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着杂音的电话信号另一端,是被尤伯罗斯派往北京的查尔斯·李(Charles Lee),他捎来了足以改变洛杉矶奥运会命运的消息:“中国人要参加。”
尤伯罗斯派李前往北京,游说因台湾占据奥运席位而抵制奥运会30多年的北京,重返夏季奥运会赛场。作为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急切地盼望北京传来佳音,以改变苏联带领东欧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带来的负面影响。4天前,苏联声称会带领100多个国家“出走”,这个“百国名单”上,中国位于前排醒目位置。尤伯罗斯说,如果苏联成功了,“我们就完蛋了。”
2008年,70岁的尤伯罗斯带领美国队到北京参加奥运会时,仍然对中国满心感激,他认为是中国拯救了奥林匹克运动。他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仍然对1984年5月的那个电话记忆犹新,“它改变了奥运会的整体面貌”。
对中国来说,参加1984年奥运会,并非出于“江湖救急”的简单逻辑,而是包含着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的意味。那次奥运会,中国夺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在奖牌榜上排名第四。奥运会也塑造了当时国人的精神偶像。夺冠的中国女排和夺得3金2银1铜的李宁,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流。
爱国主义的历史回声
香港《南华早报》称,女排2016年在里约取得的胜利,是中国爱国主义历史的回声。这场被广泛关注的比赛让中国女排在12年的沉默后重回巅峰,并且重新引发了30年前出现的“女排爱国主义精神”的论调。
中国女排至今被视为世界女子排球第一梯队的成员,三枚奥运会金牌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文化上,女排是第一支真正在世界竞技场上获得成功的中国队,而她们第一次问鼎排坛的时间点—上世纪80年代早期,正是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在世界上寻找位置的关键时间。
里约夺冠让郎平成为第一个以运动员和教练员双重身份拿到奥运会排球冠军的人。在1984年奥运会之前,中美女排曾经8次在比赛中狭路相逢,中国女排胜了7次。初登奥运赛场的中国女排因为缺少经验,在首次交锋时输给美国队。4天后,两队在决赛相遇。当时,美国媒体对中国姑娘的报道并不多,却抓住了一个细节:当郎平和队友入场时,看到美国队教练和3名队员脖子上挂着奥运金牌,她对队友说:“让我们把金牌从她们脖子上夺下来。”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队3:1战胜美国队,获得金牌。郎平、杨晓君和杨锡兰庆祝胜利
下:1981年11月,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的女排姑娘们:曹慧英,杨希,孙晋芳,周晓兰,郎平,张蓉芳郎平是中国女排上世纪80年代冲击顶峰时期的明星。除了奥运会金牌,中国女排当时还取得了两届世锦赛冠军和两届世界杯的冠军。作为冠军球队的队长,郎平在祖国受到极大的肯定。她第一次结婚时,中央电视台甚至播放了她的婚礼场景。
“女排精神”被解读为团队合作、坚持不懈和敢于在逆境中拼搏取胜。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重新进入国际体育界时,正是女排近乎奇迹的胜利为伤痕累累的中国注入了迫切需要的乐观精神和行动目标,大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并在随后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增强了国民的信心。
3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有了显著发展,但也面临很多紧张的矛盾。中国女排的夺金将会再次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并且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日常的困难中转移开。学者章立凡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排的这块金牌来得正是时候。”
不可思议的排球热情
据统计,有59%的中国观众收看了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收视最高峰出现在赛点前后,当时有69%的中国人守在屏幕前。
女排一直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收视率最高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美女排的比赛就是中国电视史上的收视峰值之一,吸引了超过2.5亿名观众。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出现在比赛现场的观众席上。
中国对女排的热情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说起,当时改革开放刚拉开序幕,很多人对于中国到底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多少差距心中没底。1981年中国女排战胜日本取得的第一个冠军,正是国民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
