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希望的田野

作者:□文·图 \/ 本刊记者 拉姆
□文·图 / 本刊记者 拉姆

天气日渐转暖,杏花、桃花刚谢,农忙已开始。肆虐于冬春两季的沙尘几乎总于每日下午必到,又于第二日清晨渐渐退去。天空高远,万籁静谧。这是南疆莎车最平常不过的一天。

时隔近两年,我第二次走访莎车。

2014年夏天,我首次来到喀什地区的莎车县,就十二木卡姆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采访。对维吾尔族人来说,古老的叶尔羌汗国似乎都是一个梦,一个悠长的梦。在那个时期,属于维吾尔族自己的文明已然开始走向成熟。今天的莎车人依然为着拥有叶尔羌血液、十二木卡姆和阿曼尼莎罕而骄傲。在莎车老城,尚存有建于公元15世纪的阿孜那清真寺。这种风格的建筑,据说迄今全世界仅存两座。

如果想要了解新疆历史及现实的多元化、丰富性和复杂性,莎车无疑是最佳样本之一。

这天上午,汽车很快驶出莎车县城,向艾力西湖镇的其格勒克艾日克村进发。艾力西湖镇位于县城东北、叶尔羌河西岸,巴(楚)莎(车)公路自南向北从镇中穿过。农舍、果园及田地飞速掠过,土夯的老旧民居已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墙体刷着明黄底色的新民居。

“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已在莎车县全面展开,并在沿途一面面架着葡萄架、画着农民画的新墙上得以体现。

这些绘于墙体的农民画用色大胆、取材丰富,极具维吾尔族审美情趣。歌舞、竞技、劳作、日常生活……农民画将公路沿线变成了一个维吾尔族生活和习俗展示长廊,令人愉悦,更让人对往后的行程充满期待。

很快我便发现在沿途所见的农民画中,石榴的出现频率最高:种石榴、摘石榴、吃石榴,置于果盘中的石榴,人们在石榴中载歌载舞,各民族群众头像叠加于石榴中,各族群众在石榴中共同学习双语,书本和多媒体标识在石榴中呈现……

石榴原产西域,籽多饱满、色彩鲜艳,世界各民族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从石榴身上找到共同寓意:丰饶、多子、富贵。在维吾尔语境中,“阿娜尔”——石榴,比喻为天堂的果实,这是何等尊荣。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又被赋予了新的寓意和使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向新疆赠送的纪念品中,就包括了绘有牡丹、石榴图案的国泰“榴”芳尊。

陪同采访的莎车县民宗委书记杨如光告诉我,这些农民画出自莎车各中小学美术老师和民间农民画家之手,内容与题材完全由维吾尔族群众自行创作。在我随后几天的采访过程中,同样的农民画与国旗亦不时地出现于庭院和田间地头。

记得两年前在南疆,还有一些维吾尔族女性戴阿拉伯式包头。甚至在城乡偏僻之处,也能遇到蒙面、变相蒙面的“吉里巴甫”女性。当时,一位偶遇的农民曾悄悄告诉我:“我也不愿意这么穿戴,但别人都这个样子,我不穿不行。”

此番行于莎车县城及乡村,最显著的变化便是维吾尔族女性传统装扮及传统的系纱巾手法已全面回归,五彩斑斓地在大地上跃动,充满生命张力。

小商贩在街头招揽生意,农民在水渠边冲洗坎土曼上的泥巴,巴扎散场后人们在阿曼尼莎罕的塑像下跳起麦西来甫。一位忙于旅馆建设的维吾尔族老板握住我的手说:“下次你来请住我的旅馆。一小点坏人代替不了我们,南疆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人们的表情是平和的、友好的、自信的……这才是我们美丽的南疆!

仅就街头田间的匆匆一瞥,整个莎车的氛围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让我想起头天晚上,莎车县委书记王勇智对我所言:“维稳和反恐不是在墙上和嘴上,要在心里和行动中。”

车行40多分钟后离开主路,驶向巴莎公路右侧的一条小干道。新修的道路很宽敞,两旁栽着红枣树和梧桐树,太阳能路灯上架着宣传牌,上面印有国旗和国家领导人照片。

吉普车在其格勒克艾日克村(17村)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前停住,大喇叭正在进行每天对全村的维吾尔语播音。喀什地区民宗委的小马告诉我,喇叭正在播报惠民政策——全疆各村都有这样的村级广播,播报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等。

