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海洋世界

西扎与他的大海

作者:撰文|陈琳汾

阿尔瓦罗·西扎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葡萄牙建筑师。他于1933年6月25日出生在马托西诺斯(Matosinhos),一座坐落于葡萄牙北部的海岸城镇。1949—1955年,西扎在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学习,1955年进入费尔南多·塔欧拉事务所工作,1958年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并开始进行独立的建筑实践。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西扎完成了百余件建筑作品,这些作品为他带来了众多荣誉,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此外,他的建筑最令人加以称道的,便是他在建筑设计中对环境无微不至的思索与利用。

波·诺瓦茶室餐厅(Boa Nova Restaurant, 1958-1963)

在波尔图以北的莱萨·达·帕尔梅拉教区面向大西洋的岸边,波·诺瓦茶室餐厅位于波·诺瓦海岬一片礁石嶙峋的海滩上。这座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茶室餐厅,对建筑界来说有着不菲的价值。它既是建筑师西扎“地域建筑”哲学的体现,也是“建筑弱质化”的经典作品。

茶室餐厅是市政当局委托兴建的,西扎的老师费尔南多·塔欧拉在1958年赢得这个设计的招标后,将其转交给刚刚成立自己事务所的西扎,西扎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设计。建筑被精心地嵌入地形,它的平面经过细致的调整,通过墙体的偏移和弯折,规避场地上原有的礁石土丘,使建筑以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屹立于此。

从海岸公路望去,建筑白墙红顶,体量简单,线条干净。这些纯净的白墙,既勾勒出建筑的轮廓,使之作为海岸线上的风景,又衬托出礁石和缓坡的多姿,同时成为它们的幕布。弯折的挡土墙引导着通往建筑的道路,随着地势的缓缓上升,将来访者引至建筑的入口。入口上方覆盖着一片低矮的红色屋檐,使其显得含蓄而隐秘。这样的设计,于人来说,创造了一条有明确导向性的进入序列,将人引导至建筑内部;于自然来说,将建筑以一种谦卑的姿态返还给场地,宣告这里仍然是自然的主导。

进入建筑的大门,是一间不大的门厅。门厅空间包括一个过厅、一个衣帽间和两个卫生间。之后的流线由此前向上的态势转变为向下,然后到达比入口处标高低一层的主要空间——茶室和餐厅。茶室和餐厅被楼梯间所隔开,这样的分设比较符合欧洲人的餐饮习惯,同时便于管理。

餐厅内装修精细讲究,木制的天花板缀以流苏形式的拼花木条,配上材质裸露的混凝土柱。混凝土的粗野与实木的柔美,不同性格材料的碰撞融合,既避免了单一材料带来的某种感官体验被无意放大所带来的不舒适感,又丰富了使用者自身的感官体验。餐厅窗口面向大海,有长长的出檐遮挡刺眼的阳光,同时檐口微微上翘,又对迎面而来的海风吹拂加以考虑。

茶室大小为餐厅的2/3,经由横梁的出挑,也形成檐部的遮护。在这里大面积的开窗同样面向大海。为了更好地享受大海,西扎专门为茶室和餐厅设计了沉降式玻璃窗。大家可以通过手摇的方式,将这几扇大窗降至窗台以下的标高甚至是直至地面,来获得最大的视野观望大海。建筑的屋顶交错组合,不同方向的屋面落差被充分利用,建筑师在此开设室内的通风口和采光口。另外,这里所有的家具都由建筑师本人亲自设计完成,西扎对建筑的用心可见一斑。

莱萨·达·帕尔梅拉游泳池(Ocean Swimming Pool, Leca da Palmeira, 1961-1966)

莱萨·达·帕尔梅拉游泳池位于马托西诺斯的海滩上。这座小城面对着大西洋,城市中的一切都以海洋为坐标,无论是道路还是房屋。在这里,去面朝大海和拥抱大海是那么理所应当,西扎也不例外,他想让这座泳池与大海密不可分。因此面对着基地,西扎说道:“站在博阿维斯塔(Boa Vista)会发现很多形态各异的礁石,从这些碎片中去形成一种整体性十分必要。”

为了整合碎片,西扎创造出新的碎片,他结合礁石的位置设立大小和高低各不相同的平台,使人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有更明晰的路径体验,从而弱化了礁石的突兀感和起伏感。除了基地原有的礁石和新设置的平台,建筑中较为封闭的更衣室、淋浴间、大厅等一系列服务空间,又形成了新的碎片,于是西扎自然而然地选择用流线来将这一切串联起来。在平台与平台间,流线所形成的路径清晰明了,但在建筑前部,封闭性的大空间削弱了路径感。为了对路径做出提示,西扎在这些单一、连续的大空间中采用了水平长窗。至此,建筑师完成了最初想要形成的整体性。

