很多时候都是出于功利性的学习目的,而电视慕课把这种功利性大为降低,着重从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在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和先进的学习工具支持下,获取知识的学习欲望,并转化为主动汲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学习行为。
3.更为真实的学习环境。慕课不是万能的,它无法真正取代实体课堂。学习的目标是应用和掌握,特别是对于科技知识来说,仅通过慕课“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电视慕课弥补了传统慕课的不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的课程学习,通过动手操作,从“知道”到达“懂得”,有效结合并平衡了外部讲授与内化自学的关系。
4.更为完整的课程内容。慕课是基于连通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常常依靠热点投放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需求,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电视慕课更强调通过某一节目来定制化某一课程,节目只是关注和思考的开端,真正动手掌握技能才是完成学习的必要条件。
5.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相比较慕课的线上学习,电视慕课可以形成“线上+线下”的完整学习形态。并且,电视慕课不是电视教学,它本身并不改变电视节目本身的形式,而是根据电视内容在受众端、客户端增加课程教学、实际操作等现实体验,并与电视回看、点播功能结合,为受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开放的学习资源,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和知识交换模式。
6.更为显著的学习成效。慕课课程多采用的是视频教学,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并没有太大差别,并且需要学习者拥有高度的自制力来保证自己完成课程。而电视慕课的素材更多为电视节目与纪录片,内容上更加轻松,形式上更为活泼,让受众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完成从“受众”向“学习者”、甚至“创新者”的蜕变。
而和传统的远程教学、电视教学相比,电视慕课最重要的区别是传输内容的二次开发应用。观众不必因为“需要”学习,就改变正常的电视节目播出内容和顺序,受迫性地被电视“奴役”。节目还是电视节目,受众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转化,例如,喜欢娱乐的就继续欣赏娱乐内容,希望深入学习的则可以应用线下课程、设备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实时互动,两者互不干涉。也就是说,电视慕课中的电视内容,仅是课堂内容的一部分,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看”电视,较电视课堂更为灵活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