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18时50分,已经连续处置四个事故现场的北京市公安局密云分局交通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刘宝忠接到队里派警,离他不远的京承高速52公里处有交通事故,需要处理。队里让老刘回单位吃口饭,准备安排其他人出警,老刘只问了位置,便迅速赶赴现场。
随后,队里接到了一个电话:“让食堂给留点饭……”
19时35分,当失控车辆向他撞来的那一刻,已经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刘宝忠却仍在专注于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笔飞了,纸散了,血迹斑驳的警服被无情的车轮撕烂……
噩耗传来,负责接听电话的辅警小徐几近崩溃,反复哭喊着:“宝忠大哥!您听我的,吃完饭再出现场,不行么……”
经手处理的万件交通事故无一差错
在密云干事故民警不容易,负责全境2229.45平方公里所有的简易事故、一般程序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一个班下来,一个事故小组驱车六七百公里是常事。2001年,宝忠从外勤中队调到事故科,截至今年累计处理的交通事故大大小小达10823起,其中逃逸事故103起、重大案件203起。如此大的事故处理量却无一起投诉复议,公平正义执法,每一起事故都全力做到双方满意。
2015年11月18日清晨,密云镇檀东路发生一起死亡逃逸事故,由于事发路段属于监控盲区,且未发现明显散落物,致使破案工作陷入困境,在旁人看来,此事故很可能无法侦破而“封存”。但一想到受害人家属的痛苦和无助,宝忠的心里就像着了火,他带领同事连夜扩大搜查和侦查范围,走访近百处排查百余辆嫌疑车辆。最终在距离现场5公里处的一处监控录像锁定一辆河北牌照的嫌疑车辆,并连夜驱车实施抓捕,起获了肇事车辆。通过对肇事车辆挡泥板上提取的附着物与受害者所骑电动车的车筐上提取的白色塑料进行比对,确认成分相同,实现“零口供”破案。
事故5组民警高广强回忆宝忠时,讲起了一件至今令他钦佩不已的事。2013年1月31日,极寒天气导致路面出现“地穿甲”,在京承高速密云境内发生一起20余辆机动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致使1人死亡、1人重伤。面对如此复杂的事故现场,宝忠沉着应对,细致勘查,果断担当,对其中的大部分仅涉及车损的事故,快速定责、快速调解、快速清移现场。认真分析事故成因和车辆行驶轨迹,通过车辆勘查、痕迹勘验、现场访证、人体损伤鉴定、车辆鉴定等固定证据,重建现场、还原事实,最终认定肇事司机负事故全部责任,并移送司法机关裁决。高广强时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唏嘘不已,“我也是老‘事故’了,到了现场都有点发憷,宝忠没有半点犹豫畏难,立即开展工作,一辆一辆地勘查、比对,为后续事故妥善解决做实了各项基础工作。”现在回想起当时宝忠那股沉稳干练劲,还是打心眼儿里佩服。
总是说让群众少等一分钟是一分钟
密云与河北接壤,外地车事故比较多,为了减少外地司机的食宿负担,刘宝忠经常是在自己休息时,加班处理事故。同样,每次自己出差去外地办案前,他都专门打电话告诉指挥中心一声,以免前来找他处理事故的群众跑了冤枉路。事故八组与事故一组经常在一起值主副班,一组民警杨旭峰对刘宝忠比较熟悉,经常看见刘宝忠给事故当事人买水、买饭。一次,一辆农用车和一辆汽车发生事故,赔不起钱,刘宝忠自己掏了200块钱把事给解决了。大队指挥中心辅警说,他们听到宝忠最多的话是“没问题,马上去”,只要有事故警情,不论吃没吃饭,放下电话就去,他总说,让群众少等一分钟是一分钟。
2009年,刘宝忠参评密云县“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的材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身为一名人民警察,心系百姓才能做好工作。交通事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作为事故办案民警更需要坚持执法和服务并举的原则,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事故处理规范要求,只要认定事故事实和责任就完成了公安机关的本职工作。但在宝忠看来,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直至双方满意、正式和解,才能算真正“结案”,这是宝忠为自己制定的唯一工作标准。群众的口碑是对宝忠最好的评价,当事人薄雪金女士说:“去年我开车跟一个酒驾司机撞了,朋友受伤了,对方却跑了。刘警官连夜抓人,不到24小时就抓着了,又问话、又做材料,光我知道他就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当事人曹仟先生说:“刘警官工作不仅认真细致,耐心安慰双方情绪,最后还帮助我找车去取事故车,当时就感觉心里热乎乎的。”
