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铁门,穿过大片的玉米和西番莲地,你会看到身材修长、肌肉健硕的年轻男女穿着黑色的莱卡短裤和各色跑鞋,在为晨跑做热身。早上9点整,400双腿同时向上坡奔跑,一时间,乡间小路上尘土飞扬。
同样的情景,也在距离义坦不远的埃尔多雷特上演。小镇机场门口挂着巨大的横幅—只有冠军才能赢得伦敦。此前,这里已经“跑”出过40多位世界冠军。
根据国际田联2015年的统计,当时世界上马拉松最佳成绩前13名的创造者,除了一个是埃塞俄比亚人之外,其他都来自肯尼亚。而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曾在义坦或埃尔多雷特受训。超过2000米的平均海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高原训练环境,让它们成为了“世界长跑胜地”。
伦敦奥运前夕,英国摄影师Stuart Franklin来到这两个小镇,记录人们为即将到来的大赛所做的准备。
事实上,“备战奥运”并没有给小镇带来别样的氛围。孩子们仍然每天跑3000米去上学,晨跑的队伍与往常一般庞大,很有可能与你擦身而过的某个人就是世界冠军,或者未来的世界冠军。跑步已经成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之一—更准确地说,是谋生手段。
“对于这些年轻男女来说,跑步的唯一意义就是摆脱贫穷。”男子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的保持者威尔逊·基普桑说出了真相。他也曾是其中的一员:在贫困中长大,看到隔壁邻居用跑马拉松的奖金置办了农场、旅馆和小巴士,还做起了投资,于是看到了生活的唯一希望。
位于东非大裂谷边缘的400米跑道训练场,是埃尔多雷特的绝对“镇中心”。每天傍晚,几百名跑步者从不同的山道汇聚到这里,训练,以及向驻扎在这里的全球媒体、教练、体育经纪人展示自己。如果被选中,不仅可以在基地训练,获得免费的教练、运动饮料、营养棒、床、热水澡,还能参加世界级的比赛,赚钱养家。
然而,只有极少数人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更多运动员只能跟人合住在简陋的屋子里,没水没电,更不用说看电视、上网。自己做饭,每周只吃一次牛肉,每天训练5个小时。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必须这样做,他们说。
但也有人发现了新的机会。义坦小镇上,当地人开起了“波士顿马拉松商店”和“伦敦马拉松商店”。24岁的运动员威利几年前去到中国,合肥、无锡、宁波、兰溪,哪里有马拉松他就去哪儿,最好的成绩是在深圳和泰山的两个冠军,分别为他赢得了人民币1万元。
不断地“跑”,不但让他在中国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还有结余寄回肯尼亚,养活身为农民的父亲、做小买卖的母亲和5个姐妹。世界冠军和金牌也许没那么重要,“马拉松其实是一桩生意”,威利说。跑步者Isiah Kiptanui
跑步者Victor Chelogo
跑步者参加埃尔多雷特当地的选拔赛
跑步者Isiah Kiptanui
奥运会银牌获得者Vivian Cheruiyot
学生在集市上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