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培养历来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点,因而在各国教育系统中,有的国家专门设立培养创新能力的学校或者学科,例如,日本的SSH(Super Science High School,科学重点高中)、有的国家会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例如美国项目引路PLTW和德国跨地区特别领域研究(SFB/TR)项目组。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为主的S T E A M课程,风靡于美国、韩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美创客行动的快速发展,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研究人员通过寻求创客教育与项目学习的共同点,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以研究STEAM为基础的创客教育、创客空间研究。
根据麦可思研究的内容,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
韩国科学技术院:亚洲创新力第一如何产生的
韩国科学技术院在创新力方面的优异表现似乎让韩国看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进方向。韩国与中国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与此同时,饱受诟病的死记硬背式学习、题海战术、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在韩国也司空见惯。而近年来,韩国科学技术院在创新力方面的优异表现似乎让韩国看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进方向。
(1)自由的学习环境
说到韩国科学技术院对“创新力”的培养,首先不得不提到它在招生、录取和专业选择等方面的“灵活性”。在招生时,该校不仅从全国重点理科高中招收高考高分学生,还注重选拔非重点高中毕业但确有专长的人才入校。学生被录取后可以不必确定专业,入学第二年后再选择专业。课程选择上,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学生都可以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地自由选修,合格即可拿到学分。
(2)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韩国科学技术院采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韩国科学技术院既承担国家课题研究,同时也接受企业委托开发,与三星电子、现代电子、LG半导体、SK通信等多家著名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求从事课题共同研究和定向人才培养,所需经费由相关企业提供。学校共有140多个研究中心,其中一部分直接与企业合作建立,从事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韩国科学技术院设有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TIC)和技术商业孵化器(以下简称TBI)。具有新技术思想而无研究条件的人可到TIC租用研究场所和设备,从事技术研究。研究成功后,还可以到TBI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开发成功后就可以交付企业进行产品生产。
(3)师资多具有美国顶尖名校背景
该校拥有大批优秀的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大多数教授都毕业于美国顶尖名校,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而师资方面优势的确立,则与该校前任校长徐南杓的治校政策密不可分。
2006年7月,该校聘请曾任MIT机械系主任、美国科学财团副总裁的徐南杓教授回国担任校长。他走马上任后以MIT作为学校改革蓝本,改革措施的其中一项就是主张以英文授课。此举意在让学院的毕业生更容易和国际市场接轨,同时也能吸引优秀的外国教职员来校任教。
(4)对师生高标准、严要求
除了推行英文授课,徐南杓上任后还提出另几项大胆的改革措施,如废除了长幼有序的教职员聘任制度,有才能的年轻教师只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一年内就会得到终身聘任。再如,打破了教授的铁饭碗,更加严格地对终身聘任的教授资格进行审查。除了教师,徐南杓也向学业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开刀”。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向上,他规定平均积分在B级以下的学生,不再享有免费的优惠。如果学生考试不及格经补考后仍有三门课未过关,就要令其退学。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争议。该校在2011年三个月内接连发生四起大学生和一名教授自杀事件,其原因就被舆论归咎于改革实施后教授和学生的竞争和学业压力过大。
虽然徐南杓推出的极其严格的治校政策受到校内外的很多舆论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他出任校长期间,韩国科学技术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跨入世界名校的行列。
哈佛大学:注重实际应用
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突出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际应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强调从实践出发。
课程内容开设上,不仅包括创业必需的基础知识类课程,如财务、营销、商务谈判等方面的课程,还包括领导力、有效领导等行为科学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都紧密联系商业实践,重视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开创新企业”这门课中,着重探讨设立新公司时所需要的技能技巧以及新企业发展的知识。学生们组成小组,由创意概念展开,进而完成一个设立新公司所需要的完整经营计划,并对计划付诸实施。通过这一完整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创业理论,也能学习到具体的创业技能技巧,并能实施具体的创业行动规划。
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之一。“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站在实际创业者的立场上,学习什么是创业和如何创业,对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比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采取的对策是什么”等等,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突出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际应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强调从实践出发。日本工业大学:注重与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相结合
日本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与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相结合,依托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日本工业大学于1998年创设了产学合作中心,2006年改编为产学合作创业教育中心,注重利用大学的科研优势,为企业开展项目咨询,帮助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在此过程中,反馈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
学校也注重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甚至建立中小型新兴企业。日本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重视与产业界、社会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参与。一方面,许多大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计划提供“风险资金”等;另一方面,学校也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加强与地区产业界的合作,为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实现大学与地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精神的树立
除了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方面的培养外,斯坦福大学更重视的是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在斯坦福,约有90%的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精神的树立,首先体现在教师带头,师生共同融入社会,建立创新创业的学校传统。背靠硅谷的地理优势,使得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有过在企业实习的经历,甚至是创业的经历,也让这些教师有足够的经验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斯坦福大学鼓励教授到硅谷的公司兼职或从事公司的科研项目,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教授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很容易在硅谷迅速转化为产品。学校与硅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互动效应。
另外,学校也会用实际的规章制度鼓励创业创新精神。“停下”校规,让学生们可以随时辍学一年,然后再继续复学。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孵化资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