小马和杨如光都是回族,是世居南疆的“老新疆”,其家族渊源在莎车可追溯到清代以前。受益于丝绸之路,叶尔羌之绿洲文明被东、西方文明共同催熟。不同历史时期,莎车始终保持着多元特质,多元化又促成了贸易、文化的繁荣和丰富。直到今天,作为新疆人口最多的县,除了约占全县总人口95%的维吾尔族,莎车还居住着汉、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回、蒙古等21个民族。“艾力西湖”是维吾尔语“艾日什阔”的变音,意为“杂居”。仅从此名称中,也能一窥它曾作为古丝路驿站的繁盛。

杨如光和小马皆操着一口地道而流利的维吾尔语。交谈过程中,他们时常会由汉语切换到维吾尔语。开始,我以为是某些谈话内容不方便让我知晓,后来才发现并非如此——维、汉语之间的自由切换已成为他们无意识的习惯,并融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

在南疆,这些熟练掌握维汉双语、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及习俗的基层干部,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双语学习,不仅指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同时也强调汉族干部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其格勒克艾日克村距镇政府7公里,是以农业为主的维吾尔族行政村,人均耕地3.7亩。全村209户,贫困户占57.9%,去年人均纯收入3125元,在艾力西湖镇所辖27个村、3个场中属于人口较少、经济发展中等的村子。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莎车县乃至喀什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

一位黑瘦干练的维吾尔族中年男子向我们迎了过来。他是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明·赛达买提,今年40岁,党龄超过10年。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麦麦提明一直在基层工作,2014年11月被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

麦麦提明坦言在村里工作忙不说,压力也非常大。他家在莎车县城,每15至20天才可以抽出一个晚上回趟家,妻子在县里社区工作,两个孩子只能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全托班。麦麦提明的付出赢得了信任,村民什么事情都愿意与他商量。“今年2月,有个村民说他家邻居要去卖血,我一听急得不行。农民生活靠地,冬天地里没收成,羊是唯一的财产,没钱时去巴扎卖羊才能买回来粮油。这家贫困户丈夫患病老婆残疾,生活差得很,又不好意思跟我讲,只能去卖血。我赶紧找工作组商量,以最快速度筹集了50袋面粉、大米和清油,给这户人家和一些特困户发了下去。”

如今,新疆的许多基层治理经验就是得益于莎车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出的经验。这些经验已在全疆范围内推广。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明·赛达买提(左)和村民在农家书屋前

北京时间上午10时,新疆的一天才开始。广场上刻有“艾力西湖镇17村民族团结广场 国家民委援建”字样的台基刚被清洁一新,两位维吾尔族妇女又提着水桶擦拭起升旗台来:“年纪大,力气活儿干不动,打扫广场和活动中心愿意来……有了这个(广场)好,漂亮,高兴!”

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构成了17村的文体活动场所。广场包括标准篮球场和排球场,活动中心则由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和便民超市组成。此外,还备有绿化、照明、健身器材、音响调音、室外LED屏幕等配套设施。

便民超市自营业以来,每天从早上9点开到夜里12点。在超市主人斯依提艾麦尔·麦麦提明的脑子里,有一个“广场时刻表”:周一上午,17村及其周边8个村的村民都聚集于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之后进行主题宣讲;晚上是两个小时的培训时间,周一、周六汉语培训,周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周三畜牧业、林果业技术培训;周四上午,村支部副书记组织村里老人在活动室学习;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麦西来甫,通常会在周六晚上;每半个月,为年轻人举行一次居民小组之间的、有奖品的排球比赛,奖品由村委会和住村工作组共同提供;平日从上午十一二点起,广场上就人来人往了,老年人聊天打牌,年轻人打球;到周末,到处都是孩子,广场上就更热闹了。

2015年,国家民委在17村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100万元用于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及配套项目建设。有了国家民委的专项资金支持,广场于同年9月开工,40天后竣工,并一跃成为全镇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村级活动中心。除了本村村民,还吸引了附近村子的村民来此活动、休闲和购物。

据自治区民委经济处的同志介绍,去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率领国家民委调研组来南疆考察,在对17村进行深入调研后,亲自确认了这个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建设的项目。