以“宝忠工作标准”处理的案件不胜枚举,2015年6月14日,西田各庄乡的一位村民被同村人骑三轮车撞伤,颅骨损伤、颅底出血。经宝忠处理后,尽管因为肇事人是低保户,自己没有得到赔偿,但这位村民依然说刘警官态度好、工作认真,自己对事故处理很满意。2013年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鞭炮声中,却在密云县不老屯镇老爷庙村发生一起撞人致死逃逸事故。宝忠知道春节忙、缺人手,就主动值守在安保一线。接报事故后,他扒拉几口队里精心准备的除夕晚餐,冒着大雪驱车70余公里辗转险峻的盘山道赶赴现场。事故现场道路偏僻,无监控又无证人可寻,凭借多年的现场勘查经验,宝忠果断认定肇事车辆逃逸方向。为了抓住破案的黄金时间,宝忠带领同事一路走走停停、调查访证,终于在事故地点10公里外发现一辆车有重大肇事嫌疑,宝忠随即认真细致勘查嫌疑车辆,提取前风挡上的毛发进行DNA比对。在办案人员强大的攻势下,一名女性自称肇事逃逸,在山下派出所投案。宝忠又带领同事立即赶到派出所,从调查询问中,发现该女性有“顶包”嫌疑,便立即对其亲属住处进行调查,终于将肇事元凶抓获归案,案件侦破全过程仅用时3小时。宝忠用坚定执着捍卫着法律的天平,让肇事者得到严惩,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
战友们心中的“实在人”和“好搭档”
“实在人”是宝忠的代名词,无论是主管事故的大队领导,还是事故科的身边战友,对刘宝忠的一致评价都是“好人”“实在”。现任密云分局大城子派出所政委、交通大队分管事故的原副大队长赵学宁,对刘宝忠的印象是,人老实、肯吃苦、不抱怨、不推活,他处理的案子从来没有因为遗留问题给队里、给领导找过麻烦,能担事,不惹事。从警31年以来,他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先后在灯岗、外勤、巡逻、事故等岗位工作过。学济南时,当时的交管局副局长王亮到密云暗访时,走到西门岗看到宝忠一板一眼地打手势,形象好,还专门提出了表扬。事故处理被认为是全大队工作量大、压力重的岗位,可他一干就是15年。中队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也变成了战友们共同的师傅。“刘哥,你去北京送一趟血检”,“师傅,你帮我送一趟痕检材料”,“宝忠,你跟着去河北追逃(逃逸)”,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刘宝忠永远是有求必应。副大队长王小雨深情地说:“是我的老搭档,我给他派活,啥时叫啥时回来,好指使,从来都支持我工作,我心里其实特别敬重感谢这位老大哥。”
“好搭档”是战友的心里话。事故科民警张全山,因一条腿患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为了尽可能地照顾张全山,科里特意安排宝忠和张全山一组。刚搭档时,宝忠就主动和张全山作了分工: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案件,都由他带着辅警去现场处理,张全山在队里处理案卷和接待工作。“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从2013年7月8日我和宝忠一组就定下来了,三年多一直这样,直至昨天他牺牲…… ”50多岁的老民警张全山说到此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不出话。张全山与刘宝忠结为二人组合,一起工作三年多,对于宝忠大哥,充满着无限深情,也最有发言权。他说:宝忠大哥父亲去世那天,我俩值主班。他出去了一会儿,简单料理一下后事又回来值班。我劝他别来了,他说“家里都安排好了,你放心吧”。说到这儿,张全山再度哽咽着说不出话。
现场执法的刘宝忠答应退休后陪妻一起自驾去旅游