从城市走入这座建筑,然后来到露天泳池,最后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建筑师在整合碎片的过程中,同时创造出一个从城市到海洋,即从人工到自然过渡的边界。西扎曾说,他希望游泳池是一个人们进入海滩的大门,通过游泳池的厚度人们可以在内外间进行转换。在这个“厚度”的处理上,同时出于解决海岸距离泳池过近而导致的深度不足的问题,西扎故意拉长了进入泳池至走出泳池到达海滩间的路径——他设置了平行于海岸线以及建筑墙体的“之”字形道路。从主入口进入建筑,穿过更衣室到开敞的泳池平台,至少需要经过三道平行的通路。

水平长窗,水平路径以及水平的围合墙体,这些层层叠叠的边界和线条,让人想起沙滩上的层层海浪,西扎总是使人工与天然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莱萨·达·帕尔梅拉游泳池被这样评价道:“这是一个与环境既对立又统一的作品。远处狂暴的海洋与近处游泳池的平静的对比,游泳池建筑的几何秩序与自然的崎岖的岩石的对比,这一切得以和谐地共生。在这里我们得到一个‘被俘获的大西洋’。”

1998年世博会葡萄牙馆(Portuguese Pavilion,EXPO 1998)

1998年世博会葡萄牙馆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北部的展览空间和南部的庆典广场。北部的展览空间是一座规则的建筑。三层大楼围绕天井建成,天井中有一棵大树。建筑底层的房间高而大,在世博会期间被用来进行多媒体展示;上层是贵宾室,这里由西扎全权设计,其中的每一件家具,甚至是墙上的装饰画,都亲出他手。

南部的庆典广场是整座建筑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整个广场覆以一片65米×58米大小的薄板,整体呈优美的上开口抛物线弧形。薄板由悬拉钢索外包混凝土构成,厚度仅有20厘米,其两端依靠巨大的混凝土结构体拉接固定。西扎说他曾经考虑过做一个向上凸起的拱,并参考了阿斯普拉德的建筑以及尼迈耶的有顶空间,但是考虑到建成后的建筑过高, 破坏整体的水平走向而放弃了。庆典广场在世博会期间,作为接待各国领导举行欢迎仪式的地点,其覆顶的半封闭空间在对抗不佳天气时显得格外有利。在建筑材料上,西扎选择了葡萄牙传统的瓷砖作为饰面。悬拉住薄板的两端结构体,被建筑师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瓷砖进行装饰,分别是翠绿色、红棕色和灰绿色。这三种颜色瓷砖的选用,同时考虑到和光影的配合。比如在北端结构体的内凹墙面,选用色彩较淡但是却比较明亮的灰绿色瓷砖,这使背光的墙面显得不至于太过阴暗。

整座建筑经由广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景框,不仅框住了近处的万国旗帜,也框住了远处波澜起伏的海洋。此外,广场的覆顶又像一叶洁白的横帆,西扎说这让人想起海洋。建筑虽然不同于上述作品位于天然的海滩上,建筑师却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它依然拥抱着海洋。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如此评价西扎的建筑:“他(西扎)以阿尔托为自己的出发点,把他的建筑奠基在每一个特殊地形轮廓和地方肌理的精细质感之中,因此他的作品都紧密地反映了当地的城市、土地和海景;另一方面,他对地方材料、手工艺品和当地阳光的微妙特征有着普遍偏爱,但是这种偏爱并没有使他放弃理性形式和现代技术而感情用事。”西扎的建筑确是这样,虽被给予各种各样的评价,却总是让人体会到“聆听与对话”这一不变的主题。加之其生长和实践的家乡与祖国,这个与海洋密不可分的地方,使西扎的建筑在场地与环境方面的处理更加成为令人无法忽视的重点。大海,就是西扎隐隐的乡愁;他的建筑,也总蕴含对塑造其成形的环境的思考,并致以温情。他不以夸张的造型哗众取宠,在这些简洁有力的体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建筑,是西扎的建筑;这里的大海,也是西扎的大海。

 

酸酱贝和海豆芽

海洋独角兽—— 火体虫

御敌有术的"小白兔"

权威解读国民海洋意识指数报告

史话北极探险

蒙 克,循着波浪不断前行的海洋学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