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农民有着普遍、迫切的文化需求。如何满足这一需求,在南疆尤显重要。用现代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去极端化”,既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是感化人、教育人的重要手段,更是铲除宗教极端思想的有力武器,且易被群众接受。文化广场与民族团结活动中心的建设,给村民提供了一个业余文体活动的场所,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使他们不被极端宗教思想拉拢、利用。同时,又拥有了一个宣传民族团结、民族宗教政策,进行党团组织活动、培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场所。此外,相关部门还在每个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宣传墙、标准篮球场等,确保村级文化阵地全覆盖。

在17村,随便进入一家农户庭院,都会发现室内窗户下安装有一个“农家书屋”。莎车县委书记王勇智告诉我:“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法律法规书籍包括《古兰经》都

可以放进书屋。只要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宗教类书籍,就可以向有需求的信教群众提供。干部也应该正确了解《古兰经》,这样有利于加强管理。”

欢快的唢呐和手鼓声突然响起,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的男男女女从村子里走出来,簇拥身着白色婚纱、花帽西装的两对新人涌向便民活动中心——我们竟然赶上了一场乡间维吾尔族婚礼。

两辆大巴满载参加婚礼的亲友和宾客,停在了广场前。加上本村村民,320平方米大的活动室迅速被挤得满满的。专业音响为婚礼提供了更高的享受和加倍的热闹,婚礼麦西来甫开始了。

乡村乐手和键盘手在绘有党徽红旗背景的舞台上边唱歌边演奏电子琴,小孩子手舞足蹈地挤在旁边。台下男女老少环绕着两对新人翩翩起舞,舞蹈圈子外一排排椅子上坐满了人。活动室门外,大锅抓饭飘出缕缕清香。年轻男子一会儿在婚礼现场,一会儿又在篮球场上,跳舞打球两不误。斯依提艾麦尔满面笑容地在超市和活动中心之间,来回忙得不亦乐乎……文化广场与民族团结活动中心的建设,给村民提供了业余文体活动的场所

其格勒克艾日克村新貌自文化广场建成,村里举行婚丧节庆活动便有了场地。广场竣工当日,就有5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广场投入使用迄今不到7个月,举行的婚礼已经多得数不过来。婚礼上维吾尔族百姓兴高采烈的精神风貌,是对宗教极端思想最直接的回击。

按照维吾尔族传统,婚礼向每一位祝贺者敞开,无论他来自何方、持何种信仰。周队长瘦高个、大嗓门,一口江西口音普通话,在婚礼上显得格外突出。“我在任何村子里基本上都一个人自由往来,没有啥不安全啊。在村子里取土,老乡给我送个馕呀,捧把巴旦木呀,端碗拉条子呀,抓只鸽子呀,都热情得很。今天早上听说村子里有喜事,我就来了——不管哪个村子、有啥活动我都参加,随份礼。礼不在轻重,都是一份情义。记者同志,你说是不是?”

周队长在自治区水利工程一标段招标队任职。去年6月从乌鲁木齐来到莎车,负责工程取土。施工队做任何工程,都会事先与村委会协调好;平时遇上村民需要工具、机器,就免费借用;当地用工都会签合同,注意按时结账。通常,施工队施工时都由当地提供住地。与村民住在同一个院子,施工队特别注意与村民搞好关系。

在新疆生活、工作多年,周队长自言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性情有些了解。“你做得好,他们就对你好。”此时, 麦麦提明在旁边插话:“乡镇上若有汉族同志愿意来这里生活的,村委会提供住房,若有10户落户我们村就好了。”

民族团结理念,已渗入至最细枝末节的日常生活中。艾力西湖镇领导坦言,近年来在南疆制约民族团结的瓶颈就是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暴恐案件更是破坏了民族团结,对各族群众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莎车的维吾尔族人口占比重大,部分村子的维吾尔族人口甚至达到99%。面对这一现实,民族团结教育更要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真正落到实处,从教育、民生等各个方面形成系统工程。“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好,就是最大的民族团结。”

村民都喜欢在农家乐休闲聚会

在其格勒克艾日克村,与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同期进行的还有一个重大项目:“美丽乡村”建设。

2014年起,自治区开始在全疆倡导“美丽乡村”建设。莎车的情况比较特殊,通过一年的集中专项整治,于2015年八九月开始全面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涉及全县10万农户,其中包括近6万户贫困户。