当时,兴奋的北京大学学生通宵在校园中游行,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李克强总理那年26岁,是北大的在校生。如今写着这句口号的石碑仍然矗立在图书馆和第一教学楼的拐角处,碑前茂密的迎春花掩映不住那8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每年新生入学,游览校园和讲解校史时,这块石碑都是重要的一站。随着代际变化,年轻学生对历史所知不多,倒是很多带着孩子到燕园游览的中年游客,会在这块石碑前驻足、颔首、合影留念—他们亲历过那段历史,也对那段光辉岁月更有感觉。
专门从事中国体育运动研究的美国学者Susan Brownell曾长期在中国做田野调查。她写道,虽然曾经参与和观摩女排的训练,亲自感受过“女排精神”,但她仍然对1981年世界杯前后,中国国民对女排表现出的热情感到惊叹。“11月的严寒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自发地聚集在公共空间,围着电视机看比赛。他们像庆祝节日那样庆祝女排的胜利,像崇拜英雄那样崇拜女排运动员。”
研究女性学的西方学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官方媒体对女排铺天盖地的积极报道,改变了中国人对女性肢体语言的认知。通过女排运动员,中国人树立了运动女性健康、有力量、不输给男性的新观念。这种新女性的身体形象既有异于封建女性的形体,也和西方女性不一样,它代表着一种国家力量,随时准备迎难而上,应对挑战。
西方学者还发现,“女排精神”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排运动员在训练中吃苦的故事,通过官方媒体的高频报道和各种仪式化的活动深入人心,与爱国主义一同构成当时中国人的道德底色。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里约奥运会后表示,虽然金牌不是唯一的目标,但是中国体育体制的核心仍然是用更好的表现“为国争光”。外媒称,当万众瞩目的女排表现无法令人满意时,她们必须有能够让人接受的理由。比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上遭遇一连串失败。时任女排主教练告诉外媒,队员表现不佳是由于“担心瘦肉精,不敢吃肉”,“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力量和体能”。然而,水上运动项目的负责人对媒体透露,他管辖的196名运动员在奥运会前40天没吃过猪肉,主要靠鱼肉和蛋白粉维持能量需要。不过这样的饮食调整似乎并没有影响水上项目运动员在大赛中的表现。
再夺金佐证国际地位变化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战胜东道主美国队,获得金牌。这场胜利没有被美国媒体充分地观察和报道。一言而过的报道中没有分析中国的队员、国民精神和金牌对这个国家的意义。
CNN注意到,当女排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金牌时,中国的社交网络上充满了自豪和愉快的言论,不仅是大陆观众,全球华人都在分享激动的泪水。正如中国队8月21日在推特上发布的推文“忘掉奖牌榜吧,有了女排的金牌,中国人已经拥有无上的快乐。”
这场巨大的胜利让中国振奋起来,带来了新的社会现象,比如自发的爱国主义言论。韩国Asia Today网站预测中国女排的未来很光明,将会在未来10年驰骋世界排坛,因此中国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女排精神”的呼声在未来只会变得更加强烈。
BBC的记者吴宇文(音)撰写文章回忆了1984年观看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夺冠的感受:“经过几十年的政治角力,中国终于有机会充分参与世界上的体育盛会。我家当时刚刚买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全家人每天聚在电视机前,看中国运动英雄与世界上最杰出的运动员比拼。”
吴宇文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女排决赛。“当时中国女排已经获得过世界冠军,球员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在前几轮的比赛中,我们曾经输给美国,但是在决赛中,以3比0战胜了美国队。比赛扣人心弦,我家邻居搞得我们更紧张:他每隔几分钟就会从窗户向外大吼最新比分,以便人人都能知道。”“那是一段乐观的岁月,不仅在体育领域,对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终于摆脱‘文革’阴影,开始了改革进程。更重要的是,中国在1984年奥运会上的表现,让世界开始正视中国。”“1984年赢得金牌是一项政治任务和爱国义务;即使在2008年,多拿金牌也意味着国家的骄傲。”里约奥运会闭幕后吴宇文写道,“虽然现在人们仍然希望看到中国运动员有好的表现,但夺金似乎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这是否因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再也不需要通过体育赛事的胜利来证明自己和激励民众了呢?”
两弹一星精神
1999年9月,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他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其核心为科技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