宝忠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待岗回家后月收入只有区区400元,仅依靠打零工、做保洁挣一些微薄生活费,一家老小都是靠他的工资生活,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但宝忠生活态度十分乐观,妻子也支持他的工作。2012年“两会”期间,妻子被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医生建议她立即入院手术,避免扩散。但她知道老刘工作忙,忙起来经常吃不上饭,就决定推迟手术时间,专心在家给他做饭、照顾起居。夫妻二人几十年没有红过脸,一家人过得简单而幸福。周末空闲时间,宝忠会带着妻子去冶仙塔爬爬山、到蔡家洼看看花,为了节省开支,只去免费景点游玩。他知道妻子一辈子没怎么出过密云,答应妻子退休后自驾车带她去新疆、湖北探探亲,一路走走、转转,但这个“一起旅游”的简单愿望却永远不会实现了……
宝忠是个孝老敬亲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体弱多病的四位老人。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又于今年5月病故离世。老人生命的最后30天,一直在医院ICU抢救,宝忠总是下班照顾老人,累了困了就在病房门口的硬塑料椅上眯一会儿,第二天一早又去上班,白天、夜晚往返奔波于医院和单位之间。然而就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刻,宝忠仍然在处理交通事故,直到处置结束后才从岗位上赶往医院,没有见到老人最后一面。想起宝忠,妻子就哽咽地说:“我们家宝忠就是太本分、太实在,工作这么多年,天天吃着降压药上班,可让他主动请个假却比登天还难。这下人走了,宝忠,你可算能好好歇歇了……”
儿子刘洋今年25岁,在大连一所高校毕业后考入公务员队伍。在儿子眼中,父亲的形象是高大、严肃的,同在执法部门工作,宝忠却从来没有帮儿子走过“人情”,更没有接受过事故当事人“吃请”,还经常教育警示他:“干公务员的,手必须是干净的,这样才对得起身上穿的制服!”在大连上学的第一个“十一”长假,第一次离开父母读书的儿子,想家了,一心想回来看看爸妈,聊聊学校发生的趣事,却因9月底突发疾病被隔离入院。躺在病床上,心情失落的儿子不敢给父亲打电话,就将病情原委告诉母亲,希望父母能来大连看他。工作中的“活地图”宝忠,出差办案,几千公里都驾轻就熟,却婉拒去大连看望生病的儿子,总是推托说:“工作忙,我请假就得有人顶上,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宝忠生活节俭朴素,身上除了警服,就是柜子里那几件朴素的便装。每年单位作为福利分发的200元生日蛋糕钱,宝忠都不舍得自己花,而是给辅警,让他们买些零食和生活用品。宝忠有个爱好,在家空闲时喝两口,解解乏。他从来不去超市买成品酒,只是到早市打些散酒,就着自己炸的花生米,一杯酒能抿上小半天儿。今年6月27日是宝忠51岁生日,儿子特意在网上精挑细选了一款名牌电动刮胡刀送给他,这是宝忠多年来私人用品中最值钱的“家当”。儿子本以为会得到父亲的夸奖,却灰头土脸落了一通埋怨:“你买这个干什么?净瞎花钱,我原来的老物
件用得挺好!”虽然嘴上不说,却把电动刮胡刀端端正正地摆在自己心爱的收藏柜中,一直没舍得用,现在,它还静静地放在那里,从未拆封。今年10月,儿子去赤峰参加同学婚礼,心里念着父亲喜好喝酒,就特意从当地带回了内蒙古特产奶酒,但由于工作繁忙,又没有车,长期吃住在单位,装满了对父亲思念的奶酒也一直放在柜子里没有亲手送出。现在父亲走了,酒却没有带走……
那年村子里拆迁,刘家兄弟姐妹多,几家人在一个户口上,按规定可以多争取几套房,可他偏偏就低不就高。街坊邻居都忍不住说他脑子轴、不灵光,家里人更是直言:“我们不要也就算了,你儿子不还得结婚娶媳妇呢?”宝忠听后,却帮助政府给家里人做安抚工作,说:“咱当警察的,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更不能给国家添乱!”
宝忠啊宝忠!明明心里很惦记,却把生病隔离的儿子扔在外面;明明深爱自己的家庭,却从不把妻儿老小的困难挂在嘴边;明明手头不宽裕,却背着家里把单位福利送给别人;明明家里这么难,却就是不拿国家的一针一线……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当人们正在享受温馨美好的周末时,交通民警刘宝忠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编辑·韩旭)
爱岗敬业的刘宝忠同志(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