“没有一段柏油路,没有一条防渗渠,没有一块平整地……”这曾经是莎车部分农村的真实写照。17村也曾如此:民房破旧,尘土飞扬。喀什地区人口占全疆人口的1/5,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全疆维吾尔族总人口的38.6%,贫困人口占全疆的40.5%,是新疆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同时,喀什又是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大区,第一产业比重占到29%。这也意味着脱贫难度系数更高。莎车全县558个村和社区,同样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老百姓就业技能弱、贫困程度深的困境,加之自然条件差、人多地少、基础欠账和历史欠账多,发展难度相较喀什其他县更大。

离开火热的婚礼现场走进村子,即刻置身于乡村特有的宁静中。一群鸽子从刷成黄色、绘有农民画的崭新居民区和清真寺上空掠过,孩子们在新栽种的红枣树苗下玩抓羊拐游戏。阳光西移,尽管葡萄藤才刚刚冒出嫩芽,沙尘随时降临,但人们已端出杏干、小圆馕和热茶,铺好绣花地毯,坐在木床上,在自家庭院中享受阳光和春天。

新房、新居、新村,眼前的景象与其格勒克艾日克“芨芨草丛生的渠道”的语意相比较,已然日新月异。

17村是莎车县“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试点村,共建110户新居。由县里筹资1000万元,国家给每户投入6万元,农民自己贷款4万元,在村子原址上将旧房全部推倒重建,边拆边建。新村于去年9月20日完工,古尔邦节前村民全部入住。原本3年的计划在45天内完成,期间没有发生一例村民上访的情况。这样的高效率让村民们简直不敢相信:“政府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啊!”

阿依尼莎·吾买尔是村里121户贫困户中的一户。丈夫病弱,两子尚幼。如今,嫁到17村已经10年的阿依尼莎终于第一次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三居室内有上下水、抽水马桶,冬季土暖气供暖,水泥地庭院里有葡萄架、小花园及菜园,牲畜暖棚圈里养着政府给的羊、鸽子和红嘴雁。“土房子又黑又小卫生差,土多得怎么洒水都不行。钱也没有,我再干也没希望,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现在房子、棚圈都是政府给的,家里的地毯、窗帘是村里给帮忙解决的,还分了12亩地。就是每天晚上不睡觉打扫房子,也笑呢!”

“美丽乡村”建设以“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功能完善、适当超前”的方针,进行试点乡、村整村推进、带动,再逐村推开。集中连片居住既节省费用、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又方便群众、方便管理。

扶贫先立志。“如果一个人连一套房子都没有,你让他如何有尊严?居住环境改善,增强了人的尊严感。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对生活有目标和希望。”王勇智书记感慨道。

17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还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相结合,一起打包实施。利用国家民委帮扶的其中100万元资金,根据110户住户的具体需求,按抗震房要求的标准,村里新建了50座、每座占地80平方米的牲畜暖棚圈。棚圈内可同时圈养牛、羊和家禽,做到了人畜分离、集中连片养殖,提高了牲畜成活率。同时,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得以改变,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县扶贫办给17村的贫困户每户发8只羊、100只红嘴雁和40对鸽子,已种植好的樱桃、核桃、巴旦木和大葱各两亩。此外,村里还针对贫困户成立了养鸽合作社,进行集中养殖。政府希望通过林果业和畜牧业增值增效,带动农民脱贫。

在鸽子养殖大棚的施工现场,麦麦提明充满信心地向我表示:“虽然现在17村家家有贷款,但发展后劲很强。”

在莎车的最后一天,杨如光书记开车带我去感受喀什人民的母亲河——叶尔羌河。

穿过一片片农田、村庄和树林,叶尔羌河河床兀然显现在我眼前:宽达1公里的河床上遍布碎石和黄沙,河水冲刷痕迹如奋力伸张的枝条,在河床中伸向上游。这是枯水期的叶尔羌河。而汛期一到,叶尔羌河将挟裹着冰川融雪,从喀喇昆仑山一路奔向中游的莎车,给沿岸带来生命、生机。

放眼望去,河岸滩涂上三芒草、柽柳、白刺、红柳开始泛红,沙拐枣和沙枣树的叶片闪着银光,空气中隐约飘来一丝早开的沙枣花的甜香。即便在沙漠边缘,大自然也展示出它慷慨、美丽的一面。 (责编 梁黎)

 

在叶尔羌河畔

南疆 新疆的“棋眼”

打通心灵的“最后一公里”

春风吹拂的村庄

阳光新家园

村里人的五张“素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